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推荐文章1:中新健康丨解放军总医院举办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年会

  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梁小燕 王庆凯)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年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办,旨在汇聚国内外顶尖医学科技力量,共谋转化医学新时代新发展,加速科技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进程,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据悉,本届年会邀请到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陈竺院士,中国科学院魏于全、马骏院士,中国工程院陈赛娟、陈香美、程京、付小兵、夏强院士,以及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勤保障部队、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军地相关领导,共同为转化医学的发展献计献策。


  本次年会重点探讨转化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技术突破、政策导向及国际合作等关键议题。通过大会告、工作汇等形式,全面展示转化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成就,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告关于“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号召,为转化医学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会议期间,5所转化医学设施负责人分别告了各自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展示了合作成果与未来规划。通过交流互鉴,进一步增强了联盟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为共同推动转化医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会上,还对在转化医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与团队进行了表彰。


  会上,医学创新研究部的科研人员还表演了红色强军故事《绣红旗》和《第201发炮弹》,以情景式表演式带领与会人员,重温老一辈革命家们的坚定信念和伟大精神。


  据介绍,解放军总医院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生命科学领域的排头兵,聚焦老年肿瘤与内分泌代谢相关疾病防治等方面的重大科学任务。用先进的定性、定量方法早期诊断老年疾病,并筛选、研发适用于老年肿瘤与内分泌代谢相关疾病的分子分型的预警与早期诊断标志,研发相应的药物及医疗设备等产品,转化应用于临床实践,获得基于预防、病情评估、个性化治疗方案、预后分析的综合诊疗方案和康复技术,通过普及推广,提升我国常见老年肿瘤与内分泌代谢相关疾病的整体诊疗水平,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完)


  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推荐文章2:解放军总医院,是怎样的存在?我军级别最高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究竟有多厉害?为何即便降了级,也能够成为我军级别最高的总医院?


  作为我军级别最高的一座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解放军总医院最早成立于1953年,并于1957年正式更改为现在的名称。


  其不光集合了医疗、科研与教育等任务为一体,还承担了中央和军委总部等多个体系单位的官兵保健重任。另外在成为中央保健基地的同时,对于各军区或各兵种医院转诊而来的各项疑难杂症,还要进行兜底诊治。


  可以说解放军总医院既是军队医疗体系中的最高保障,也是最后的防线。


  因此即便在军改之后,非作战单位全部进行降级的情况下,解放军总医院也依然只是降了半级,成为了目前全军8个总医院中唯一的最高副军级单位。


  被降为副军级单位对解放军总医院有什么影响吗?


  理论上没有影响,降的只是其在解放军内部的军事单位级别,提高的却是更强的专业化医疗水平,所以解放军总医院依然是非常值得信赖的301医院。


  其成立的历史和如今的发展现状,都让其成为当之无愧的军中第一医院,医疗水平和口碑更是伴随着301医院长盛不衰,甚至成为值得信赖的一种“品牌”标志。


  解放军总医院为何一直被叫作301医院?


  这是习惯性叫法的保留,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53年,我军总后勤部在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基础上组建的军委直属机关医院,后来在第二年更名为解放军301医院。


  虽然在1957年很快被改为了现在的名称,但是301医院的叫法却被保留了下来。


  如今解放军总医院也从最初的一个地区范围的小医院,逐步被建设成为面向全国、全军的综合性大医院,而且还开创了医院办学校的先河!


  解放军总医院究竟是如何开创办学先河的?


  一般在地方上都是医科大学会有附属的医院,即便是在我军内部也是陆海空各个军医大学有自己相应的附属医院。


  这主要是因为,这样可以让医科大学的科研与教育能够更好的与医院的诊疗实践相结合,形成相辅相成的共赢局面。


  但是解放军总医院由于科研和实践能力太强了,所以直接自己办起了一所医学院,即解放军医学院,不过是以研究生教育为主。


  解放军总医院的医疗科研能力究竟有多强?为何能成为全军唯一一个医院办学的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不光是全军医院当中的天花板级别存在,同时在全国医疗体系中也都是绝对的顶流。


  因为几乎没有哪一个医院能够拥有这样的配置,5名国家工程院院士外加100多名三级以上的医疗技术专家,以及1000多人的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就已经奠定了其不可撼动的地位。


  而在医疗科研上,解放军总医院不光拥有8个国家级的重点学科,还拥有5个国家级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及7个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平台,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和全军医学研究所或专科中心更是分别超过了45个和60个。


  解放军总医院的超强科研实力都带来了哪些成果?


  目前,解放军总医院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300多个,不光有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7项和医疗成果一等奖24项,而且还有更难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40多项。


  在教学方面其所能够开展覆盖的硕士、博士一二级学科专业都在50个左右。


  并且截止2015年就已经累积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超过4000名的硕博层次医学科研人才,非常优秀的完成了国家和军队赋予的高层次医疗人才培养任务。


  那解放军总医院科研教学实力强劲的背后,是否意味着救治诊疗任务被弱化?


  并没有,解放军总医院一年的门诊和急诊量就高达近500万人次,一年的手术病患就高达9万例。


  同时医院设立了165个临床和医技科室,以及230多个护理单元,能够很好的满足军队和地方人民群众的各种疑难杂症诊疗需求,在肿瘤一体化诊疗和疑难重症肝病血液病等众多医疗技术上保持领先地位。


  而且不光诊疗技术能力领先,在面对许多社会重大灾害和卫生事件时,解放军总医院也是第一个冲在前面的。


  解放军总医院都有哪些参与公共事件的经历?


  2020年第一批驰援武汉疫情重灾区的就是解放军总医院的专家团队,并且在之前面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救援,以及抗击非典,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等方面,解放军总医院都成为绝对的战斗先锋,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从而获得相应的嘉奖和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


  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推荐文章3: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肝胆胰外科:用微创消融手术成功治愈罕见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经过昨天的复查,我的肝脏无新发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病灶,肝功能也完全正常,是人民军医的回春妙手,让我就像从没生过病似得生活和工作!”前不久,34岁的贵州小伙来到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肝胆胰外科姜凯主任的门诊上,兴奋的向他讲述了这个好消息。很难想象,患者几年前曾经罹患罕见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而濒临绝望,姜凯主任带领团队通过微创消融手术,成功治疗弥漫多发的瘤体,最终让患者化险为夷、重返健康。


  多年前,患者突然出现右上腹部压痛。他在当地肿瘤医院检查,验血发现肝功能数据远高于正常值,腹部CT发现肝部40余处病灶。为了探明病情,医院经过穿刺手段取出病灶进行病理化验后确诊为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该病是一种罕见病,源发于肝部血管。一旦不幸罹患,肿瘤细胞就会随着肝部丰富的毛细血管游走生长,不但弥漫性复制,而且越长越大、越生越多,危及生命。为了赢得新生,患者辗转多地就医也未能找到妥善治疗方案,抱着最后的希望,他到第四医学中心肝胆胰外科求助。


  在详细了解病史并完善相关检查后,姜凯主任带领团队向疑难病例发起挑战。团队相信凭借着15000余例肝胆胰外科手术的成功经验,一定能够挽救患者生命。姜主任与朱自满副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展开了病例研究。针对一例消融手术后肝血管瘤不缩小反增大的记载,团队分析认为是消融术中的能量不足所致。“简单地说,消融术就是在超声引导下将电极针精准刺入肝血管内皮肿瘤内,然后给针加热的方式‘烧’干、‘烧’死肿瘤,如果加热的功率不够就不能彻底杀死肿瘤,残留组织就容易出血,导致肿瘤反而增大。”姜凯介绍,从1999年开始,他在被誉为“胆道之父”的黄志强院士激励下研究肝部消融微创手术,提出了“热河流效应”与“热传导效应”等新理论,数十篇研究论文相继在国内外高等级学术期刊发表。


  姜凯主任带领团队仔细分析、详细计算,经过多轮讨论制定了分3次彻底消融的科学手术方案。经周密准备,手术开始了。团队医生在腹腔镜的辅助下对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进行消融治疗,一次性完全消融20余个较大的肿瘤,术后患者恢复顺利。一个月后复查消融病灶彻底坏死。随后团队医生又分别在同年4月、7月分别消融患者剩余的10个和12个病灶。最终在消融40余个病灶后患者重返健康。(赵双林)


  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推荐文章4:解放军总医院下辖八大医学中心,各个来历不凡,且各有优势和长处

  了解解放军总医院历史的军迷都知道,解放军总医院在我国的国防史以及军队建设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从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开始萌芽、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壮大(1954年8月4日改称解放军第三〇一医院,1957年6月6日改为解放军总医院),一路炮火硝烟艰难孕育出了如今的解放军总医院。而随着时代的变化、部队的发展,解放军总医院也是因时而变不断革新,其中最近一次调整改革就发生在2018年。


  2018年11月2日,新调整组建的解放军总医院(副军级)在北京正式宣告成立,同时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既办医又办学),隶属联勤保障部队领导管理(之前则是隶属解放军总后勤部、级别是正军级)。解放军总医院一共下设八大医学中心、一个海南医院、一个研究生院以及“京东、京南、京西、京北、京中”五个在京医疗区,是北京地区非常重要的部队医院,而且拥有“当先锋、打头阵、挑大梁、克难题”的优良传统(各种军地表彰、获奖那更是数不胜数)。


  特别是解放军总医院下辖的八大医学中心,各个来历不凡、享有盛名、技术领先,且不同的医学中心分别拥有自己的强项和优势。接下来,小圣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解放军总医院下辖八大医学中心的相关情况。


  1、第一医学中心:该中心由原解放军总医院的内科、外科临床部、医技部和门诊部组建,属于强强联合、资源高效整合,特别是在消化内镜治疗、机器人微创技术、5G远程手术、慢性肾病治疗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2、第二医学中心:该中心原为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在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系列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高龄患者心血管急危重症诊疗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3、第三医学中心:该中心原为武警部队总医院,其前身是在1937年4月创建于延安的中央军委警卫营卫生所,并在之后的时间里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在灾害救援医学、眼眶病、眩晕病诊疗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同时担任国际医疗救援任务。


  4、第四医学中心:原为解放军总医院第304临床部,中心前身是1945年11月诞生于东北的第二十九后方医院,目前是全军战创伤外科救治中心,以创(烧)伤、急救和危重症救治三大方向为主要特色。


  5、第五医学中心:该中心由原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第三0七医院合并组建,前身分别为1939年11月组建的延安中央医院和1957年8月创建的国家卫生部同位素医院,在病原体感染导致的传染病和继发病、疑难重症肝病、血液病、肿瘤诊治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6、第六医学中心:原为海军总医院,集卫勤、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于一体,中心前身是海军北京医院,目前在海战伤救治、援潜救生、高压氧治疗、结节病和视光学疾病诊治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可以说是保留了原海军总医院的传统优势和业务专长。


  7、第七医学中心:该中心原为陆军总医院(更早前叫作“北京军区总医院”),前身为1912年在天津创建的国民政府陆军军医学校附属医院,在外科诊治、微创治疗、新生儿救治等方面具有特色优势,并且拥有一批技术力量雄厚的专科中心,备受官兵和群众的好评。


  8、第八医学中心:该中心原为解放军第三O九医院(即原总参总医院),前身为1933年10月创建的红四方面军第三分院,在结核病防治、器官移植、呼吸危重症救治等方面具有特色优势。


  最后,趁此机会顺便再讲一讲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原先是解放军总医院分院,在海战伤救治、皮肤病诊疗、5G远程门诊等方面具有特色优势,目前也是解放军总医院建院60多年来唯一一所整建制、跨地域建设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关注、转发;转载请联系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推荐文章5:高龄脑梗患者转危为安——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着力提高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救治水平

  “我现在已经能够如常的生活啦!是人民军医用高超医术挽救了我的生命,用贴心的护理创造了康复的奇迹!”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到了一名老年患者写来的感谢信。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刘爱军主任团队开展术前讨论。鞠文富摄影。


  原来,这名患者在家中突发左侧半身不遂并伴有意识丧失等症状,紧急到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急诊科就诊。神经外科刘爱军主任会诊后预判是急性脑梗死。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迅疾打响。“绿色通道”立马开启,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做好头颅核磁、(脑)血管造影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血栓导致的急性右侧大脑中动脉梗死。时间就是生命,早一秒手术就多一丝康复希望。刘爱军主任马上抽组科室精干力量组成专家救治小组,实施导管介入取栓手术。医护人员从右侧大腿腹股沟股动脉处建立通路,在支架辅助下取栓导管安全又精准地抵达堵塞的血管处。不多久,在刘爱军主任团队的细心操作下,比头发还细的导丝成功穿过血栓,并引领支架成功取出血栓。术后患者意识逐渐清醒,左侧身体有了知觉并能听从指令活动。随后,患者被转入神经外科监护室继续接受治疗。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刘爱军主任正在为患者实施手术。鞠文富摄影。


  手术虽然成功,因为这名高龄患者罹患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病,所以并未真正脱离危险,各种严重危及生命的症状随时有可能出现。为此,医护团队准备好各种应对的抢救预案,同时提高护理等级,增加照护频率。时间过了两个小时,值班护士发现患者心电监护仪T波有些异常。警觉的医护团队感到可能是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血管狭窄,如不及时处理极易造成心梗。神经外科医护团队请来心内科医生进行专家会诊,调整用药后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10天后,随着病情的好转,患者带着护理团队给她量身订制的康复计划出院。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刘爱军主任带领医护团队查房。鞠文富摄影。


  “脑出血、大面积脑梗等神经外科危重症常常是病情重、进展快、时间紧,给抢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刘爱军介绍,他们按照“急危重症救治需要什么、日常工作中就突出什么、平时岗位上就重点练什么”的思路,围绕颅高压危象、脑疝、颅内感染等重点内容细化12项36个具体技能,不断夯实医务人员功底基础;聚焦癫痫发作、脑卒中等险情,突出临机特情处置、岗位设置想定、人员反应动作等重点,反复锤炼应急应变技能。下一步,神经外科将继续打造急危重症抢救品牌,结合临床需求创新医疗技术、优化治疗流程,更好地守护患者健康。(曹阳 赵双林)


  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推荐搜索词:

  

  1.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是301医院吗

  

  2.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本文标题: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