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万年历
2012年万年历推荐文章1:是什么让1亿多人选择了“万年历”这个软件?
话说有一天,小编无意间看到了一个手机应用,图标是长这样的。
啊喂喂,中间那是什么字儿,小编不认识啊!颜色好好看啊,红红的真喜庆,整体设计逼格很高啊,很中国啊。搜了搜,名字叫“万年历”!竟然有1个多亿的用户了!很好,看来这个公司的老板已经完成了第一个小目标。既然这么多人都在用,热爱跟风的小编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呢,且让小编把这个高逼格的手机应用下载下来看看~
一、最中国的界面
在习惯了以前一看就性冷淡的日历界面之后,新下载好的“万年历”界面突然让小编眼前一亮,哎哟不错哦~
网络上四处可见日历类手机应用,种类繁多但良莠不齐,跟中国传统万年历相关的优秀手机应用更是少之又少。“万年历”完美地将中国红色彩融入到了这个软件中,让人眼前一亮却不显突兀。在布局上,既有整月视图,也有每日详情,宜忌命理,星座运势都一并收纳其中,简约而不简单,一应俱全。真是非常符合小编的口味呢。
二、最传统的黄历
点开上图中“黄历”的一栏,小编忍不住放出下面这个表情傅园慧的经典表情:我!很!满!意!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原始的老式黄历挂历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我们急需一种新的、更方便快捷的方式查看老黄历信息,用于日常生活行为参考,比如出行前查看每日宜忌,选择一个合适的日期出行或举办婚礼,没想到“万年历”完美地满足了这个需求!
从界面给人的舒适度,到宜忌凶吉的完整性再到八字测算的拓展,每一个功能都齐全的让小编无可挑剔。不仅是方位凶吉,在每日宜忌下方还有每个时辰对应的宜忌,让你精确的知道每一刻的运势。为了让人能够更加简单明了的了解当日运程,除了专业古文、术语之外,还有查看现代文的选项,真是完善又贴心呢。“黄历”里面“桃花大运”、“宝宝取名”、“八字合婚”等功能也为大家提供了专业精准的测算,很好地将中华最传统的测算与现代互联网科技相结合,在线上就能完成测算,方便又快捷。打破了地域时间的界限,让你真正的无时无刻趋吉避凶。
三、最丰富的资讯
第一次点开“万年历”里的小信封按钮的时,这个界面的时候小编觉得设计者一定是想要做一个哆啦A梦出来,功能也太多了吧!一个做日历的软件居然还有这么多资讯新闻!你让做资讯的怎么活!健康、命理、情感、星座,竟然还有小说!能安静的当一个日历软件吗!设计者是想让用户下载了这一款软件之后就不用再下载其他软件了吗?!每天多时段更新的资讯内容,涵盖多方面资讯类型,上下班漫长的公交时间也不担心无聊了。
四、最高效的时间管理
作为一款日历类手机应用,时间管理功能是很必要的,各项提醒、记事,操作简单易上手,实用又强大!还能关联手机自带的备忘录,让你不用重复操作,省时又省心!快速添加待办之后,每完成一个事项便勾选一下,在已完成里可以很快的看到自己做过些什么。还能添加快速提醒,这样就不会担心自己忘记重要事情了!
五、写在最后
在小编继续百度之后终于了解到,这款万年历产品隶属可兰达(优路科技)旗下,自2011年2月16日在AppStore上架以来,深受广大用户喜爱,连续好几年在AppStore进入百名榜,入选2012年的年度精选(入选百名榜的手机应用实力都好强)!
据小编八卦到的信息,其创始人兼CEO林贤文也是非常之厉害,2005年林贤文放弃北京高薪职位只身前往澳大利亚,2009年,林贤文开始做app独立开发,期间研发诸如:万年历,看天气,看股票,查汇率等多款工具应用,2010年回国,和合伙人一同创立了重庆优路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万年历做到了App 年度排行榜免费榜第五位,至2014年,仅4年时间,万年历的用户就破亿。
看来这个世界最终都还是靠实力说话的。这个百名榜小编我是心服口服!尤其是在传统元素和现代文化结合这一点上,“万年历”是做得非常到位的。不仅传承发扬了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还在此基础上合理优化提升了产品功能格调,让用户体验感极佳。这个软件我给满分不怕它骄傲!
2012年万年历推荐文章2:万安罗盘传承人吴兆光:制一面罗盘 守一方文化
韩俊杰 邹雅婷
吴兆光在安装指针 万安吴鲁衡罗经老店供图
吴鲁衡罗经老店与万安罗经文化博物馆 万安吴鲁衡罗经老店供图
吴兆光为国内外观众讲解博物馆展品 王运选摄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城东的万安镇,是徽州四大古镇之一。元末明初,万安罗盘制作业开始兴起,清代中叶达至鼎盛,时至今日依然传承不绝,万安因此被称为“罗盘之乡”。
在万安老街一家店铺里,记者见到了万安罗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鲁衡日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兆光。作为“吴鲁衡罗经老店”第八代掌门人,吴兆光在继承发扬祖传技艺的同时,也致力于向公众推广罗经文化。
老建筑承载
万安罗盘历史
明清时期,万安为水陆交通要道,依横江而建的五里长街商铺云集,熙来攘往,堪称休宁九大街市之首。如今,万安老街繁华不再,两侧却依然保留了许多店铺。“吴鲁衡罗经老店”位于老街中部,店门左侧有一块砖雕《吴鲁衡老店志》,叙说着老店的历史:“清雍正元年,吴鲁衡罗经店由先祖吴国柱始创于万安上街,不数年此店即为业界之翘楚,时人无出其右。”除了制作罗盘,吴国柱(字鲁衡)还开发出日晷、月晷和指南针盘等产品。此后,吴家世代经营,到吴兆光时,已历八代。
1984年出生的吴兆光,看上去清瘦而干练,十分健谈。“罗经是风水师对罗盘的敬称,它是古代堪舆学的一种工具。”吴兆光说,“中国古人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总结,以文字的形式排列在罗盘盘面上,让后人可以通过排列顺序找到规律,从而得出结论。这是一种古代的科技,类似于现代的概率学。”
从10岁开始,吴兆光就跟着父亲吴水森学习制作罗盘。“看3年,修3年,到16岁时基本掌握了吴鲁衡罗盘的核心技艺。”吴兆光说,做罗盘很苦,年少时觉得枯燥无趣。但作为吴家四代单传的男子,吴兆光注定要肩负传承祖业的重任。
2002年,18岁的吴兆光参军入伍,担任一名技术兵。“本来打算在部队多待几年,但在2004年初,父亲给我写信,说自己年纪大了,力不从心,透露出希望我回去接班的意思。”当时市场行情不太景气,看到父亲年迈操劳,吴兆光于心不忍,于是决定提前退役回乡,把父亲的担子接过来。
回乡之后,吴兆光敏锐地感觉到行业发展的机遇。“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文化保护,万安罗盘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必然会迎来复兴。”2005年,吴兆光和父亲积极准备申非遗项目的材料。2006年,“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水森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009年,吴兆光主持修复荒废已久的吴氏老宅。这座承载着罗盘文化的历史建筑重焕生机,“吴鲁衡罗经老店”重新挂牌营业。
精益求精
传承制作工艺
走进门店,只见木柜里陈列着各式罗盘产品,墙板上挂着各种获奖证书和中华老字号牌匾。老宅为前店后坊式格局,门店后面是制作罗盘的作坊,现辟为“吴鲁衡非遗传习馆”。馆内一楼有6个带玻璃窗的隔间,每个小间里都有工匠在进行不同的制作工序。
吴兆光告诉记者,罗盘制作大致分为七道工序,即选料制坯、车盘、分格、清盘、写盘、油货和安针等,每道工序又细分为多个步骤。在传习馆基本上可以看到罗盘制作的整套流程,只有最后一道安针的工序秘不示人,须由传承人亲自在密室中完成。
安针是罗盘制作的关键环节。首先要将钢针放在天然磁石上使其磁化,再精密地测定磁针的重心,将磁针牢固地安装在罗盘圆孔内支点上,并保证支点没有阻力,指针能自由转动。“我们家祖传的磁石是一块陨石,十分难得,用它磁化的指针灵敏度高,用一辈子也不会退磁。”说起这块“镇店之宝”,吴兆光颇为得意。
长期以来,吴鲁衡罗盘以其质量上乘、精密度高而行销海内外。然而,传统罗盘制作工艺繁琐精细,周期较长,制一面罗盘需要3到6个月,日晷则需要1年,这就导致产量较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吴兆光接手后,劝说父亲招收学徒,将安针之外的程序交给其他工匠做,以提高产量。他还利用互联网推广吴鲁衡品牌,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方便外地客人购买。
“以前店里的工匠多是年纪较大的老师傅,近几年我有意培养年轻人,希望年轻人的加入能让这项传统技艺更有活力。”吴兆光说,“目前店里有20名工匠,年轻人大约占一半。每年能生产罗盘、日晷1000面左右,依然供不应求。未来要提升产量,还是要靠带徒弟、培育更多人才。”吴兆光还投资兴建了100亩银杏基地,供罗盘取材之用。
创建博物馆
弘扬罗经文化
吴氏累世制作罗盘,家中留下了很多与罗盘相关的文物。吴兆光成年之后,也喜欢收集老罗盘,其中有一些已经失传的古代名家罗盘。2004年回乡后,吴兆光开始筹备建设一座以万安罗盘为主题的博物馆。“想通过博物馆向公众介绍罗盘的历史文化,让大家知道罗盘是做什么用的。”吴兆光说。
2012年11月,由吴兆光创建的万安罗经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很快被评为“安徽省首批十佳民办博物馆”,引来众多游客“打卡”。博物馆建于老宅后院,采用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形式,一、二层为展示空间,三层用于研学。馆中藏品近千件,包括古罗盘、日晷、风水尺、风水古籍、传统罗盘制作工具、吴鲁衡罗盘历代获奖证书原件等。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司南模型。馆中陈列着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样式的罗盘,令人大开眼界。有大到40圈的罗盘,也有小到手掌可握的;有木质的,也有纸质的;还有金龟盘、莲花台罗盘……博物馆还采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展现了罗盘行业的发展过程。
谈话之间,走进来几个外国客人。一问才得知,他们是从瑞士慕名而来。历史上吴鲁衡日晷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如今,吴兆光和他的团队制作的罗盘屡屡在国家级工艺美术大赛中获奖,并走进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要舞台。
2014年吴水森去世后,吴兆光成为吴氏罗盘唯一的传承人。为了将祖传技艺发扬光大,吴兆光不断开拓创新。2018年8月,“吴鲁衡罗经体验馆”在黄山市屯溪老街挂牌成立。这是万安老店之外又一处展示罗盘文化的场所,并能让观众体验罗盘制作技艺。“希望通过展示体验和研学旅游结合,让更多人了解、认识罗盘文化。”吴兆光说。
责编:张嘉玉
2012年万年历推荐文章3:一枚表,成就了那些耿耿于怀的情节
这段时间,因为疫情,大家都宅在家里,少了聚会,少了吃吃喝喝,多了追剧,恶补错过的大片……于是你会发现,在电影里的著名腕表,往往不仅仅是道具,更为影片中让人津津乐道的经典情节。比如《极寒之城》里,查理兹·塞隆用来藏间谍名单的宝齐莱;《十月围城》中,帮助孙中山逃脱暗杀的爱彼古董怀表……它可以用来谈情说爱,也可以杀人于无形,更可以传递信息或续命……有多少部电影因为表而被记起?
《奇异博士》里的斯蒂芬·斯特兰奇佩戴Master Ultra Thin超薄大师系列万年历腕表。
漫威宇宙里的超级英雄,在成为超级英雄之前,总有段刻骨铭心的情感史。《神奇博士》的卷福扮演的斯蒂芬·斯特兰奇佩戴了积家Master Ultra Thin超薄大师系列腕表,其背面镌刻了一句深情的讯息:“Time will tell you how much I love you Christine(时间会证明我有多爱你,克莉丝汀)。”这句台词足以让人记住这部戏。有个朋友说,每人女人无论年龄大小,看到电影里男主捧着女主的脸轻吻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露出花痴般的微笑。我想,女人们忘不了《奇异博士》,基本不会因为博士的超能力,而是因为这句刻在表盘背面上的文字。
《2012世界末日》用来换飞机拯救全家的腕表
在《2012世界未日》里,约翰·库萨克扮演的杰克·杰克逊,佩戴IWC万国表飞行员系列马克十六腕表(型号:IW325501)。
这部影片里,杰克·杰克逊用这款IWC万国表飞行员系列马克十六腕表,在末日到来之际,换了一架飞机,并带着一家子最终登上了拯救人类的“方舟”。这款表的设计,沿袭了马克十一导航腕表简约的仪表盘式设计,时针和分针采用阔大的菱形针,秒针尾部加宽,这一设计是为了致敬二战复古B-yhr。看完这部影片,得到的结论是,关键时刻,拥有一块好腕表是多么地重要。
《古惑仔》时代的标配
在很多香港警匪片里,无论警察,还是黑社会老大,没有“金劳”是说不过去的。
在《古惑仔》系列,郑伊剑扮演的陈浩男就给了陈小春扮演的山鸡一枚劳力士日志型36-黄金钢,作为“跑路”傍身。
事实上“金劳”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多部港产片里,比如在《一个字头的诞生》张达明就有一句经典台词:“你什么来头,我什么来头,我戴的是劳力士……”,电影里,“金劳”不仅是硬通货,而且还是身份的象征,受其影响,那个年代的广东生意人,也把“金劳”为作生意场上成功人士的标配。
丹尼尔·克雷格版007专用
说到丹尼尔·克雷格版007, 我就是铁粉一枚,从2006年的《大战皇家赌场》到2020年即将上映的《无暇赴死》,丹尼尔·克雷格总共在5部007的电影里扮演詹姆斯·邦德。而他佩戴的腕表就是欧米茄。
007詹姆斯·邦德将佩戴全新海马系列300米潜水表007版,出现在《无暇赴死》里。
几乎所有的007系列里,腕表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上一部007影片《幽灵党》里,欧米茄欧米茄海马300腕表是詹姆斯·邦德上演绝对反击,令剧情逆转的重要武器。期待在《无暇赴死》里,这款全新腕表又能在詹姆斯·邦德生死大战中成为关键一环。要知道,全新海马系列300米潜水表007版专为满足特工需求打造,在腕表设计的过程中,欧米茄与特工007的饰演者丹尼尔·克雷格 (Daniel Craig) 以及007制片人深入沟通,将其对角色的独到见解与特工需求充分融入到腕表的设计中。
《邪不压正》的民国计时
姜文的《邪不压正》是其“民国三部曲”最终章。这一次,姜文在电影中秉承“讲究才是根本”的信条,大到画面里尚未竣工的金门大桥,小到衣服扣子的尺寸,都力求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一个真实的民国,就连彭于晏在电影中使用的怀表,也是一枚生产于1929年民国时期的浪琴怀表。
这枚银质怀表生产于1929年,搭载手动上链机械机芯,在拍戏的时候,从位于瑞士的浪琴表博物馆空运而来,直接送抵片场。
1937年初,彭于晏饰演的“民国侠士”李天然背负国仇家恨,回到北平,面对波谲云诡的时局变幻,下定决心开启复仇行动。为保证在细节中再现真实的民国,影片使用了这枚具有时代特色的怀表,这枚关键道具的选择也与历史相一致。事实上,中国是浪琴表出口的首批国家之一。最早来到中国的浪琴表可以追溯到1867年。当时,一枚搭载L20A机芯的纯银狩猎怀表远销中国广东,而“浪琴”的中文译名则诞生自二十世纪初。
2012年万年历推荐文章4:2020年4月25日是星期几?这个初一男孩5秒内就能给答案
宁仁智
宁仁智的画很立体。
当钱江晚记者第一次听学校老师说起这个男生时,感觉不可思议。
“只要你说出一个日期,他马上就能告诉你,那天是星期几。他还能告诉你,那一年的属相。”
学校里真的有这样的学生吗?太神奇了吧!
更让记者惊讶的是,这个学生所在的学校在杭城非常普通,是杭州天成教育集团,一所民工子弟学校。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记者必须要到学校实地考证一番。
实地考考“超能力”
记者感受一个字:服
“去年的5月1日是星期几?”
“星期二。”
“2008年的1月1日是星期几?”
“也是星期二。”
“2020年4月25日?”
“周六。”
“那么2012年6月18日是星期几?”
“星期一。”
……
这个对答如流的男孩叫宁仁智,是703班的学生,圆脸大眼睛,个子高高大大,老师和同学都叫他“阿智”。
为了检验阿智的这项特长,记者事先查了好几个日期准备给他测试,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的,阿智都能立刻答出,而且还是零失误。其中有一次,记者把2012年6月18日误看成了星期日,阿智回答的却是星期一,他很笃定地对记者说,“这一天就是周一,我肯定没错。”记者重新掏出手机日历一查,果然阿智是对的。
事先查好的日期全答对了,记者只能加深难度,问了几个距现在比较久远的日期:
“1949年3月6日。”
阿智抬头眨了几下眼,两只手指点了点桌面,思考了十几秒,说出正确答案,“星期六。”
“1900年的1月1日?”
这次阿智思考的时间久一些,每当问到四十多年前的日期,阿智都有一个下意识动作——用手指在裤子或桌面上一格格地数过去,就像在查日历一样。花了大约半分钟,阿智出答案,“星期一。”记者再次上网查,又是对的。至此,提问的日期已经不能再往前倒了,因为网上能查询到的日期最早也只能到1900年。
阿智说,自己还不会算19世纪的日期,但他算生肖也很快,比如1859年,他想都没想就能告诉记者,“1859年是未羊。”
男生是怎么做到的
连他自己都说不清
记者事先在网上查过,根据日期推算星期,的确有固定的公式。但阿智说,他并不是用公式来推算。
阿智的数学成绩不突出,从二年级以后,基本上都是不及格。记者问了他几道计算题,短期内做出复杂的加减乘除,对阿智来说难度很大。
那么,阿智是怎么做到脱口而出星期几的?阿智自己也不太解释得清。按他的说法,是先根据属相来判断,12年算一个轮回,先算年,再算月。他比划了几下自己是怎么思考的,记者还是不明白。他就双手食指抵在太阳穴两边,小脸皱紧,眼睛紧闭,然后睁开——“就像这样,眼睛一睁就想出来了。”
在采访中,阿智一直很局促,说话也很紧张,但一说到测星期几,他的脸上自信十足,两只眼睛都亮亮的,表情非常生动,而且每回答一个问题,他的语气都自信满满。
阿智对日期非常敏感,记得很多重要事件的日期——“我出生是在礼拜一;第一天念小学是2012年9月3日,星期一;去年4月21日,周六,参加了亲子游……”
他的这项本领
偶然间被父母发现了
阿智的妈妈李女士告诉记者,阿智就像一本万年历,给家里帮了不少忙。
“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身边发生的事都能记下来,比如搬新家时,我们买了新电视,后来出了问题也不记得保修期,阿智就会说出电视是在2011年的哪一天买的,我们就能判断有没有过保修期。”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阿智的爸爸最近在预约口腔医生,“他直接给儿子一个日期,儿子就告诉他是星期几,就可以确定当天有没有空去预约。”李女士说,有阿智在,家里都不需要用手机翻日历,直接问儿子就行。
其实,阿智的这项本领直到一年级入学时,才被家里人发现。那一年,一家人去南京旅游,李女士正在和阿智的舅舅聊天,正在讨论哪天可以出去旅游,阿智告诉他们那天是周五。于是,家里人都发现了他的这项特长。“他算前后20年的星期又准又快,但三四十年以后,花的时间要久一点,而且因为中间有闰年,时间跨度大的话,可能算出来会差一天。”
李女士也问过阿智怎么做到的,“他的脑子里好像有一张日历图,可以直接查。阿智告诉我他是推算出来的,按12年来循环,但这样如果光靠背也很难做到,我也很难理解他是怎么做到的。”
神奇男生成绩普通
但是画画很有立体感
程老师是阿智的小学班主任,也是学校里最早知道阿智这项本领的人。
小学四年级时,阿智的妈妈来办公室跟老师交流,无意间提到这个小插曲。程老师说,“当时也觉得很稀奇,还考了阿智好几道题目,刚开始答对了,以为可能是蒙的,但后来全对,我们也觉得神奇。”
不少小学同学都知道阿智的这项技能,记者在采访时,给班上其他学生也出了日期的题,大家都嚷着——“问阿智!”“阿智知道!”
学校里有不少老师也认识阿智,接触过他的老师对这个男生印象很好。“阿智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孩子,我不是他的任课老师,有一次帮他捡掉落的衣服,之后他每次见到我,都会敬一个标准的队礼。”徐老师说。
她妈妈说,阿智的智力发育比同龄人要慢一些,所以学习成绩不很好。有老师告诉记者,阿智的数学成绩在一二年级还能考七八十分,之后基本是不及格的。
阿智喜欢画画,程老师夸他的画很有立体感,但他从未接受过绘画培训。不过,他的父母从事的职业都与美术设计有关,李女士说,“阿智的爱好可能受我们的耳濡目染,他从小学就很喜欢画画,形体找得很准,低年级时喜欢画车子,不是卡通图,就是按照真实的车来画。”
李女士说,阿智的表达和理解都不太流畅,但他还是一个比较开朗的孩子,“刚开始我们还担心,后来发现他也交到一些同龄的好朋友,经常和邻居家几个学画画的孩子出去玩,性格也很平和。”
李女士说,“阿智的记忆力特别厉害,奇怪的是,背语文课文不太在行。我特别担心阿智跟不上初中课程,也经常在思考,怎么能把他的特长优势尽量发掘出来?”
2012年万年历推荐文章5:厉害了!渝企做的这个爆款App一年营收1.2亿 今年启动主板上市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30日12时02分讯(首席记者 佘振芳)用户超3亿、日活跃用户近2000万、平均每天每个用户打开十几次、曾入选苹果App Store免费软件年度排行Top5……这款手机应用软件你可能用过,它就是两江新区企业优路科技打造的万年历App。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优路科技将聚集文创上下游企业,打造名片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其旗下打造万年历APP的重庆可兰达科技有限公司预计今年启动主板上市。
万年历App作为优路科技的拳头产品,最早诞生于2008年。2009年,万年历在App Store发布第一个iOS版本;2011年,万年历在苹果App Store免费软件年度排行Top5;2012年:万年历用户达到千万,万年历第一个安卓版本发布;2018年,万年历总用户突破三亿,千万级日活跃用户数……
据优路科技副总裁吴怀亮介绍,目前,优路科技组建了一支内容生产团队,主要专注于中华传统文化精粹,并扩展延伸到西方的心理学、星座学,从而打造一个属于万年历的生态圈。
“2018年优路科技营收超3亿元,仅万年历App营收就达到1.2亿元。”吴怀亮表示,去年优路科技保持50%的增速,人员数量翻番。
据悉,优路科技旗下另一款移动应用书香云集已经推出也获得市场认可,目前为1亿用户提供高品质阅读内容和智能化阅读体验,正版数字内容逾十万册。未来将打造平台专属的原创文学基地,从影视、动漫、游戏等方面延伸,形成平台的闭环生态圈。
目前,优路科技已孵化出重庆可兰达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优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九吨科技有限公司三家公司。未来,优路科技计划打通上下游,以文创为核心,打造文创产业基地,“按照计划,优路科技预计今年启动旗下可兰达科技上市。”吴怀亮表示。
2012年万年历推荐搜索词:
1.2012年万年历查询表农历
2.用python写一个2012年万年历
3.2012年万年历老黄历
本文标题:2012年万年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