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武汉校区推荐文章1:投资20亿的长江大学新校区,总规模为30万方,将分三期建设

  长江大学自2003年合并之初,就有意建设新校区。由于是4所学校合并组建,校区非常分散,不利于集中办学要求。


  东校区,也就是原江汉石油学院,占地面积也不超过千亩。作为长江大学的主校区,当时考虑的就是向南扩建。


  但是扩建计划受到了拆迁的阻碍,据说当时的拆迁费超过亿元。而2003年荆州全市财政收入为23.56亿元,市本级财政收入仅63119万元。


  正在低谷期的荆州,无法完成这一拆迁计划,长江大学更是难以承担。


  此时仙桃、蔡甸等地抛出了橄榄枝。几经思量之后,长江大学决定在武汉市蔡甸区建设新校区。2008年开工,2012年投入使用。但蔡甸距离武汉市区太远,而且两地办学极为不便,长江大学渐渐有了回归的想法。


  经过多年的努力,荆州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长江大学南扩用地554亩终于拆迁完毕。


  长江大学新校区,与主校区仅隔着一条曲江路。除去代征城市道路外,整个校区的校园占地面积约500亩。


  整个校区的计划总投资20亿,总规模约30万平米,主要有12栋单体组成。其中最大的学习中心,体量达5.5万平米。


  新校区的地块非常规整,与长江大学主校区一脉相连。长江大学大门至主教学楼为学校的中轴线,一直贯通至新校区的学习中心、南大门。


  根据长江大学新校区规划批后公示,整个项目建分三期建设。


  其中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50356.78平方米,计划工期300天。位于校区的西北角,有2栋宿舍楼、食堂以及运动场。


  二期工程,主要是1号综合教学楼,二号实验楼和五号学习中心,体量比一期要大。


  三期大概是3号实验楼、4号实验楼,以及长江演艺中心、综合体育馆。


  这里面有部分建筑,是荆州市与长江大学共建的。


  一期工程在今年10月份正式开工,工期300天,预计将在明年9月份投入使用。而二期和三期的计划安排尚不清楚。


  原来的东校区,建筑面积大概在36万平米,后来又陆续扩建13教学楼和人文社科中心,整个规模达到45万方左右。


  而新校区虽然占地面积只有500亩,但是建筑面积却达到30万方,基本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校区。现在长江大学本校的基本集中在东校区、西校区、武汉校区这三个地方。


  一旦新校区建设完毕,也为武汉校区的回归创造了可能。


  大学与城市共荣共生,随着荆州实力的不断提升,学校周围的环境也将发生巨变。比如原来只有南环路一条干道,如今已经是拥堵不堪。


  随着荆江大道的建设,以及曲江路的改造,还有即将开通运营的荆州机场,这些都是长江大学发展的交通保障。


  希望长江大学新校区能尽快建成,这样城南的局面将得到彻底改观。


  长江大学武汉校区推荐文章2:长江大学:两大校区 临江而美

  长江大学武汉校区推荐文章3:湖北荆州长江大学的校区为什么很分散?

  提到长江大学,不少人以为这是一所民办野鸡大学。其实不然,这座大学可是实打实的公办综合性大学。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之所以叫长江大学,一个重要原因是该校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市。长江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的综合性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


  长江大学在组建之初,共有六个校区:东校区、西校区、南校区、城中校区、沙市校区、武德路校区,后来又在武汉蔡甸兴建了武汉校区,这些年经过不断调整,校区格局有所改变,虽然看上去很有规模,但也导致学校管理难度加大、管理成本过高。同时,由于校区之间的分散,导致了学校教育环境和学术氛围缺乏整体规划,校区合作效率不高,也不利于仪器设备、基础配套设备等校园资源的共享。此外,各校区用于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复投资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办学成本居高不下。校区之间相距较远,教师跨校区上课产生了大量的交通费用和时间的浪费。随着学校的发展,如何整合各校区资源,创建一个高效、便捷的校园发展模式,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已经成为了广大教职员工关注的焦点。


  如何使长江大学多校区办学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笔者建议,仅保留东西两个校区作为校园主体,对其他校区,则采用转换或功能调整进行利用。这种发展模式,既保证了校区的物尽其用,又使学校从繁重的多校区管理中脱离出来,对学校的高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长江大学武汉校区推荐文章4:对长江大学武汉校区“回”荆州的思考

  又到一届毕业季,2022年,长江大学三个校区同时毕业9000名学子,其中本科生7324名,硕士研究生1303名、博士28名。恭喜这些毕业生。


  这次毕业典礼,分了三个地点进行,长大东校区,长大西校区,长大武汉。而这让我陷入思考,作为老油院毕业生,同时也是荆州人,个人感觉长大石油专业出走武汉是实属遗憾。


  2006年到2022年,从荆州出走的石油类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就包括:中石化勘探院荆州新区所,中石油江汉机械研究院,长江大学石油地质主干专业,湖北省国土资源学校。这些机构的出走,让曾经国家布局,支援地方经济发展的科研力量流失,而荆州却是无力留下。


  而现如今,荆州仅存的与石油地质类相关的研究的机构就是长江大学武汉校区的专业。曾经的石勘院新区所迁入江苏无锡,江汉机械研究院迁入武汉,国土资源学校迁入武汉汉南,这些机构的搬离本身就是荆州的损失。


  而长江大学也于2012年后分属两地办学,将石油地质类专业搬迁武汉蔡甸。长大在也曾在有荆州多个校区,包括江汉北路的职工医学院校区,武德路校区,东校区,西校区。2012年,开始设置武汉校区(蔡甸)。后逐步整合,形成东西,武汉的三个校区格局。


  武汉校区的设置也有整十年。长大武汉校区设置有地球物理,地球科学,石油工程和资源与环境工程四个学院,为艰苦专业。从学科基础来看,长大武汉的学科需要大量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类基础学科的教学支撑,而这类学科学院又主要在东校区,服务于东校区的学科间交叉的教学研究。同时,东西校区组织的活动,由于地理隔绝武汉校区的学生没办法参与其中,同时,相比东校区优越的位置,武汉校区的位置条件是让学生和社会无法产生联系。大学期间,本身就是人和社会产生联系的过渡期。


  同时个人认为,长江大学是省属院校里少有的综合性大学,从学科设置上来看。长大本身就是很好的跨学科的条件,随着荆州大学城的建设,荆州学院和荆州科技学院的陆续独立扩建。长江大学在荆州大学城里,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同时,随着荆州工业大发展,对于高教资源的深度融合,对荆州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技术做切入研究也成为在荆州高校未来实实在在面对的方向。这也是长江大学未来发展的机遇所在,同时也是校地合作的核心切入点。荆州也看到这一点,长江大学创新港,本身就是希望通过长江大学的科研带动能力,打造一个创新高地。而这个高地又如何能让武汉校区的资源缺席?


  一方面,长江大学成为为省市共建高教模式的探索试点;另外一方面,从未来发展上来看,学校层次的进一步提升,也会给荆州学院和荆州科技学院的成长腾挪出空间。而这背后,武汉校区的主干专业本身是缺席的,无法参与整个发展的过程。特别是荆州在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包括建设能源类产业集群,长江大学的能源地质类专业无法参与其中,实属遗憾。


  在武汉,地质类主场是地质大学武汉。而地大与长江大学有专业既有同质化,同时在专业上也有联系。但整体上,竞争更多。而与此同时,地质大学在襄阳也建设了研究生基地,也是将武汉的一部分高教资源支援襄阳的城市建设。


  而长大石油地质类专业,应成为荆州能源地质类研究的主力军。然而,在武汉设置校区的十年,也是和荆州产业和发展渐行渐远的十年。是否能回荆州开始学科融合,参与荆州的发展建设。这成为一个不得不成为要思考的问题。


  武汉的大学数量众多,但是受重视还是武珞路七雄。从带动区域发展和科技研发力量角度来说,湖北省也应支持武汉校区的回归。一方面是进一步平衡高教资源,对荆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科教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对长江大学校史的传承,从江汉油田石油会战选择落子荆州,石油地质学科承载发展六十多年,是长大校史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曾有同济大学校友对同济医学院耿耿于怀,笔者不希望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长大,成为校友再聚无法言说的话题。而长大石油地质类专业近三十年校友聚会,多常聊的话题:荆州现在怎么样?哪里变化了?纵然,当年的荆州发展不够,但是依旧不影响他们关心的情怀。在荆州古城墙边走走,也成为那些年油院校友们表达真挚感情的一种方式!


  与此同时,武汉校区相关专业的回归落地能进一步促进荆州石油装备产业与油服技术研发的对接,对荆州的石油装备产业的进一步提升具有相当大的好处。同时对学校而言,能进一步拓宽学生学科交叉的思路,不局限于石油专业内部,通过不同学院的交叉式培养,让更多好的学科应用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在这里,笔者也真心希望荆州市能尽可能解决武汉校区回荆州的遗留问题,包括未来校区的使用等方面的情况,给予学校发展更多更大的支持,让长江大学能全方位参与到荆州发展的方方面面;为荆州招来人才,为荆州培养人才,为荆州留下人才,为荆州未来提供人才!


  长江大学武汉校区推荐文章5:长江大学为什么不能离开荆州,整体搬迁至武汉?

  多年前,湖北荆州坊间疯传:长江大学要搬离荆州,整体迁入武汉。多年后,长江大学用事实证明,这是彻头彻尾的谣言。长江大学不可能整体搬迁至武汉,因为荆州离不开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的发展与荆州市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依托的关系。荆州市是长江大学发展极其重要的外部环境,长江大学是荆州市的教育文化重点。


  长江大学地处荆州市,对荆州市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首先,长江大学起到一个“专家库”的作用。长大的许多专家教授是荆州市的发展“顾问”,运用专业知识为荆州的发展建言献策。长江大学石油学院、文学院、机械学院、农学院等学院的专家教授常被荆州本地企事业单位邀请,为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及时“问诊”。


  其次,长江大学的师生是很大的消费群体,能极大推动荆州市的消费内需,带动荆州相关产业的发展。长江大学有几万名师生,按每人每天15元消费计算,每日至少可为荆州拉动60万元内需消费。


  最后,长江大学提升了荆州市的文化层次,浓厚了荆州市的文化氛围,发掘了荆州市的文化底蕴。近些年来,长江大学艺术学院师生承办荆州新年音乐会,丰富了荆州人民的生活。长江大学每年举办的一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会议,提高了荆州的学术地位。


  长江大学武汉校区推荐搜索词:

  

  1.长江大学武汉校区有哪些专业

  

  2.长江大学武汉校区地址

  

  3.长江大学武汉校区占地面积

  

本文标题:长江大学武汉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