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吉乌铁路延宕25年,普京表态不再反对,背后有何深意
近日,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萨德尔·扎帕罗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在5月17日的集安组织峰会上,经过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交流,再度表明中吉乌铁路对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性后,普京表示对中吉乌铁路的修建不再持有异议。”
而这意味着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共建的“中吉乌铁路”工程,延宕25年后终于迎来转机——据扎帕罗夫透露:在完成可行性研究后,中吉乌铁路预计在2023年正式开工。
(中吉乌铁路)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中吉乌铁路延宕25年?中国与吉、乌两国共建铁路,为何要征得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同意?这条铁路在未来有着怎样的战略意义?今天,本期节目为您讲述:中吉乌铁路的艰辛25年。
延宕25年的中吉乌铁路1991年12月26日,绣有工锤和镰刀的红旗在克里姆林宫的穹顶缓缓落下:影响世界半个多世纪的超级大国苏联,从此在人类历史的舞台谢幕。
它的分崩离析,让世界多出了15个国家:分别为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摩尔多瓦。
(苏联解体)
这个庞然大物的倒下,让世界各国“几家欢喜几家愁”。其中,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就是两个为苏联解体感到苦闷的国家:在苏联解体前,它们能够以加盟国的身份跟着老大哥吃香喝辣;而在苏联解体后,它们便成为了没有出海口,交通又十分闭塞的“内陆国”。
1991年——1995年,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爆发经济危机,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下降35.34%和2.4%,这使两国领导人意识到:要想致富,抱好“大腿”来修路。
(以游牧为生的吉尔吉斯斯坦家庭)
那么,究竟有哪条“大腿”能够帮哥俩修路呢?继承“老大哥”大半遗产的俄罗斯,彼时和吉、乌两国一样深陷经济危机自顾不暇,有能力修筑的欧、美国家则因为吉、乌两国深居内陆,距本国遥远的地理位置表示爱莫能助。
正当两国一筹莫展之时,中国于1997年在巴黎会议上向两国抛出橄榄枝:表示愿意与吉、乌合作,修筑一条贯通三国,直达欧洲和高加索地区的铁路。在中方推动下,三国于当年便签署了关于中吉乌铁路项目的备忘录。
(中吉乌铁路规划)
在1991年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的尾声驶入了高速车道:199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9616亿美元,增长率高达9.7%,位居世界第七大经济体。
(中国西部大开发计划)
因此,无论是从中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实力,还是从中国未来的建设需要来看,中国都拥有充足的理由,和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两国修筑这条铁路。
1999年,中国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在新建中吉乌国际铁路中国境内段可行性研究告》中提出了南、北两套中吉乌铁路的建设方案:其中,北线东起喀什,西,途径吉尔吉斯斯坦恰特尔克尔湖南侧,西达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全长约为577公里。
南线东起喀什,穿越喀尔果山,途径吉尔吉斯斯坦的萨雷塔什,越过三个山口,西达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全长约为473公里。
(中吉铁路上的工人)
2006年,中国把建设中吉乌铁路的中国段部分干线的计划列入了第六个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计划。2008年,中国工作组和专家组选定了北线作为中吉乌铁路的最终建设方案。可正当中、吉、乌三国准备开展铁路的修筑工作时,却有一个国家对这项工程表示反对。
这个提出反对意见的国家,就是俄罗斯。
俄罗斯为何反对中吉乌铁路在中国最终选定的北线方案中,中吉乌铁路并未穿过俄罗斯,俄罗斯也从未是三国铁路合作项目的参与方,为何俄罗斯会对这项铁路工程提出反对意见呢?
这就需要我们不得不去了解俄罗斯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的历史和地缘了。
(俄罗斯与吉尔吉斯斯坦两国领导人)
早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俄罗斯共同组成苏联之前,吉、乌两国便在俄罗斯帝国的统治之下存在多年。18世纪,今日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土地上成立了“浩罕汗国”。1854年,俄罗斯向中亚扩张,入侵浩罕汗国。1873年,俄罗斯征服了位于今日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汗国。1876年,俄罗斯消灭浩罕汗国,吞并整个吉尔吉斯斯坦。
自此以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便成为了俄罗斯帝国在中亚地区的农牧产品供应地。随着两国在20世纪勘探到石油、天然气和铀矿资源,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便愈发受到俄罗斯帝国、苏联两任政权的重视。其中,乌兹比克斯坦的铀矿储备量高达18.58万吨,占据世界铀矿总储备量的4%。20世纪50年代后,这里成为了苏联核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
(乌兹比克斯坦铀矿矿床)
即便是在苏联解体后,吉、乌两国也因地缘而对俄罗斯具有非同寻常的战略意义。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北邻哈萨克斯坦,南临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西望里海,是中亚地区的“四方汇聚”之地。两国各自的首都比什凯克和塔什干均可沿北方的哈萨克斯坦铁路,抵达俄罗斯南部重镇阿斯特拉罕与伏尔加格勒。
因此,视地缘安全如已命的俄罗斯,绝不会轻易准许第三方势力在未获得它同意的情况下,就介入当地的发展。由于历史上俄罗斯对两国动向的高度敏感,吉、乌等中亚国家经常在国际上被称作“熊的后院”。
(帝俄时期的突厥斯坦总督区)
俄罗斯既是吉、乌两国曾经的老大哥,同时也是中国多年来的睦邻友好合作伙伴,因此在修筑中吉乌铁路一事上,三国都需要考虑俄罗斯的感受。但在铁路工程暂时搁置的同时,吉尔吉斯斯坦等国也在和俄罗斯当局努力进行交涉。2012年,吉尔吉斯斯坦总理表示,会将尽快让这一项目开工建设,并与中国再次签署合作备忘录。
尽管俄罗斯长期对中吉乌铁路项目持有不同看法,但这并不是造成三国铁路延宕25年的唯一因素。造成该工程一拖再拖的另一个原因,是吉尔吉斯斯坦本国动荡的政治局面。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爆发了针对第二轮选举中舞弊行为的大规模游行,是为“郁金香革命”;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再度爆发革命,时任总统的巴基耶夫逃直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城市奥什。2011年12月,吉尔吉斯斯坦斯坦社会民主党领导人阿尔马兹别克·阿坦巴耶夫宣誓就任总统后,该国政局才渐趋平稳。
(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革命)
因此,面对着波云诡谲的国际局势,中国与三国达成铁路修筑协议时,需要做出谨慎而准确的判断。不过万幸的是,随后几年的国内外形势发展,让中吉乌三国的铁路工程建设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以9.6%的速度高速增长,达到7.552 万亿美元,一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3月19日,中国首趟中欧班列——“渝新欧”从重庆出发,开创了中欧班列的历史。2013年9月,中国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倡议。
中国在当时取得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成就,坚定了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与中国开展三国铁路合作项目的决心,也让此前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俄罗斯看到了自身的发展契机。2015年5月,中俄两国签署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两国经贸往来迅速升温:2009——2019年间,中国连续十年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2015年3月,由中国铁路隧道集团公司承建的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实现贯通。该条铁路全长129公里,在乌国内被称为“总统一号”工程,是未来中吉乌铁路的重要路段,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工程项目。自此,中吉乌三国铁路工程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国-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工程现场)
眼看着乌兹比克斯坦在“要致富”的路上先走一步,对工程多次持反复态度的吉尔吉斯斯坦当局连忙于2018年的6月7日,与中国发布关于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并在声明中表态“将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2022年5月17日,在集安组织峰会上,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萨德尔·扎帕罗夫再次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商谈中吉乌三国铁路项目一事。在会谈的半小时间,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萨德尔·扎帕罗夫对普京说:“中吉乌铁路工程,对吉尔吉斯斯坦人民而言,就像是生活中的水和空气一样重要。”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萨德尔·扎帕罗夫在集安峰会后接受采访)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集安峰会结束后,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萨德尔·扎帕罗夫向记者透露:“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不再对中吉乌三国铁路工程持反对意见。”这意味着,历时25年的中吉乌铁路谈判,终于迎来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晚产的中吉乌铁路工程,对三国有何意义历经25年谈判才得出结果的中吉乌铁路工程,无疑是中方与海外各国铁路合作项目中的“晚产儿”,可能有朋友会问:消磨25年的时间,就为了一条557公里的铁路,这样做,值得吗?
或许,中国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古语,在中吉乌铁路这件事上非常适用:那就是“好事多磨”。
对于中国而言,这条新修铁路的意义是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又多了一条对外开放的通道。在2008年中国工作组和专家组选定的北线铁路方案中,该方案以喀什为铁路出发点,若中吉乌铁路在未来修筑成功,那么喀什到伊朗首都德黑兰的距离为2850公里,比喀什到兰州的距离还缩短了340公里;从喀什到埃及、以色列的距离约为5350公里,比喀什到广州的距离还缩短了630公里。
这意味着,从此以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很有可能成为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甚至是中亚地区经贸往来的枢纽。
(新疆喀什-塔什干跨境电商专列)
对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比克斯坦两国而言,这条铁路将为这两个中亚内陆国带来空前的发展契机:据吉尔吉斯斯坦经济专家估计,若中吉乌三国铁路建成,吉尔吉斯斯坦每年过境货运量可达1500-2000万吨,在过境费上就可以增加约2亿美元收入。而乌兹别克斯坦也可以通过这条铁路,大大节省石油、天然气和铀矿的出口运输成本,提升自己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而对于世界而言,中吉乌三国铁路的贯通将对全球的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从此,东亚、中亚、中东、欧洲四处地区练成一片,亚欧内陆的大动脉被中国贯通,进而巩固和增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提升中国、俄罗斯等陆权国家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力。
中吉乌三国铁路谈判的成功,再次向世人印证了中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的外交智慧和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历史大潮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阻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明天终将到来!
本文标题:中吉乌铁路延宕25年,普京表态不再反对,背后有何深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