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在“原创与IP相煎何太急”论坛上发表高论,引起编剧界的强烈反弹。很多人关心现场语境如何,是否和风细雨的讨论被歪曲成剑拔弩张的对抗了?作为一直旁听的一分子,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现场气氛非常热烈(这是论坛成功的标志之一),而且在论坛接近尾声时,场下的编剧黄晖(《恰同学少年》《血色湘西》)当场就与徐远翔争论起来,下为对话实录:



  黄晖


  黄晖:作为听众,今天下午听过来,我发表一个很明确的态度,掌声已经代表了大家共同的看法,我最赞同的是高满堂老师的发言,高老师所说到的我们作为一个创必须坚守文化责任,这个是我们从业的道德底线。同样不客气的说,这个是对观点不对人,阿里影业的徐总,您的发言我是最不赞同的,比如其中一条,今天和未来的市场要把前端和后端分开,要把IP在前,要把编剧作为后端去作为从业人员的观点,它只符合一少部分作品,因为编剧本身既是手法技术的提供者,也应该是思想文化内容本身的使用者。如果把这二者截然分开的话,如果所有编剧都是后端生产者的话,意味着把编剧从思想和文化内容上剥离出来变成一个纯粹的手法的技术工人。这个恰好是我赞同高老师所说的,我们的文化担当是根本的原因,我们不仅仅是编剧技术手法的提供者,我们还应该是一个思想文化艺术价值本身、艺术内容本身的创造者,而不是纯粹的技术工人。


  徐远翔:如果这种情况的下,先期把小说写好,我把剧本当成一个产业链,我要求产业链上的效果最大化,在这个目标上是不矛盾的。但是我们今天讨论IP时代,我认为IP文本的前提下最好是这样合作比较好。


  黄晖:我部分赞同您的说法,比如您举四大名著不是今天主流话题所针对的内容,虽然广义来讲那些都属于IP,但是中国永远不可能翻出第五大名著,那个是被历史时间积淀固化的,是完全不可能再增加的过去的文化宝典。



  徐远翔(右)


  徐远翔:讨论的是什么是IP。


  黄晖:今天我们谈的IP,主要指可以继续生产出来的,可以继续增加的,以网络小说为主要代表形式的新IP,我们大家都去抓四大名著,是没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在业界我们接触到更多大家说的IP,还是说今天各种热门的网络小说。


  徐远翔:我不赞成这个观点,IP不仅仅是网络小说,IP是信息传播的有效传递。


  黄晖:这一点不矛盾,今天网络上那些网络小说,跟原创编剧或者是原创作家之间根本的区别在哪里,网络小说是碎片化的创作,它是连载的,是从你的第一段一两千字写起,而今天要想在网络上迅速吸引眼球的话,必须在表面的刺激和感官上立即抓住别人的眼球,也就是说网络小说的创虽然不是全部,但是绝大部分是抱着一个基本心理,就是迎合迎合再迎合,就是怎么把你的眼球抓住。最后呈现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就是享乐主义,就是让观众去享乐,让读者去享乐,这是最容易把读者抓住的。从商业上来讲的话,这个东西用一个不客气的比方,它也许在商业上会非常成功,它有大量的粉丝,但是它是什么呢?最容易征服,让人开心的是什么?是毒品,如果那个东西只是为了给观众感官刺激的话,它只能类比于一种精神鸦片。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资讯与交流平台


  【影视独舌】


  由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道。追求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公号,微博,博客,网站,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新浪、网易、腾讯、搜狐自媒体等10大平台。


本文标题:还原论坛争议现场:黄晖PK徐远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