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连暲是毛主席的跟随者,他和毛主席的关系很好,但是他从小就穷,父母都是穷苦人家,吃不饱饭,日子过得很苦,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父母选择了基督教,这也是傅连暲从小就信奉基督教的原因。


  傅连暲,曾经是一名军医,拯救了无数将士的生命,毛主席也是其中之一,但他从来没有加入过共产党,因为他是个基督徒,他怕自己的身份不够。毛主席听了傅连暲的话,斩钉截铁地说道:“我支持你加入!”


  接触


  一八九四年秋季,傅连暲在福建长汀的一个贫苦农家呱呱坠地。完成中学学业,他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一张通往汀州福医所亚盛敦医所的入学券,继续深造。


  傅连暲在长汀福音院工作了五年,在“五卅惨案”中当选为院长。


  傅连暲在福音院当主任时,曾与邓子恢有过一面之缘,后来邓子恢又寄来了不少关于共产党的文章,傅连暲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傅连暲被邓子恢等人感染,也想跟着他们一起去。


  南昌“八一”起义之后,傅连暲利用这所学校,收治了300多位伤病员,其中就有陈赓和徐特立。


  那时,贺龙二军团三六团一营的师长陈赓,在会昌战役中,左腿受了伤,两枪打中,双膝骨折,面黄肌瘦,两条腿浮肿,血流不止,十分衰弱。


  傅连暲连忙上前,为他疗伤。一路上,陈赓都没有说话,只是安慰傅连暲道:“放心吧,我还能撑得住。”


  如果是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伤,必须要截肢,但是傅连暲不想让他变成一个残疾人,所以采取了保守的治疗方式,尽可能地保留他的双腿。


  经过傅连暲的悉心救治,陈赓的双腿终于恢复了健康,其余的起义军战士也都恢复了健康,重新投入到了战斗之中。


  这件事,对傅连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看到那些为中国安定、黎民安居乐业而前仆后继的革命战士,深受触动,为他后来投身革命,打下了扎实的思想根基。


  傅连暲和共产党的接触,让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之后与毛泽东接触直接让他产生了投身革命的想法,傅连暲和毛泽东的相遇,是在1929年的时候。


  这一年三月,红军第一次下井冈山,到了闽西,傅连暲在汀州城的时候,还给所有的士兵注射了牛痘,以防止天花。


  红军在长汀进行工作时,毛泽东曾多次前往福音院探望受伤的红军战士。傅连暲同毛泽东的谈话,使他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共产党的宗旨,也更加认识到了共产党的执政宗旨。


  毛泽东赞扬了傅连暲,而傅连暲也被毛主席的领袖气质所折服。


  因此,他提议将福音医院改造成红军医院,并表示愿意加入红军。


  毛泽东劝傅连暲不要改名,也不要改变基督教的信仰,他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从教廷那里弄到更多的钱,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红军。


  傅连暲在党内进行地下工作,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威望,为我党和红军进行了大量的革命工作,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例如,他们不懈地治疗了一波又一波的红军伤员,与敌军展开激烈战斗,确保了这些伤员的安然无恙。应毛泽东之邀,订下了上海的《新闻日》和《申》,以及广州的《工商日》和《超然》等。


  这有利于毛泽东对国内国际局势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正确的作战战略;同时,利用福音医院的便利,为红军培养医护人员,促进了红军及其根据地的健康事业;


  此外,他还透过福音医院,筹措医疗基金,购置药物器材,并开辟一条由苏区向上海秘密采买药物的管道。


  医者


  一九三二年十月,毛泽东又一次住进福音医院,他在那里住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


  傅连暲仔细地看了毛泽东一番,决定用更多的时间来治疗他,然后将他送到了老古井。毛泽东和傅连暲的谈话,比以前要多得多。


  毛泽东不但从傅连暲的行医生涯中,也从他的侄儿傅维彬、堂兄傅连标等人口中,得知了他的痛苦与仿徨。


  傅连暲曾经说过:“革命之前,我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人,也是一个非常无趣的职业,但是自从认识了共产党以后,我就改变了很多。


  傅连暲回忆,毛泽东也曾给他讲过自己的身世、思想,并教育他要提高自己的阶级意识,“不仅要反帝国主义,而且要反统治阶级 ,这是唯一的出路。”


  毛泽东对革命的认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对人道主义的认识,对自己的信念,都深深地印在了傅连暲的心里。据傅连暲回忆,这段时间是他最深刻、最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时期。


  他在《在毛主席教导下》中充满感情地写到:“说是毛主席到我们这里来修养,实际上,他并不是到我们这里来休息,相反这是毛主席到我们这里来帮我们开展工作的;我毛主席在政治思想上对我的护理,远远大于我对毛主席的护理。毛主席就是我的引路人!”


  傅连暲受毛泽东的影响,不仅是信念上的转变,还对医术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说:「医药的目标是改善人类的健康与福祉,协助人类战胜疾病。」这个神圣的任务只能由一个由人民主宰的社会来完成。”


  于是,毛泽东于一九三三年二月中旬,从长汀回到瑞金,同傅连暲商量重建福音医院的事宜。


  傅连暲一口答应下来,决定在瑞金建立一所真正的“红色医院”,并在那里建立了一所新的“红色医院”。在确定建立中央红色医院的计划后,瑞金派遣170人运送人员,用两周时间将医院迁往瑞金朱坊。


  傅连暲说道:“大到器械,柜子,床,小到椅子,大到医院,小到病人,不管是过去医院里的一切,又或者我自己购买的这些,我都要带走,为我们的革命事业服务。”傅连暲说道。


  钟有煌,傅连暲的爱徒,曾回忆道:“在那些日子里,除了土地和房屋这两样不便移动的财产,连带着手术间、诊断室以及药房的窗户和遮阳板,都搬到了瑞金。”


  傅连暲放弃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带着妻儿来到了瑞金,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红色中华》对他的无私奉献,特别发表了一篇《红匾送给他们,捐助巨产的傅院长》的文章,表扬了他对革命事业的重大贡献,并盛赞他为苏区“第一模范”。


  南昌起义的时候,傅连暲就在汀州抢救过三百多人,据说傅连暲在开战前,就跟起义军、国民党达成了协议,谁把伤员送到医院,他们就把病人送到医院去,可是真正打起来,他才发现,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三百多个受伤的人,大部分都是要做手术的,但这座城市里只有一位外科大夫,他是一名内科大夫,对外科也有所了解,但并不精通。


  不过,傅连暲知道,如果不尽快救治,那就是死路一条,所以他必须要坚持下去。他们每天都要收治大量的伤员,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手,他们就必须夜以继日地工作,尽可能地抢救更多的伤员。


  傅连暲所在的那家医院,是一家教会的,后来被开除了,傅连暲跟毛主席走得很近,成了一名医生,傅连暲听毛主席说过,他们也有自己的医院,但是条件非常简陋,甚至没有显微镜。


  傅连暲仗着自己是一名基督徒,经常到附近的教会求医,每次都能找到合适的药物。


  傅连暲并不穷,他是靠着自己的医术,才能混得风生水起,按理说,傅连暲应该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才对,可是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反而选择了当军医。


  这还不算,在苏区物质极度紧张的时期,他还拿出4000多块钱,买了不少药。毛主席得知这件事以后,更是钦佩不已。


  傅连暲在得知红军处境之后,更是将自己的医疗机构搬到了瑞金,这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也是一种崇高的精神。


  在中央苏区成立了一家医院之后,这里的医疗条件大大提高,又有傅连暲等人坐镇,实力大增


  王稼祥在第四次“围剿”中受了伤,到现在还没来得及取出子弹,而方强的伤更重,一颗子弹打进了他的心脏,让他失血过多。


  傅连暲亲自出手救治,每一位伤员,都是经过精心的救治,才让他们活了下来,回到了前线。


  入党


  之后有一天,毛主席跟傅连暲说了几句话,就问道:“傅大夫,你想不想加入共产党?”傅连暲被毛主席这么一问,愣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道:“我想过很多次,但都没有足够的条件,而且……”


  毛主席似乎猜到了傅连暲的意思,打断了他的话:“我觉得,你应该加入我们!基督教教徒变成共产主义者,这是非常具有教育性的,非常具有说服力的!”


  傅连暲难以置信地看着毛主席,又道:“我能为您作证,您的事迹,目前是没有障碍的,我们党是要大批的知识分子的。当然,要大家举手赞成,才能参加。”毛主席伸出一根手指,继续说道:“那我就给你投一票,一个普通党员的投票!”


  接着,毛主席把傅连暲叫到陈云那里,傅连暲一口答应下来,然后站起来,跟毛主席打了个招呼,匆匆赶到了组织部,一见面就直奔主题:“陈云同志,我是毛主席派我过来,要跟你商量一下入党事宜”陈云见傅连暲来了,也很高兴。


  傅连暲把自己参军后的经历,以及自己的工作和决心,都告诉了陈云,陈云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你的情况,所以我很欢迎你加入我们!”


  傅连暲在一九三八年九月七日,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由王德、胡嘉宾、毛主席为其作了见证,并由毛主席、陈云等人作了见证。


  到了一九四八年,各大解放区都传来了胜利的消息,人人都有了必胜的希望,傅连暲也很高兴,因为他看到,红军的伤亡,正在减少,这就意味着,共产党的胜利,正在一天天地到来。


  可是傅连暲又怕,他活不过这一天。


  傅连暲在战场上,一天比一天虚弱,傅连暲原本就患有肺部疾病,这几年一直在努力恢复,但这一次,傅连暲却是感觉到了不对劲。


  十月十七日,傅连暲终于下定了决心,写信给毛主席,傅连暲在信中对毛主席说:


  假如他命不久矣,他的骨头就会被保存起来作为一个标本;


  傅连暲说,他的骨头是革命的骨头,对他来说,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东西,如果能给他的孩子们留下一些研究资料,他就死而无憾了。


  傅连暲在信的最后,向毛主席表达了希望毛主席可以同意对这他遗体的安排。


  傅连暲在1940年就已经写好了遗书,傅连暲想让自己死后,能够有点纪念意义。


  随后,就将这份文件递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知道傅连暲在想什么,连忙写了一封信给他。


  “连暲同志,谢谢你,我的身体很好,也希望你能照顾好自己。”


  傅连暲也被毛主席的话打动了,毛主席又叮嘱了傅连暲几句,让他尽快康复,好在一切都很顺利。


  朝鲜战争于一九五零年爆发。


  抗美援朝爆发的时候,傅连暲在京城组织了一支医疗队,参加了朝鲜的战争,这一次,傅连暲又一次出现在了前线,用他高超的医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一九五二年,傅连暲接任军委办公厅副主任,与傅连暲一起,从全国各地抽调了大量的科学家,有的在研究虫子,有的在研究病理,傅连暲是个很有魄力的人,他把所有的科学家都派到了前线。


  傅连暲在毛泽东的指示下,于一九七三年十一月被授予了革命烈士


  傅连暲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事业的奠基人,他对中医的发展,对我国的中医事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医学事业,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资料:


  世纪风采——傅连暲的红色信仰 :朱万红__


本文标题:基督教徒傅连暲渴望入党,却担心没有资格,毛主席:我投你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