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谈谈10式坦克,日本有史以来投入生产的最先进的主战坦克。


  生产商


  三菱重工业


  10式坦克


  在 90 年代,日本人认为需要一种更现代化的车辆来取代 74 式,这种车辆重量更轻,能够被运送到日本自卫队需要的任何地方,而不像 90 式那样由于重量而具有更有限的作战范围。


  74 式


  该车辆应该像 74 式一样轻,但杀伤力却要与 90 式一样大甚至更大,90 式是当时日本自卫队最强大的主战坦克。因此,1996 年技术研究总部开始研发新型车辆。


  90 式


  为了在 2000 年代中期测试第三代前视红外系统 (FLIR)、新型火炮、C4I 等新技术,TKX-0006(90 式原型车)进行了改装,作为 TTB 使用,被称为“未来坦克试验台”。


  TKX-0006


  这辆车上没有大炮或装甲,因为它是为测试新电子系统而制造的,而且一个很酷的事情是炮手和驾驶员并排坐在车体里。是的,10 型考虑过无人炮塔的可能性。这辆 TTB 后来配备了装有日本制钢所制造的新型大炮的炮塔、指挥官的全景视觉系统、自动变速器、1,500 马力的发动机和新装甲。


  90式(左)并列展出的10式


  2002 年,10 式坦克获得了由三菱重工制造的第一辆原型车,据消息人士称,就是下面这款车,但我不敢苟同这种想法。


  如果我可以使用这个词的话,在日本自卫队化学学校发现了一个用于训练的更加“古老”的原型,这辆车比其他原型车的 LFP 大得多,并且有一个延伸的车身,有 6 个负重轮而不是 5 个,可能是为了容纳 1,500 马力的发动机。由于这些和其他特点,我相信这是 2002 年制造的第一个原型。


  日本自卫队化学学校原型车


  2008年2月,这辆被称为2号原型车的车辆在技术研究总部地面设备研究中心向媒体亮相(叹气)


  经过 14 年的研发,2010 年 12 月,Type 10 正式量产,首批共生产 13 辆,当时的造价为 132 亿日元。顺便说一句,Type 10 是在一年前的 2009 年获得这个名字的。


  日本自卫队于 2011 年开始接收第一批车辆,并于 2012 年开始服役,当时这些车辆被移交给富士学校的装甲部门。到 2020 年,日本自卫队已知有 111 辆 10 式坦克在服役。而在最近的2024年防卫预算中,日本防卫省拨款168亿日元用于购买另外10辆10式坦克和其他系统。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车辆都是在日本的城市相模原制造的。


  最后,我们开始讨论最有趣的部分,那就是盔甲。


  据称10式可以在250米距离上抵御10式APFSDS(763mm)的攻击,而试验装甲和火炮都在200米距离上,为了模拟额外的50米距离,发射药量被减少。这种防护水平是由一种新型装甲提供的,这种装甲由蜂窝状陶瓷板和钛合金外壳组成,位于防弹钢块内部。车辆的正面弧面受到这种装甲的保护,但炮塔和车体的侧面则比较脆弱。


  车体和炮塔的各块前面都有间隔装甲,以防止受到 HEAT 攻击。


  该车辆的炮塔侧面实际上有复合装甲,这些装甲位于用于存放乘员物品的箱子内,但我找不到有关这种装甲可以阻挡什么的任何数据。


  该车满载战斗重量为44吨,采用“标准”装甲布局,我不知道“标准”是什么意思,但也许是指炮塔侧面没有复合装甲。10 式装备一门 120 毫米加农炮(据我所知未命名),由防卫省技术研究总部(现防卫重武器局)与日本制钢所联合开发。(也是制造商)。日本制钢所自从 90 式开发以来就已经拥有制造 120 毫米加农炮的经验,日本开发了一种比 L44 更好的 120 毫米加农炮(根据测试),但 L44 制造成本更低,因此被选为 90 式。


  10 式加农炮于 1998 年开发,当时配有枪口制退器以减少后坐力,但在最终版本中被取消。比 L44 轻 20%,可承受更大的压力,后坐力更小。无需增加枪管长度即可提供更大的穿透能力。考虑到进化,10 式炮塔准备接收更长的大炮、L55/L55A1 或日本研发的大炮。


  新型高性能火炮理应配备新型 APFSDS 弹丸,因此大金公司开发和生产的“10 式 APFSDS”诞生了,穿甲弹由钨制成,弹丸本身的估计尺寸为 763 毫米,但目前尚无有关穿透能力的信息。


  使用的第二种射弹是 JM12A1 HEAT-MP,顾名思义,它是基于小松授权生产的 DM12A1 的多用途射弹。我不会过多地讨论这种射弹,它有多种用途,所以你可以用它来摧毁轻型车辆,攻击步兵和防御阵地。


  它是90式自动装弹机的改进型,可以在大炮的任何位置将弹药放入炮尾,整个过程需要3秒钟。机组人员可以通过裙板顶部的开口或裙板后部的开口重新装填自动装弹机。


  10式坦克是日本第一种装载C4I设备的坦克。所谓的C4I为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s)、电脑(Computers)和情(Intelligence),装备于坦克上可使其与多辆坦克进行情传递,达成情共享和资讯的指挥与控制功能。10式坦克装载的是移动式战术级野外作战型C4I系统,即由日本东芝公司研制、于2007年开始采用的“坦克基层联队指挥控制系统”(戦車基幹連隊指揮統制システム)。


  这套系统与联队或大队指挥中心设置的中央处理装置联动,可由联队、大队、中队指挥中心使用笔记型电脑作为终端使用,中队以下单位则能透过便携式情终端的功信设备连接。透过这些终端,中队可随时保持与上一级作战指挥中心的联系,能迅速传达当前战术状况和上级作战意图。另外也有资料指出,未来10式坦克的C4I系统得以从反坦克直升机部队的OH-1侦查直升机和AH-64D武装直升机获取情,更进一步即时取得战场环境资讯。


本文标题:10式坦克---日本有史以来投入生产的最先进的主战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