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矛盾纠纷,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风险和矛盾也在不断凸显,如何化解重大矛盾纠纷,显得极为重要。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搭建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充分依托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优势,是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促进政府与老百姓之间良性互动的一剂良方。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以党建为引领,建立健全四级组织体系,把基层治理与社区党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志愿者服务队作为服务群众的有力抓手,探索采取“1名分管领导+1名社区民警+1名村委人员+1名志愿者”的模式,在辖区内开展政策宣传、扶老助残、治安巡逻、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实现管理全参与,服务无死角。
二是紧盯基层基础,多措并举“化矛盾”。结合走访调查与日常工作,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紧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防范三个环节,及时掌握各种不稳定因素,多措并举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充分依托辖区网格员、联户长、党员代表等力量,发挥律师调解、司法调解作用,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对各类反映、诉求就地引导、就地化解。基层综治中心要联合辖区司法所、民政、妇联等职能部门以及村支两委、驻村力量等深入群众家中走访调查,对各类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等进行全面排查,对矛盾纠纷线索进行串并分析、研判,精准识别矛盾纠纷线索的轻重缓急,确保矛盾线索及时知晓、及时化解,及时上。
三是加大法制宣传,提高法律意识。要努力改变普法走形式、走过场等问题,创新法制宣传和教育方式,增强普法工作实效,提高普法的社会影响力和引领力,以高效普法促进严格守法,让群众通过普法宣传教育深化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认识和追求。要利用赶集天,整合辖区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法律服务资源,在人员密集地或是小广场开展“法律大讲堂”“法律明白人”等普法送法宣传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释法解惑。
四是跟踪回访,让矛盾纠纷不反弹。各级综治中心要牵头作好已化解的矛盾纠纷跟踪调度管理,实行包保责任制,强化力量对重点人员进行包保;同时积极调动网格员、联户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对辖区重点人员采取“一周一走访”,重点关注人员“一月一回访”,一般关注人员“一季度一回访”方式,切实做到“情况清、底数明”。
通过上述多渠道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措施,在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环中,才能防止矛盾纠纷风险升级、反弹复发,才能真正做到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标题:化解矛盾纠纷,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