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基辛格访华,注意到周恩来美女翻译:你可以去竞选美国总统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由于此次会谈相当重要,周恩来总理便决定带上一名能力出众的翻译,好完成这次重要的会谈。
在会谈上,通过两国的翻译,基辛格与周恩来等中国代表团的交流相当顺利。该次交谈也为尼克松访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基辛格也对周恩来身边样貌出众,才华横溢的女翻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会谈后,基辛格笑着对周恩来身边的女翻译说:“你可以去竞选美国总统,但我不能。”
这个女翻译叫做唐闻生,被誉为继冀朝铸之后中国最伟大的英文翻译员之一。与此同时,她也与齐宗华、章含之、罗旭一、王海容这四位优秀的英文翻译家并称为中国外交界的“五朵金花”。
彼时的她已经48岁了,距离来到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那天已经过了26年。
伟大的中国外交部翻译家冀朝铸的夫人看着她长大,丝毫不吝啬对她的赞美,称她为“冀朝铸自己亲自挑选出来的接班人。”
我国多位高层领导人也对其有着超高的评价。
作为一位女性,唐闻生有着完美的五官和管理良好的身材,称其为典型的东方美女丝毫不过分。而作为一名外交翻译家,唐闻生又有着高于同行的超强的业务水平。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女性,却终生未嫁。
为什么唐闻生会终生未嫁呢?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毛主席与唐闻生)
一、天分与努力并存的英文天使1943年3月,唐闻生出生在美国纽约。唐闻生的父母是典型的中国学者,家庭环境可以说是相当不错。良好的家庭环境也给年幼的唐闻生提供了十分良好的学习环境。遗传了父母优良基因的唐闻生自幼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学习天赋,别人学一个小时才能学会的,她不到半小时就能学会。
不仅如此,唐闻生还十分努力,她十分喜欢学习一些自己不懂的知识。
(早期在美华人)
当时在美国生活的中国学者住所基本上挨得很近,唐闻生一家也不例外。在他们住所附近,居住着很多的学术界的大佬。
在那栋普普通通的小楼层里,聚集了各个学科的精英级别的人物,有著名的教授、专家、学者等等。
由于大家住得近,学术氛围十分浓厚,大家常常聚在一起讨论问题,还特地设定了一个每周一次的小聚会。在聚会上,大家可以讲一讲最近的学术研究或者是一些学习心得。
(早期在美华人学者)
虽然暂时还听不懂大人口中的那些学术专有名词,但唐闻生却对这样的小聚会表现出巨大的兴趣。每次一到约好的时间,小小的唐闻生总是第一个到达现场。
等到聚会正式开始,小小的唐闻生总是托着自己的小脑袋饶有兴致地听着。
大人们发现了唐闻生这个小女孩好学的态度,于是便加强了对她的培养。那栋小楼里面只有唐闻生一个小孩子,每个人都会毫不吝啬地对唐闻生表达他们的喜爱。
他们会带唐闻生一起玩耍,会教唐闻生一些基础的知识。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术的种子在唐闻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几年后,唐闻生的父母带唐闻生回国了。
(唐闻生)
彼时的唐闻生才不到十岁。回到大陆后,唐闻生一家人与当时的外交部翻译官冀朝铸做了邻居。
冀朝铸十分喜欢这个小女孩。在与唐闻生的相处中,他发现唐闻生有着一个过人的天赋。
或许是出于职业的敏感性,冀朝铸发现,这个在美国长大的小姑娘在英文方面有着异于常人的能力。虽然彼时的唐闻生才八九岁,但是眼光独到的冀朝铸认为,唐闻生一定会在英文这一领域取得非凡的成就。
(冀朝铸)
而在与冀朝铸的交往中,唐闻生也同样察觉到了自己对于英文的热爱。在她了解到冀朝铸是一名英文翻译官之后,便不停地向冀朝铸打听关于这个职业的事情。
慢慢地,唐闻生在心里下定了决心:
“我也要成为一名英文翻译家,我也要进入中国外交部!”
尽管有着超高的天赋,但唐闻生并没有因此骄傲。她秉持着谦虚的态度,在学习生涯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着每一步。
唐闻生196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被誉为中国第三代外交官摇篮的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如果说之前唐闻生对于英语的学习都是碎片化的话,那么在这里,唐闻生第一次接受到了系统化的英语培养。
(早期北京外国语学院学生)
能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的学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因此,在这里,唐闻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压迫感。
她开始变得更加努力,把自己的课外时间全部填满,专注于英语的学习。而她的努力很快得来了回。
唐闻生的能力首先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在一次英语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轮流进行英语朗读。等轮到唐闻生的时候,刚一张口,就让老师和同学们大吃一惊。他们从来没想到,这个漂亮的小姑娘有着如此纯正的英语口音。
这之后,唐闻生在英语方面的天赋,开始得到了完全的展示。大学五年的课程,唐闻生跳了两级,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全部完成了,且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尽管获得了很多的关注和赞美,但唐闻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心中的愿望,那就是加入中国外交部成为一名英语翻译官。
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中国外交部的薪火传递和持续发展,周恩来总理亲自带人来到北京外国语学院进行人员物色。而这次同周总理一起前来的,便是唐闻生的老邻居冀朝铸。
(周恩来总理)
还没等冀朝铸对周总理进行推荐,周总理一眼就看中了唐闻生。
在周总理等人的妥当安排下,1965年,唐闻生正式加入中国外交部。至此,她终于用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愿望。
二、在挫折中得到成长但是,与大多数天才不同,唐闻生的在中国外交部的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刚来到外交部时,唐闻生被分配到了教育司翻译处英文组。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年轻的唐闻生很快便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大家都夸唐闻生是一个既漂亮又能干的小姑娘。
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曾说过“理论要和实践相统一,理论学得再好,经不住实践的考验的话,还是一副空架子罢了。”
检验唐闻生实践能力的机会马上就来了。
1966年7月,在唐闻生刚刚入职一年后,毛主席从北京南下武汉。彼时,亚非作家紧急会议刚刚在北京完成闭幕仪式,陈毅带着参加此次会议的53个国家以及5个国际组织观察员一同南下。在武汉,他们要与毛主席进行一次重要的会面。
在这个重要会议上,外交部需要为毛主席安排多个语种的翻译员。在此之前,原定的英语翻译员是冀朝铸,但是冀朝铸临时有事,脱不开身,无法参加此次会议。更巧的是,外交部其他负责英语翻译的人都各有任务在身,无法抽身参与会议。
(早期中国外交部人员)
经过一番商议,这个艰巨的任务竟落到了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唐闻生的身上。
虽然在此之前,唐闻生一直在努力学习,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来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等待着一个一鸣惊人的机会。但当机会真的来到的时候,唐闻生却害怕了。
唐闻生害怕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因为她觉得自己的阅历不够,她年纪太小,从未接触过如此高级别的国家领导人,更未曾以翻译员的身份出席过规模如此之高的会议;
另一方面是因为她事先了解过,毛主席有着十分浓厚的南方口音,而作为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唐闻生害怕自己无法正确地翻译出毛主席的每一句话。
双重压力压在唐闻生的头上,唐闻生能想到的只有放弃。
外交部的其他人也看出了唐闻生的压力之大,便轮番前来安慰鼓励她,说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以后可能都很少会有了。
而对于毛主席的方言问题,其他人也说如果实在听不懂,就问在场的其他人,他们都是经验十分老道的翻译员了,会立刻告诉你的。
听了这些安慰与鼓励,年轻的唐闻生才总算放下心中的顾虑,决定参加这次重要会议。
尽管在会议正式开始之前唐闻生做了十分充分的准备,但还是出了问题。
与毛主席见面的当天,唐闻生神经紧绷,思想高度紧张。为了缓解自己的紧张,她特意把自己的拳头攥紧,攥出了一手的汗。但这样的方法没有用,毛主席还没到,顶着巨大压力的唐闻生眼前一黑,当场就晕了过去。
在场的其他同事无不为此而措手不及,赶紧把唐闻生扶起来,并试图唤醒她。大家把唐闻生搀进会议大厅,但唐闻生的情况还是没有得到好转。
终于,在听到“毛主席今天不准备讲话”这样的消息后,唐闻生才算如释重负。
这次尴尬的经历让唐闻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之前她只专注于理论方面的提高,但却从来没考虑过如何面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也没有重视自己的心态问题。
她决心克服这些问题,争取抓住、抓好下一次机会。
三.中国外交部的“一朵金花”基辛格 1971年秘密访华时,重要的翻译工作再次落在了唐闻生的身上。
在有了上一次的教训之后,唐闻生对于这次任务十分重视,且十分有信心。她已经在这几年的学习和锻炼中,完全克服了之前的问题。
但是出于保险考虑,出席与基辛格会面的周恩来总理还同时带上了唐闻生的老邻居冀朝铸。
(基辛格访华)
在与基辛格的会面中,双方展开了十分友好的交流。对政治有着敏锐嗅觉的唐闻生明白,如果这次会谈进行的顺利的话,中美极有可能完成建交,这对两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唐闻生掩饰住内心的喜悦,对双方的交流进行一字不差的翻译。
此次会谈十分成功,唐闻生完美地完成了任务。周恩来总理对唐闻生也是称赞有加,甚至连美国大使基辛格也丝毫不吝啬对唐闻生的赞美:“南希·唐(唐闻生)可以竞选美国总统,而他就不行。”
(基辛格与唐闻生)
同时,在中美进行的那次乒乓球友谊赛中,唐闻生表现出了极高的情商。
唐闻生知道,美国代表队的乒乓球水平是不如中国代表队的,她害怕中国队取得太大的优势,搞得美国队太没面子。她把这个顾虑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听了哈哈大笑,立即就为此问题下了指示“不要给美国队剃光头了!”
后来尼克松访华时,唐闻生同样担任了翻译人员出席了会谈。在此之前,唐闻生对尼克松的演讲视频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了解了尼克松的讲话特点,并注意到尼克松喜欢即兴演说。
果然,在谈话中,尼克松发表了大量的即兴演讲。对此,唐闻生早有准备,十分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翻译任务。
这几次任务的完成给唐闻生打了一针强心剂,同时也让她更加明白翻译工作在外交中的重要性。对此,她更要加强对自己的提升。
后来,唐闻生的翻译工作越来越出色,逐渐成了中国外交部英语翻译组的扛旗人。而她本人,被称为“外交部五朵金花之一”。
但是,像唐闻生这样才貌双全的人,竟终生未嫁。
(毛主席与唐闻生)
对此,很多人都猜测说是唐闻生的事业心太强,没有多余的心思去放在组建家庭上。
对于这些猜测,我们无从辨别真实性,但是当我们重新审视唐闻生的人生,就能从中发现端倪:早在大学的时候,唐闻生的父母就问过她打算什么时候结婚生子,对此,唐闻生回答:
“我没有心思顾及儿女情长,我要时刻为进外交部做准备。”
唐闻生女士的一生,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她本人,更是值得我们学习!
编辑:大米
责任编辑:thalia
本文标题:1971年基辛格访华,注意到周恩来美女翻译:你可以去竞选美国总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