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谁的老婆推荐文章1:武则天嫁给李世民为什么没怀孕,跟了李治就生了一个又一个?

  两千年封建社会里清一水的男性皇帝中,武曌横空出世,成为万叶丛中一点红,着实有些突兀。然而虽然武则天的人生有些特立独行,但她却像其他男皇帝一样,既有人尽皆知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辛。


  缠绕在武则天身上最大的秘密,就是她侍奉唐太宗李世民身边足足十二年,却没有为他诞下一儿半女。


  公元637年,含苞待放的青春少女武曌被选召入宫,成为李世民后宫中的才人。这一年的武则天仅十四岁,正是青春年少。面对这样的少女,李世民自是十分宠爱,特赐名“武媚娘”。从武则天的生平来看,这个女人的心机城府是很深的,所以她在进宫后一定十分渴望李世民的宠爱。


  既然李世民喜爱武则天,武则天又希望得到帝王垂青,为何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武则天的肚子迟迟没有动静?


  原因很简单,在此期间李世民根本没有“碰”过武则天,两人并无性关系。


  李世民的生育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虽然李世民并不是历史上最擅长生育的皇帝,但终其一生仍子女成群,后妃总共为其诞下三十五名儿女,其中有十四名皇子,二十一名公主。武则天的生育能力亦没问题,在唐太宗驾崩后武媚娘落发为尼,后来又被唐高宗李治接回皇宫,为李治生下皇子李弘。既然两人的生育能力都没问题,唯一合理的可能就是十二年来李世民并未临幸武则天。


  既是如此,头脑灵活又有足够资本的武媚娘为何没有“搞定”风流好色的李世民呢?


  武则天刚刚入宫时,是一名才人。才人在后妃中的地位一般,排在前面的还有四妃、九嫔、婕妤和美人。当然,在才人之后,亦有宝林、御女、采女。总的来说,才人的位置处于中下游。相比于妃、嫔、婕妤、美人,才人受召幸的频率非常低。


  频率虽低,却不代表不可能被临幸,况且武媚娘当时拥有特权,可以长期陪在李世民身边。武则天在后宫中小有权力,负责监督嫔妃们的饮食情况和蚕桑之事,隔三差五便要向皇帝汇情况。除此之外,每次李世民就寝时,武媚娘还需为其更衣,整理起居注。有时李世民在宫里接见文武大臣时,武媚娘还要代笔草拟谕旨。可以说,当时武则天的身份,相当于李世民的女秘书。


  从这里也能侧面看出,李世民中意的不仅仅是武则天的青春年少,还有她的才学和能力。得以帮助李世民整理起居注、管理嫔妃的饮食起居、起草手谕,是因为武则天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文史知识。其他嫔妃只需性格与皇帝合拍,容貌美丽身段妖娆即可得到垂青,武则天的路线却截然不同。


  武则天美丽吗?


  答案是肯定的,若她相貌平平,也不会被赐名“媚娘”,亦不会让皇子李治为之魂牵梦萦。但在情场老手李世民看来,她虽美丽,却不足以惹人心动。


  李世民虽被誉为千古一帝,但他的人格并不完美。在私生活方面,李世民相当好色,性欲极其旺盛。李世民与其他后妃生了三十五个子女,唯独没能让武则天怀孕。武则天进宫时李世民虽年事已高,但他的性欲却未随着年龄消弭。


  从文献来看,武则天入宫后,仍有后妃诞下皇子公主。这也间接说明,在唐太宗看来,武则天就是个称职的女秘书,但却不是最优秀的性伴侣。起码在后宫里,比武则天更能引起唐太宗情欲的女人比比皆是。


  在唐太宗眼中,最美丽的女人是谁?


  答案是令人诧异的,此女正是唐太宗的弟媳妇,李元吉的正妃杨氏。


  那么,李世民与弟媳之间的这段不伦之恋是怎样发生的?


  当时,身为秦王的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爆发矛盾,借助“玄武门之变”手刃血亲,一举扫除所有竞争者,成为李渊唯一的继承人。在李世民登基之后,李建成、李元吉的妃子全都被收为禁脔。


  杨氏为何会令李世民欲罢不能,这或许与她的早年经历有关。


  在嫁给李元吉之前,杨氏曾堕落风尘,是青楼里的头牌。早在杨氏成为王妃时,李世民便对弟媳心乱情迷。李元吉被杀后,李世民更是不顾满朝文武的反对、不顾老百姓的唾骂,一意孤行地将杨氏收入后宫,将其封为婕妤。


  杨氏在李世民的后宫里极其受宠,虽然她曾是青楼名妓,还有过一段婚史,但进宫后的地位仍在武则天之上。长孙皇后过世后,李世民居然想封杨氏为皇后。若不是魏征这个“扫兴”的大忠臣直言死谏,杨氏便会成为大唐国母。由此可见,李世民有多深爱这个女人。


  实际上,武则天不但在美貌上不拔尖,论起才情她亦不是后宫第一。


  那么,李世民后宫中才智在武则天之上的女人是谁?


  贤妃徐惠。


  相比于武则天,徐惠不论是才学还是见识都更胜一筹。《新唐书》有云:“太宗贤妃徐惠,湖州长城人。生五月能言,四岁通《论语》、《诗》,八岁自晓属文。”在入宫之前,徐惠就已是名动天下的才女。因为她的才名,李世民才将其选召入宫。徐惠刚刚进宫时,与武则天一样是才人。不过没过多久,徐惠便被晋升为正二品的充容(九嫔)。反观武则天,在李世民驾崩时她仍停留在才人这个位置上。


  而徐惠对李世民同样情深义重,李世民过世后,徐充容“哀慕成疾,不肯进药。曰:帝遇我厚.得先狗马侍园寝,吾志也。”自此,徐惠一身缟素,在哀伤中郁郁而终,终年二十四岁。后世感念徐惠对李世民的真情,追封其为贤妃,得以陪葬昭陵。武则天成为皇后是后话,至少在李世民这里,她始终都是武才人,十二年未曾变动。显然,同样是才女,徐惠更得李世民宠爱。


  倘若没有李治这个角色,那么武则天的人生无疑是悲剧。论起美貌,武则天比不上杨氏,也比不上四妃九嫔中的任意一位;论起才学,徐惠略胜一筹,长孙皇后亦能压她一头。那么,武则天究竟有怎样的本事呢?根据文献的记载,武则天与其他后妃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她性格刚烈,行事果断。放到今天来看,这样的女人无不是企业高层的女强人。


  关于武则天的强势,通过“训马”这则典故便能管中窥豹。当时,李世民的事业正值巅峰期,大唐万国来朝,国际声誉极高。西域诸国为了讨好天朝,送来一匹骏马“狮子骢”。这匹马牙口、毛色、脚力均属极品,但它却桀骜不驯,大唐的马倌根本拿它没办法。马这种动物,既无法驯服,任谁都不能驾驭。


  唐太宗最喜欢弓马,他多次从民间搜罗专业人士,想要将桀骜不驯的狮子骢驯化,奈何唐人训马水平有限,始终不能让皇帝如愿以偿。武则天见李世民终日郁郁寡欢,心知他是为了狮子骢而劳心。于是,武则天向李世民出了个主意:“这匹马臣妾能够驯服,只需要三件东西。”李世民大为惊异,连忙问是哪三样东西。


  武则天娓娓道来:“第一件是铁鞭,第二件是铁锤,第三件是匕首。先用铁鞭进行鞭挞,如果烈马不驯服,再换铁锤敲击,倘若再无法驯服,说明这世上已无人能驯狮子骢,干脆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将其杀掉吧。”经过武则天的建议,唐太宗有没有成功驯服狮子骢我们不得而知,总之李世民听完武媚娘的话之后倒吸一口凉气,这女人着实让他脊背发寒。


  男人,尤其是处于封建社会制高点的男人,往往拥有极强的控制欲。身为九五之尊的李世民,对女性的要求无疑是贤淑、温柔、体贴、娇柔。然而,武则天在皇帝面前的表现太过强势,这一点难免会让李世民觉得别扭。武则天身上最大的优点,就是她果断的行事作风,可她的优点却成了李世民最忌惮的一点。唐太宗宁愿去召幸其他美人,也不愿沾这个女强人一下。所以,在十二年的时间里武媚娘根本无法“搞定”李世民。


  当然,李世民虽不喜欢武则天,李治却对此女的强势十分受用。武则天费尽心机始终无法征服李世民,却能轻而易举地征服李治这位继承人。李治与父亲性格上的反差,决定了他对武则天这样的强势女人毫无抵抗力。更何况,武则天已在后宫中历练多年,“拿下”李治这样的愣头青不费吹灰之力。偏偏李治与李世民一样,对伦常方面颇为漠视,这也给武则天上位提供了现实基础。


  倘若李治是个严守周礼的儒家皇帝,任武则天施展何等巧技,李治断然不会做出违背纲常的狂悖之举,武则天的上位之梦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参考资料:


  【《新唐书》、《资治通鉴》】


  武则天是谁的老婆推荐文章2:薛仁贵人生拐点的两个女人,一个是自己的妻子,一个是媚娘武则天

  在关键节点,别人的点拨和提携,往往成为一个人的拐点。


  像大多数迷茫的青年一样,以种田为业的薛仁贵遭遇了迁建祖坟的困惑,是妻子好言相劝,让他走上了东征辽东的道路,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康庄人生。


  在天下易主、李治上位之后,如何赢得大唐新任CEO的信任?在公元654年的一次洪灾事件中,薛仁贵勇于担当,让高宗皇帝和皇后武则天躲过了劫难。


  听老婆的话,他开启了职场新路。救了皇后武则天,为自己赢得了广阔空间。这一切,都成就了他“大唐战神”美名。


  河东道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人薛仁贵,祖先在历史上多少还有一些名声。先祖薛安是南北朝名将,北魏皇兴三年(469年)被追赠为河东王。北魏至隋期间,薛家在朝为官人数不算少。从理论上说,薛仁贵有着贵族血统。


  老话说,花开不能四季、富贵不过三代。薛仁贵幼年时,父亲薛轨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塌了。犹如调入冰窟窿里的羔羊,薛仁贵生活一落千丈。


  

  在隋末唐初的飘摇风雨中,薛仁贵耕种相爷,已经成为地地道道的老百姓,生活贫寒,更不可能有任何波澜。


  贞观十九年(645),刚刚三十出头的薛仁贵准备改葬先祖。按照他当时的处境,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无钱无人无力,他陷入困境、一筹莫展。


  怎么办?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夫有高世之材,要须遇时乃发。今天子自征辽东,求猛将,此难得之时,君盍图功名以自显,富贵还乡,葬未晚。”当时,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出征辽东、正在募兵。妻子提醒薛仁贵,这是建功立业的最佳机遇。等到功成名就,迁葬祖先岂不是小事一桩?


  妻子的这番话,醍醐灌顶。


  对呀!弃农从军急国难,何不先建功、后立业。薛仁贵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初入军营,薛仁贵身处大将张士贵麾下。到达高丽治下安地城的时候,朗将刘君邛被敌军围困,危在旦夕。初生牛犊不怕虎,薛仁贵前往救援,说时迟那时快,“跃马径前,手斩贼将”。高丽首将血溅沙场、人头落地。


  一登场,便是一道亮眼的长虹。薛仁贵一炮打响。


  

  安地是征东的主要战场,高丽在这里住兵二十五万,唐太宗下令分四路攻打。


  薛仁贵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他“自恃骁勇,欲立奇功,乃异其服色,著白衣,握戟,腰鞬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贼尽披靡却走。”薛仁贵身穿一袭白衣,握戟张弓、气势高昂,杀得敌军落荒而逃。


  血光中的那身白衣,无异于一道亮丽的风景。


  那是谁?亲自督战的李世民一声惊呼。


  “此乃薛仁贵!”


  火线立功,薛仁贵立即得到提拔。唐太宗擢升他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赠予战马、丝绢等。


  得一城易、得一将难。东征结束,唐太宗很是高兴,当面表扬薛仁贵“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薛仁贵成了右领军郎将,是皇帝身边的一个红人。


  649年李世民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高宗李治上位。后宫桑麻缠绕,昭仪武则天正在赤膊上阵。永徽五年(654),唐高宗带领一杆子人马,到九成宫(时名万年宫,位于今天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避暑,武则天陪同。农历五月初,天气说变就变。夜晚下起了暴雨,山洪爆发。


  突发事件是检验队伍忠诚度、战斗力的关键时刻,也是考验一个人格局能力的时候。山洪突发,禁卫军手忙脚乱,有人开始撇开皇帝、自顾逃命。


  而薛仁贵冒着被山洪卷走的危险,敲击宫殿大门,叫醒正在梦想的皇帝和媚娘武则天,把他们安置到安全之处。


  刹那间,洪水冲毁了身后的寝殿。


  皇帝和心爱的武则天顿时傻了眼,越发感激薛仁贵。


  后来,高宗李治给薛仁贵说,真要感谢你呀,那年九成宫遭水,如果不是你出手相救,我恐怕早都成为水中鱼了。


  薛仁贵显然值得重用。显庆二年(657)薛仁贵以副将的身份再征辽东,大败敌军。第二年他又与梁建方、契苾何力在横山对战高丽大将温沙门;与辛文陵一起在黑山对战契丹王阿卜固。不久后又奔赴西北,在天山征讨九姓突厥。


  

  “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薛仁贵是当之无愧的战神。


  尽管在咸亨元年(670),因出征吐蕃出现大败而受牵连,薛仁贵被削职。而当高丽动乱再起,高宗最先想到的还是他。叛乱者听说薛仁贵再度挂帅出征,个个闻风丧胆,不敢迎战,仓皇而逃。


  

  妻子极力相劝,薛仁贵下定了跟着李世民东征决心。九成宫救驾,薛仁贵赢得了发展空间。


  妻子对丈夫薛仁贵指了一条路,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给薛仁贵一片天。


  

  武则天是谁的老婆推荐文章3:在什么情况下,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萌生了爱情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著名诗人公刘的长篇诗歌《乾陵秋风歌》。


   一个雨后天晴的秋日上午,晴空万里,面对睡美人一样的乾陵(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在历史和时间的多向维度上,诗人公刘慨叹武则天的无情。


   “这里睡着一个十四岁离娘不掉泪的女人,


   一个替皇上和太子换亵衣的女人,


   一个被老子最先唤作媚娘的女人,


   一个被儿子最后封为正宫的女人,


   一个不甘心苦伴黄卷青灯的女人,


   一个在尼姑庵里养私生子的女人,


   一个掐死婴孩嫁祸于人的女人,


   一个格杀情敌毫不手软的女人,


   一个被两代玩弄的逆来顺受的女人……”


   和诗人公刘的看法一样,两宋之后,在一些人的眼睛里,武则天是一个伺候过唐太宗李世民和太子李治的女人;是一个先给父亲李世民当小妾,后给儿子李治当老婆的女人;甚至,她是一个被父子两个玩弄过的女人。


   似乎武则天是一个放荡不羁、水性杨花、蓬头垢面,感情世界一片狼藉的坏女人。


   但是,我们看李治和武则天的交集,便发现他们的感情可谓大唐绽放的一枚自由之花。


   那么,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感情到底是什么时候萌芽的呢?


  

  剧照武则天


   对于他们二个人的初情,现在我们看到的历史记载有两处。一个是欧阳修在《新唐书》里面说的:“高宗为太子时,入侍,悦之”。另外一个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面说的:“上(唐高宗)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


   不管是欧阳修还是司马光,都很吝惜自己的笔墨。他们用很简短的几个字描写了太子李治和武才人的恋情。那么,他们的恋情萌芽在哪一年?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


   我们先从太子李治说起。628年6月,长孙皇后在长安东宫的丽正殿生下了第三个儿子(唐太宗第九个儿子),字为善。三岁的时候(631年)被封为晋王,五岁的时候(633年)就被遥授并州都督。和李世民的其他孩子相比,这个儿子是一个聪明好学,宽厚仁慈,孝顺懂事的好孩子。按照《旧唐书》的记载,在636年母亲长孙皇后去世时,他“哀慕感动左右,太宗屡加慰抚,由是特深宠异”。


   年龄很小的李治深得父亲唐太宗的喜爱。让这种喜爱变成信任,是因为晚年的李世民后院起火。原因是,太子李承乾长着长着学了不少坏毛病。是一个喜欢声色犬马,漫游无度,不守规矩,又因为游猎而折了腿脚。这让皇帝李世民心里很是厌恶。那时候的魏王李泰喜欢读书,能写一手好文章。让李世民放心的是,李泰遍读艺文,组织人员编写了一本叙述地理山川的书籍《括地志》。年龄日高的李世民心生欢喜,慢慢宠爱四儿子魏王李泰,并答应把他立为太子。一看自己的前景有了曙光,李泰心中窃喜,也开始给自己拉开了人马。


   这让身为太子的李承乾感到自己将来的位子会有麻烦,他已经沉不住气了。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承乾与李元昌、杜荷、侯君集等人密谋,准备炮制一个新的玄武门之变,把自己的老父亲李世民赶下皇位。可以说,李承乾是鸡蛋碰石头——掂不来轻重。他哪里是自己父亲的对手?密谋败露,他立即被废黜掉。


  

  剧照武则天


   一个急着当皇帝,一个想夺取太子之位。显然这两个儿子都不是理想的接班人。知子莫若父,那时候的唐太宗李世民有着准确的判断。如果立魏王李泰,李承乾和李治都活不了;如果立晋王李治,李泰与李承乾便可安然无恙。


   唐太宗李世民的心意已决,要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为了让朝臣们心服口服,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无忌、房玄龄、褚遂良、李勣等商议,大家都觉得晋王李治是一个仁孝懂事,是可以担当重任的人物。


   这年,太子李治十六岁,武则天二十岁。当时,李治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太子位置,也不可能和武才人有太多的交往,两人没有萌生情感的可能。


  

  剧照武则天


   645年十二月,唐太宗李世民在征讨高丽返回长安的路上患病。到646年春季回到长安的时候,他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知道自己去日无多,皇帝李世民很是着急,他要抓紧时间培养太子李治,“诏全国机务并委皇太子处决。”而太子李治则是“间日听政于东宫,既罢,则入侍药膳,不离左右。”


   这时候,武才人的主要任务是侍奉病榻上的皇帝。她和太子李治见面的机会多了起来。


   19岁的李治潇洒英俊,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少年郎。23岁的武才人妩媚动人,是一个情意绵绵的妙龄女。一个聆听父皇的治国教诲,一个侍奉皇帝的衣食起居。在皇帝身边,大唐的储君和父亲的才人眉目传情,情由心生。“时,上(当时的太子李治)在东宫,因入侍,悦之。”


   由贞观二十年(646)开始到贞观二十三年的三年时间里,太子李治和武才人已经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病床前埋下了爱情种子。


   等待他们的,将是一个美丽的绽放。


  武则天是谁的老婆推荐文章4:武则天,一生的三个真男人

  武则天是谁的老婆推荐文章5:武则天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作为其丈夫李治,他心里是什么滋味?

  眼看着武则天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身为皇帝的李治,是何种心态?


  伴随着时间流逝,人的状态也会发生很大程度的改变,对唐高宗李治来讲,同样如此。


  要分析李治的心态,我们可以将他从开始接触武则天,直到去世的这段时间,分为三个阶段,我们从这三个阶段中,分别看看李治当时的心态是怎样的。


  一、缠绵期


  武则天是开国元勋武士彟的次女,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出落得亭亭玉立,被李世民相中,就这么样进入了后宫。起初,武则天也有满腔的抱负,希望在后宫能一展拳脚,但时间犹如白驹过隙,而她根本就激不起丝毫风浪。


  从一进宫,武则天就被封为了才人,这个才人一做就是十二年,没有丝毫长进,级别没有丝毫提升,李世民后宫妃嫔众多,武则天也并非那么起眼。然而,在贞观晚年,武则天发现了机遇,李世民染上风疾,太子李治对父亲照顾备至,常常留宿不走,全心全意地服侍父亲。


  就在此时,武则天遇到了李治,武则天作为李世民的服侍人员,也在周围帮忙。有那么一天,李治匆忙赶来照看父亲,恰巧看到了在旁忙碌的武则天,这一眼就注定了一切,李治喜欢上了这位比自己大四岁的女子。


  武则天别看当时地位不高,但野心从来都没消失,她发现李治看她的眼神中带有暧昧的情愫,随即马上抓住了机会,跳入了李治的怀抱。或许李治对武则天是真感情,或许武则天对李治只是互相利用,但终归他们是走到了一起。


  在寂寥的病床前,李治要尽心地照顾李世民,不能有丝毫懈怠,也不能有丝毫怨言。但李治也是人,久病床前无孝子,李治心里也会感到乏味和苦楚。而从他见到了武则天,照顾病人这就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史料记载:


  “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


  此时李治的头脑,被爱情撞得七荤八素,他只想能有更多时间和武则天在一起,他当时并没有办法给武则天什么名分,因为武则天还算是李世民的妃嫔。


  史料记载:


  “忌日,上诣寺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泣。”


  李世民去世之后,李治正式即皇帝位,而武则天则被赶出了皇宫,被迫到感业寺削发为尼。等到一年后,李治去感业寺祭拜,才再次见到了武则天。李治想起了之前的桩桩往事,不由得落下了眼泪,武则天也哭了,由于这次见面,武则天得以再次进宫。


  在缠绵期间,李治的想法比较简单,她很喜欢武则天,他没有察觉到武则天的野心,只是当作妃嫔来看。


  二、理性期


  进宫后,武则天在王皇后身边服侍,由于其聪明乖巧,深得王皇后欢心,在王皇后的美言下,在武则天的努力下,武则天终被封为昭仪。


  暗地之中,武则天全力培育自己的势力,结识所有能帮助她的人,直到时机成熟,她开始向王皇后、萧淑妃发起进攻。武则天不惜杀掉了自己的女儿,也有一说是早夭,并将杀女的罪名推给了王皇后,李治闻后大怒,对王皇后更为冷淡。


  王皇后的位置岌岌可危,李治随即想要“废王立武”,在这段时间,李治的日子是不好过的。李世民去世后,将李治托付给了长孙无忌、褚遂良、李世勣等重臣,其中以长孙无忌权势最大。甚至高宗李治处理政务时,必须征询长孙无忌的同意,才能正常发布实施。


  从李治亲政以来,他就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不废除长孙无忌一概人权臣,他这个皇帝就始终是个傀儡,这对于李治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恰巧李治想要废立皇后,而在其中,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政治才能,搞政治是需要天赋的。在李治、武则天的共同策划下,他们招揽自己的亲信,比如李义府、许敬宗等人,这些先后支持改立皇后,并坚定地站在皇帝这一边。


  等到时机慢慢成熟,李治再次争得了李世勣的支持,随即直接下令将王皇后、萧淑妃废为平民,关入别院,立武则天为皇后。随后将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等人被贬官流放。


  李治借助废立皇后这件事,重新掌握了朝廷大权,在这其中武则天功不可没。武则天更是双丰收,不仅得到梦寐以求的皇后宝座,李治对其基本上也是言听计从。


  在这段时间,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与众不同,她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深通权谋,是个标准的政客,在孤立无援的皇宫大内,武则天将是他最好的帮手。


  有些人说李治稍有昏庸,武则天让他干什么,他干什么,事实上并非如此,李治的每一步都有着深刻的政治目的。


  公元660年,李治的风疾就开始发作,对于一个满腔抱负的年轻皇帝,这是多么令人痛惜的事。迫不得已,李治就得分担部分政务交于武则天处理,这是理性,也是无奈之举。


  三、成熟期


  随着武则天的权势越来越大,李治对也这位强势皇后也越来越忌惮。公元664年,宰相上官仪上奏,请求废掉武则天的皇后,李治脑袋一热,就同意了,诏书的墨迹还没干,武则天就得知了消息,来到了李治面前。


  李治见到了武则天,就像学生见到了老师,乖得像只听话的小猫:


  “我本没有这个想法,都是上官仪给我出的主意。”


  随后上官仪等一概人等抓的抓,杀的杀,大概从此之后,李治就再没有生出什么废掉武后的想法。


  武则天要求一同参加泰山封禅,李治立马同意,天下灾荒,武则天请求辞去皇后职位,李治立马拒绝。在病痛折磨下,李治考虑问题也越来越成熟,与其将权力交给不靠谱的大臣们,还不如交给媳妇武则天。而在长时间的观察下,李治发现武则天的确为了李唐天下在尽心竭力地做事。


  哪怕权力落到武则天手中,等到百年之后,武则天也会将权力移交给李家。于是乎,李治心安了,他不再犹豫,而是将军国大事的裁决权交给了武则天。


  就这样,674年,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很多朝政大事都由武则天处理,直到李治弥留之际,仍然留下遗诏:


  “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决定。”


  所以,李治不是不知道武则天的野心,而是明知道她的野心,还是给她创造这个机会。


  只是他没有想到,武则天会狠心到,自己的亲儿子顶了自己一句,就把李显废黜为庐陵王。又把自己的四子李旦立为皇帝,当然,也是名存实亡的皇帝,并无实权。


  如果李治知道武则天以后会做的事,他会不会后悔呢?


  我想,从他封武则天为天后,并让她参与朝政那一刻起,就已经无力回天了。他或许也明白,如果自己再次产生了废黜武则天的想法,哪怕是想法,可能小命不保啊。


  听天由命,得过且过,把问题都甩给子孙,这就是李治的真实想法!


  武则天是谁的老婆推荐搜索词:

  

  1.武则天是谁的老婆又是谁的儿媳妇

  

  2.唐代武则天是谁的老婆

  

  3.武则天是谁的老婆结了几次婚

  

本文标题:武则天是谁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