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位于哪个省
赵州桥位于哪个省推荐文章1:赵州桥,隋代李春设计建造,梁思成和茅以升推崇,现在是假古桥?
元代刘百熙在诗里这么写道:"水从碧玉环中去,人在苍龙背上行。"这两句诗写的是赵州桥,原名安济桥。水从碧玉环一样的桥洞流过去,人走在桥上,就如同走在飞龙一般腾空的桥身上。
中国被称为"桥的国度",根据考古,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桥的修筑。我国的古桥有的千年不倒,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赵州桥这座世界上现存保存最完好、年代久远的石拱桥。
地处"交通大动脉"赵州桥位于河北省的赵县,在河北所有县里,赵县以它的石头最为出名,小小县城里面就有三个古代中国著名的石质建筑,赵州桥就是其中一个。
关中到北京方向是自古以来极为重要的交通要道,河北有许多城市都位于这条交通要道之上,该道主要沿太行山东麓北上,一路经过多个重要城市直到北京,例如邯郸、邢台、正定、保定。
因此这条南北向的运河无论是对于从北京南下中原还是山西东出太行来说,都是必由之路,此处就像是交通大动脉。
这几条穿过太行山脉和华北平原的河流,虽然滋养着燕赵大地,但是对于重要地理环境来说,其实是极为影响南北交通的累赘。考虑到渡船过河不仅速度慢,还需要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隋朝政府作了一个影响重大却也是必然选择的决定——修建桥梁。
李春世界首创的设计思路赵县以石头出名,自然修建的是石桥。中国古代石桥给人印象最深的大多都是江南风格的古桥,那种小桥流水人家里面,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站在桥上石阶上,看着桥下小船从小小的桥洞中驶过。
然而此处却必须煞风景的告诉大家,事实上,此处修建的并不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石桥,那样的石拱桥在赵州桥所处的环境,活不了多久就会变形坍塌。
赵州桥所在的地方,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都是人来人往,是当时古代的交通要道,过往的马车极多。
再看洨河的宽度,具有三十多米,在这么宽的河上修建高拱,对于车辆来说,无论是上桥还是下桥,都需要经过极为陡峭的桥坡,对于过往车辆来说,不仅不方便还极有可能发生交通隐患,这就违背了一开始修桥的初衷。
还有一点就是,洨河周围的土质都是沙土,沙土松软,修建高拱石桥的话,两侧桥脚所承受的巨大重量可能会让桥梁发生严重沉降。
因此,赵州桥的设计者李春,在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之后,想出了一个及其创新的做法,将石拱设计成弓状,弓状的坦拱避免了陡峭的桥面坡度,还避免了桥梁沉降及桥面变形问题。
在每个大拱上面设置四个小拱,保证了跨度接近四十米的弧形主拱千年以来的稳固,还降低了桥自身的重量。李春的这一创意之处,可谓是世界首创。我们现在来看,在距今一千多年的隋朝,以当时的建筑水平来说,李春能修建成这样一座科学的石拱桥,实在令人敬佩。
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在赵州桥建成以后的一千五百多年里,赵县所在的地方一共发生了八次大地震。地震带走了当年繁华的赵州城,许多建筑都已经化为乌有,而赵州桥依旧矗立不倒。
明朝末年,赵州桥已经具有一千多年的寿命,二十八道拱的第五道桥拱也已经发生坍塌了,在当时明末兵荒马乱朝廷自顾不暇的情况下,根本无人在意这么一座古桥。
换了其他的桥,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直接桥梁坍塌当场损毁,然而,大概就连李春都不会想到,自己修建的赵州桥生命力极其顽强。
在这种力学结构已经完全不利的情况下,竟还可以坚持撑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的修缮。并且,在此期间,桥上并非无人通过,相反,赵州桥以其残缺的身躯依旧承载着百年多的交通。
1962年,茅以升在《人民日》刊发了一篇散文《中国石拱桥》,我们小学课本上的《赵州桥》即节选自其中。茅以升在文章里以白描的手法,对赵州桥进行了简单的桥梁学科普,"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概括了赵州桥在技术上的成就。
茅以升高度赞扬了赵州桥,称其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石拱桥。李春在当时大胆创新所取得的成就,是至今都值得自豪的。
令人遗憾的整修结果然而,在许多人看来,这座在国内国外知名度极高的中国古桥,已经消失了。无论是在我们小学语文课本里还是初中的历史书中,都告诉我们,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至今依旧在河北矗立不倒。然而,从某些方面来看,这座现存的赵州桥,或许真的已经算不上一座古桥了。
赵州桥是隋朝修建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赵州桥经历了多次的休整。晚清时赵州桥的桥体有严重损毁。1930年,中国桥梁专家梁思成前往赵县,对赵州桥进行考察,发现赵州桥情况堪忧。
紧接着,国家文化部考察组派出多位学者和专家,到赵县对赵州桥的现况进行勘察,并拟定方案进行整修。外观上,文化部建议尽可能地保存桥的旧貌,不能让新的水泥灰浆玷污原本桥所用的旧石,以免破坏赵州桥的旧貌。
在结构上,建议将仍然采用赵州桥原本的技术,只使用"钢骨水泥"的伏券对桥梁的桥体进行加固。然而,文化部所建议的方案并没有被采纳,在最终的工程中,赵州桥使用了新的建筑工艺,桥梁的建造工艺被改变了。另外,由于使用了灌溉工艺,桥梁原本的外貌也发生了改变。
尽管修筑之后,桥体更加稳固了,然而赵州桥的历史原貌和建筑工艺都"焕然一新"。这样的全面翻新,让原本认为赵州桥"无价之奇迹宝也"的梁思成极为痛心,这样的焕然一新,对赵州桥来说,不仅损害了它的历史,还销毁了它的艺术价值。
就像是拿着铜油将周鼎汉规擦得油光晶亮一样,对历史古物来说实在是一种遗憾。
时代背景之下最好的选择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根据文化部所给予的整修方案来对赵州桥进行修缮,先不论其困难程度,就成本方面而言,也不是当时新中国支付得起的。
当时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时期,许多方面开销都大,如果将有限的资金拿来整修赵州桥,而忽视当时急切需要改善的工农业,说句不好听的,实在是"大材小用"。
再者说,当年隋朝修建的赵州桥,一千多年以来修缮了多次,千年之前和千年之后的修桥技术也不断改革创新,就连赵州桥上面的浮雕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这么说来,到底哪个算是旧,哪个又算是新呢?隋朝的旧又是哪个?明清休整之后的新又是什么新呢?
另外,其实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无论是事物还是技术,都在不断的革新中。每一件事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要发挥了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具有价值和意义的。
历史无法重来,尽管确实遗憾千年之前的历史古桥经过多次整修以后,不再单纯地只是古桥。然而,我们依旧需要考虑当时的时代背景。
不论是赵州桥的整修,还是其他的修路、城市建设及整修,往往都不只需要考虑简单的技术问题,其他的经济成本、社会影响、政治因素也必须包含在内。
也许当年对于赵州桥的整修令人遗憾或者痛心,但是,从经济成本和其他因素来看,那或许也只是处于当时时代背景之下,最好的选择了。因此,赵州桥究竟算不算是古桥,是不是座假古桥,究竟什么"古"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古,就只能看我们每个人自己内心的见解了。
文/竹昂
赵州桥位于哪个省推荐文章2:文明印记——中国珍贵文物影像志丨“一眼千年”赵州桥
空中俯瞰赵州桥(4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
“赵州桥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在我国北方地区广为流传的河北民歌《小放牛》,讲述的正是关于赵州桥的美丽传说。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洨河之上,始建于隋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世界现存最早、跨度最大的单孔圆弧敞肩石拱桥,1961年入选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州桥全长64.4米,自建成之日起就作为交通要道使用,直到1984年营建赵州桥公园后才停用。
“设计合理是赵州桥屹立千年不倒的重要原因。”赵县博物馆馆长李坤红说,“作为桥梁,最大的危险还是来自于洪水。1963年、1996年赵州桥附近多条河流发生特大洪水,遭遇洪水袭击的赵州桥安然无恙,‘敞肩拱’的设计起到了重要作用。主拱两端设有四个小拱,这些小拱不仅能够节约材料,减少桥梁自重,还可减少洪水对桥梁本体的冲击。”
赵州桥有28道拱券,设计者李春采用了纵向并列砌筑法,先由一道拱券砌起,砌完之后,这道拱券便可以独立站稳,依次再砌下一道。由于每道拱券都是独立的,一旦其中一道发生损坏,对其他拱券和桥身都没有直接影响,也便于单独维修。赵州桥屹立千年不倒,与这种砌筑法有很大关系,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与创新精神。
赵州桥不仅具有高度的科学价值、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造型艺术优美,石雕艺术精湛。桥身上的雕饰主要集中在中间部分的栏板和望柱上,雕刻工艺精美,风格古朴典雅。“龙雕是赵州桥的精华,桥身上共有58条龙,形成一个气势恢宏的群龙阵图。”李坤红说。
赵州桥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设计闻名中外。1991年,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为“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
2023年11月,赵州桥景区免费向公众开放。如今,桥下流水潺潺,桥上游人如织。赵州桥凝聚了千年历史,见证着今朝繁华。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pagebreak
赵州桥桥底形态(4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pagebreak
赵县博物馆展出的隋代赵州桥高浮雕龙纹石栏板(4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pagebreak
赵县北王里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在研学课上手工制作赵州桥模型(4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pagebreak
赵州桥景区的工人在河里打捞漂浮的水草(4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pagebreak
一名小朋友展示父母给买的赵州桥文创雪糕(4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pagebreak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文物保护技术人员在用仪器检查赵州桥石栏板(4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pagebreak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文物保护技术人员在勘察赵州桥桥底(4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pagebreak
空中俯瞰赵州桥(4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pagebreak
游客在赵州桥上游览(4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pagebreak
赵州桥景区夜景(4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pagebreak
赵州桥上的石雕(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朱涛摄)pagebreak
赵州桥石栏板上的雕刻图案(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朱涛摄)pagebreak
孩子们在赵州桥上游玩(4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pagebreak
这是4月24日拍摄的赵州桥(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pagebreak
赵州桥夜景(4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pagebreak
这是赵州桥及周边村庄(4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pagebreak
游客在参观赵州桥景区内保存的隋代“二龙戏珠”栏板(4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pagebreak
赵州桥景区内的李春雕像(4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pagebreak
日落时分的赵州桥(4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pagebreak
夜幕下的赵州桥(4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 新华网
赵州桥位于哪个省推荐文章3:探访千年古桥赵州桥:“天下第一桥”迎来新生机
享有“天下第一桥”美誉的赵州桥(航拍)。 翟羽佳 摄
中新网石家庄12月1日电(李晓伟 俱凝搏)场地平整、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冬季的河北赵县,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赵州桥畔,工人们仍在忙碌。一项旨在建设一座“隋桥古镇”,把赵州桥景区由单体公园打造成为多元化赵州桥文化产业园的工程正在推进中。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当地人称之为“大石桥”,始建于隋朝,是世界上现存最早、跨度最大的单孔圆弧敞肩石拱桥,享有“天下第一桥”美誉。1961年,它与故宫、长城等一起入选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赵县当地政府努力发展旅游业,使这座千年古桥迎来新的生机。
赵州桥科技馆馆长姚义怀介绍说,选址科学、设计合理、做工讲究是赵州桥千年不倒的重要原因。特别是赵州桥设计师李春创造的“敞肩拱”结构,在两侧桥肩各挖出两个小拱,一来减轻桥身对地基的垂直压力,二来增加泄洪能力。因为赵州桥首创敞肩拱桥这一世界桥梁史上的崭新结构型式,对古今世界桥梁工程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了现代许多钢筋混凝土桥的鼻祖。
“正如一些外国学者的评论,‘中国弓形敞肩拱桥确实领先达千年以上,因为到了铁路时代,西方才出现了一些可以与之相比的桥梁’。”姚义怀说。
因为村边的这座千年古桥,赵县大石桥村村民们颇感自豪。
68岁的村民张月辰说,赵州桥一直是当地一条重要的道路,直到20世纪70年代,为更好地保护古桥,当地修建了一座新桥替代赵州桥供通行。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政府修建了赵州桥公园,开始搞旅游。
“是赵州桥让村民们第一次有了旅游的概念。”张月辰说,村民们开起了餐馆招待游客,胶片时代时,还有很多村民在桥头给游客照相。
但多年下来,张月辰也发现了当地旅游经济下存在的问题:“只有一座桥,游客游玩半小时就走了,时间太短,对村里经济带动有限。”
几年前嫁到赵县的山西姑娘吴婷也发现,“赵州桥在全国知名度很高,很多人都会哼唱几句赵州桥民歌《小放牛》,但是景点单一,难以吸引游客专程前来。”
如何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下?除了中外闻名的赵州桥,赵县还拥有中国禅宗史上重要祖庭——柏林禅寺,同时还是“中国雪花梨之乡”。当地正利用赵州桥、底蕴绵延的柏林禅寺、生态宜人的万顷梨园等旅游资源,实现“景区游”向“全域游”转变。
同时,与知名旅游开发公司合作,围绕赵州桥桥文化,建设赵州桥文化产业园,打造“隋桥古镇”品牌,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元素,努力盘活“桥”资源、恢复“隋”风貌、留住“老”记忆。
据统计,赵州桥2019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00万元。赵县古桥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王玉峰说,赵州桥文化产业园一期预计明年6月底建成,五年内预计年接待游客量可达530万人次,年旅游直接收入达5.3亿元。
“我看好赵州桥的旅游前景。”吴婷说。(完)
:中国新闻网
赵州桥位于哪个省推荐文章4:文明印记——中国珍贵文物影像志丨“一眼千年”赵州桥
“赵州桥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在我国北方地区广为流传的河北民歌《小放牛》,讲述的正是关于赵州桥的美丽传说。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洨河之上,始建于隋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世界现存最早、跨度最大的单孔圆弧敞肩石拱桥,1961年入选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州桥全长64.4米,自建成之日起就作为交通要道使用,直到1984年营建赵州桥公园后才停用。
“设计合理是赵州桥屹立千年不倒的重要原因。”赵县博物馆馆长李坤红说,“作为桥梁,最大的危险还是来自于洪水。1963年、1996年赵州桥附近多条河流发生特大洪水,遭遇洪水袭击的赵州桥安然无恙,‘敞肩拱’的设计起到了重要作用。主拱两端设有四个小拱,这些小拱不仅能够节约材料,减少桥梁自重,还可减少洪水对桥梁本体的冲击。”
赵州桥有28道拱券,设计者李春采用了纵向并列砌筑法,先由一道拱券砌起,砌完之后,这道拱券便可以独立站稳,依次再砌下一道。由于每道拱券都是独立的,一旦其中一道发生损坏,对其他拱券和桥身都没有直接影响,也便于单独维修。赵州桥屹立千年不倒,与这种砌筑法有很大关系,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与创新精神。
赵州桥不仅具有高度的科学价值、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造型艺术优美,石雕艺术精湛。桥身上的雕饰主要集中在中间部分的栏板和望柱上,雕刻工艺精美,风格古朴典雅。“龙雕是赵州桥的精华,桥身上共有58条龙,形成一个气势恢宏的群龙阵图。”李坤红说。
赵州桥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设计闻名中外。1991年,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为“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
2023年11月,赵州桥景区免费向公众开放。如今,桥下流水潺潺,桥上游人如织。赵州桥凝聚了千年历史,见证着今朝繁华。
空中俯瞰赵州桥(4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赵州桥桥底形态(4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赵县博物馆展出的隋代赵州桥高浮雕龙纹石栏板(4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赵县北王里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在研学课上手工制作赵州桥模型(4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赵州桥景区的工人在河里打捞漂浮的水草(4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一名小朋友展示父母给买的赵州桥文创雪糕(4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文物保护技术人员在用仪器检查赵州桥石栏板(4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文物保护技术人员在勘察赵州桥桥底(4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空中俯瞰赵州桥(4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游客在赵州桥上游览(4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赵州桥景区夜景(4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赵州桥上的石雕(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朱涛摄)
赵州桥石栏板上的雕刻图案(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朱涛摄)
赵州桥石栏板上的雕刻图案(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朱涛摄)
孩子们在赵州桥上游玩(4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这是4月24日拍摄的赵州桥(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赵州桥夜景(4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这是赵州桥及周边村庄(4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游客在参观赵州桥景区内保存的隋代“二龙戏珠”栏板(4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赵州桥景区内的李春雕像(4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赵州桥位于哪个省推荐文章5:一千四百年屹立 游河北赵县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一座弧形单孔石拱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洨河上,它是当下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
赵州桥始建于隋开皇十一年至开皇十九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桥旁边立有他的雕像。
在历史岁月中,赵州桥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却依然巍然屹立。
赵州桥全长五十多米,九米多宽,历史上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赵州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桥下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30多米宽的洨河河面上。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都不会受到影响。
赵州桥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中国石拱桥》中写到: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一千四百年屹立 游河北赵县赵州桥
彩色丘陵中国第一 游张掖七彩丹霞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