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海拔多少推荐文章1:雪域“圣城”拉萨新开发一座海拔7000多米雪山景区

  中新网拉萨5月2日电 (江飞波 易雪萍)琼穆岗日峰(藏语音译,也称穷母岗日峰)海拔7048米,是念青唐古拉山脉南端最后一座高峰。5月2日,拉萨布达拉旅游文化集团董事长达瓦平措在一场推介会上称,目前该集团正在打造尼木琼穆岗日雪山景区项目,预计明年面向游客。


  图为尼木琼穆岗日雪山景区渲染效果图。拉萨布达拉旅游文化集团供图


  “琼穆岗日雪山是念青唐古拉山脉4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之一,位于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境内,距离拉萨市区只有130公里,是距离拉萨最近的冰川、雪山。”拉萨布达拉旅游文化集团副总经理刘挺说,琼穆岗日藏语意思是“有学问的仙女”,雪山山体雄伟、气势恢弘。同时,该雪山是一处集湖泊、冰川、草甸和牧场于一体的景区,观景点海拔高度约4700米,景色秀丽。


  图为拉萨布达拉旅游文化集团在推介尼木琼穆岗日雪山景区。 江飞波 摄


  刘挺称,依照项目规划,尼木琼穆岗日雪山景区建设内容包含雪山登山步道、五彩圣湖景观区、景区游客接待中心,目前建设进展顺利,预计景区2019年面向游客试运行开放。(完)


  布达拉宫海拔多少推荐文章2:世界文化遗产之布达拉宫、大昭寺与罗布林卡

  

  “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它由白宫和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布达拉宫自公元7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西藏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的和谐融洽,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几分丰采。


  

  大昭寺是一组极具特色的佛教建筑群。


  

  建筑于公元18世纪的罗布林卡,是达赖喇嘛的夏宫,也是西藏艺术的杰作。这三处地点风景优美,建筑创意新颖,加之它们在历史和宗教上的重要性,构成一幅和谐融入了装饰艺术之美的惊人胜景。”以上是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的评价。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大昭寺、2001年罗布林卡相继作为补充加入世界遗产名录。


  

  布达拉宫自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开始,便矗立在拉萨中心的玛布日山(即红山)之上。在以后1300年的历史中,布达拉宫起起伏伏,经过数次重修与扩建,直至成为如今占地36余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余万平米的巨大宫堡。


  

  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开始放弃原先以穴为居的生活方式,于公元631年在玛布日山建造了九屋楼高的宫殿,规模达1000间房,并将它命名为布达拉宫。随着九世纪中叶吐蕃政权的瓦解,布达拉宫也迎来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并渐渐消亡于红山之巅,渐成废墟。明末清初,随着五世达赖政权的兴起,布达拉宫迎来了新生,得以大规模重建。布达拉宫至此作为了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亦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


  

  布达拉宫是当今海拔最高的宫殿建筑群,它的主体建筑由红宫与白宫组成,还包括南侧山脚的雪城与北侧山下的后花园与龙王潭。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央,四面由白宫包围着,如佛教中曼荼罗世界的宇宙中心。红宫内供奉着历代达赖喇嘛肉身的灵塔,四周围绕着经堂与佛殿用以举行各种宗教活动。白宫横穿东西两侧,规模浩大。其中东侧是达赖喇嘛理政与进行宗教管理之所,西侧是为宫殿服务的众喇嘛们的居所。


  

  大昭寺始建于公元647年,彼时正处于松赞干布统治下的吐蕃王朝鼎盛期。它是为供奉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而建的,塑像是松赞干布迎娶的尼泊尔公主随嫁妆带来的。经过后世扩建,大昭寺成为藏传佛教中最高地位的寺院。


  

  大昭寺地处拉萨的正中心,坐东朝西,是拉萨城市形成的雏形与先驱。它融合了藏地、汉地、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是西藏的宗教建筑中最杰出的典范,也是西藏现存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


  

  罗布林卡位于布达拉宫西侧约2公里的拉萨河畔,它建于18世纪中叶的七世达赖期间,是历世达赖喇嘛处理政务及进行宗教活动的夏宫。经过八世达赖扩建后,罗布林卡具备了园林的特点,其藏语意为“宝贝园林”。


  

  罗布林卡由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明久颇章等几组建筑组成,每组建筑均包括宫殿区、宫前区和园林区三个部分。罗布林卡的园林布置充分体现了藏式雪域高原的特点,同时又汲取了汉地园林的传统手法,以建筑、山石、水域、花木组景,营造出不同意境。


  布达拉宫海拔多少推荐文章3:布达拉宫海拔3700米,占地总面积36万平方米

  布达拉宫海拔多少推荐文章4:布达拉宫海拔3700米,占地总面积36万平方米

  布达拉宫海拔多少推荐文章5:布达拉宫:令人向往的藏式建筑精华

  【点睛】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在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1961年,布达拉宫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东西两侧分别向下延伸,与高大的宫墙相接。宫墙高6米,底宽4.4米,顶宽2.8米,用夯土砌筑,外包砖石。墙的东、南、西侧各有一座三层的门楼,在东南和西北角还各有一座角楼。宫墙所包围的范围全都属于布达拉宫。宫墙内的山前部分叫作“雪城”,分布着原西藏政府噶厦的办事机构,如法院、印经院、藏军司令部等。此外还有作坊、马厩、供水处、仓库、监狱等宫廷辅助设施也都设在这里。


  

  布达拉宫海拔3700米,占地总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其中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


  布达拉宫外观13层,高110米,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由东部的白宫(达赖喇嘛居住的地方 ),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组成。红宫前面有一白色高耸的墙面为晒佛台,在佛教的节日用来悬挂大幅佛像挂毯。


  

  布达拉宫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提高了墙体抗震能力,坚固稳定。


  屋顶和窗檐用木制结构,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用鎏金经幢,宝瓶,摩蝎鱼和金翅乌做,脊饰。闪亮的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具有汉代建筑风格。屋檐下的墙面装饰有鎏金铜饰,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宝,有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柱身和粱仿上布满了鲜艳的彩画和华丽的雕饰。内部廊道交错,殿堂杂陈,空间曲折莫测。


  

  宫内收藏了大量文物珍宝,有各式唐卡(佛教卷轴画)近万幅,金质、银质、玉石、木雕、泥塑的各类佛像数以万计。此外还有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明清皇帝的赦书、印玺,各界赠送的印鉴、礼品、匾额和经卷,宫中自用的典籍、法器和供器等。其中如金汁书写的《甘珠尔》、《丹珠尔》(两者都是藏文的《大藏经》)、贝叶经《时轮注疏》、释迦牟尼指骨舍利、清朝皇帝御赐的金册金印等都堪称稀世珍宝,价值连城。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伍策 李凤森 周振)


  布达拉宫海拔多少推荐搜索词:

  

  1.布达拉宫海拔多少米

  

  2.布达拉宫海拔多少米高4300

  

  3.布达拉宫海拔多少米高有高原反应吗

  

本文标题:布达拉宫海拔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