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款金瓯永固杯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推荐文章1:文物里的国潮丨随运河“流淌”千年的宫廷绝技——金瓯永固杯
:中国日网
花丝万缕织金冠
妙手镶嵌有乾坤
说的正是中国宫廷的千年绝技
花丝镶嵌
此技艺一直为宫廷帝王御用
历经两千多年
传承至今
是“燕京八绝之一”
乾隆一年用一次的许愿杯
中国宫廷的千年绝技
今天文物的主角
金瓯永固杯
大运河是一条文化之河
也是一条南北交流之河
从南方来的工匠
沿着大运河
坐着船慢慢悠悠的经过几千里水路
到达通州
再到达北京城
进入到紫禁城
为乾隆皇帝打造花丝镶嵌工艺作品
今天我们介绍的就是这件文物
金瓯永固杯
这个一年只使用一次的酒杯
倾注了乾隆爷不少的心血
他亲自监督、设计、制作
最后还亲自取名
根据《清高宗起居注》和《内务府活计档》的记载
从画样呈览到金杯正式完工期间
乾隆帝共下了几十道圣谕进行指导
直至满意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
是在慈宁宫东南角
这里原来是慈宁宫的茶饭房
后来作为造办处的旧址
现在是一片考古工地
当年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多名工匠
汇集于造办处
乾隆皇帝
从中挑选出80名花丝镶嵌工匠
来联合打造这件金嵌宝金瓯永固杯
他连下十道圣旨
全程参与指导
全程修改设计方案
最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
打造出了这件重器
乾隆皇帝为此特别高兴
专门给参与工匠
加封为九品工匠的官衔
从此以后
九品工匠成为顶级工匠的代名词
赵老师这是您复制的金瓯永固杯
您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金瓯永固杯上面花丝镶嵌
都做了一些什么样的工作呢
其实啊
这个从技艺方面来讲的话
是一个层面
但是呢我想从它的文化方面
给大家做一个着重的解释
我们看呢
它是一个实用器是吧
就是盛酒用的
但是呢它深层次的含义呢
是什么呀
应该算一个礼器
展现的是我们国家的礼仪文化
工艺做的是十分精美
器型圆润饱满
三个足是用象
象的这个形象
象这里面是什么呀
我们取谐音
万象更新
吉祥如意
祥跟象谐音是吧
其实这个呢
就像文字一样
表现的是一个文化符号
在过去我们的先人呢
通过搂胎技术
也就是锻打
手工锻打
把这个一块片呢
搂起来这么一个形状啊
完了再在上面錾刻
有阳錾有阴錾
把这低子踩下去
踩下去以后呢
或者从后边抬出来
它就鼓出来了
再用正面
再在正面去
把它的这个纹样的这个造型
细细的给它刻画出来
上面你看还有石碗是吧
石碗把珍珠
粘黏在上面
这件是个半成品
还没有镶石啊
过去还有点翠
这个工艺更复杂了
我们常说的这个宫廷技艺
它具备了这几大特点
一共是三大特点
一个是贵气
一个是灵气
再有一个呢
就是匠气
这里边的匠气不是贬义词啊
就是把工艺做到极致了
花丝镶嵌的制作技术含量要求极高
包括了锤揲、錾刻、掐丝、镶嵌、镌镂、焊接等
复杂的工艺流程
尤其是錾刻的步骤
非常考验工匠对力度和角度的把控
金瓯永固杯杯身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的缠枝宝相花纹
就是他们一錾一锤下完成的杰作
大运河的繁荣促进了南方工匠与宫廷文化的结合
铸就了金瓯永固杯这件稀世珍宝
清朝
南京 杭州 苏州 扬州 广州等地的
花丝镶嵌工艺也颇有名气
工匠们带着他们的技艺来到清宫
北京花丝镶嵌的富贵华丽也融入了南方的清净素雅
“金瓯”一词
最早出现在《南史·朱异传》中
“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自那时起
金瓯便成为疆土完整的代名词
寓意江山永固、国泰民安
春节
是我们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故宫养心殿内也会举行“明窗开笔大典”
作为当时极为重要的礼器之一
金瓯永固杯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皇家的美好祝愿
我现在所在位置呢
是在乾清宫月华门
我的对面呢是养心殿
每年开春第一天
乾隆皇帝在养心殿东暖阁明窗下
用这件他重金打造的金瓯永固杯
当中注满屠苏酒
然后用一根万年青的毛笔
写下一些吉祥的祝语
以此来祈求江山永固国泰民安
五谷丰登
当年
造办处共制作出了四只金瓯永固杯
如今两只流落海外
一只藏于台北故宫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只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它造于乾隆六十二年
是最晚制作的一只
站在这只金光闪闪的雄狮身边啊
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经过它的身旁
我也不禁感慨
几百年来
这只狮子
不仅见证了北京城的风雨沧桑
也见证了大一统中国的江山永固
200年前拿破仑曾经曰过
中国就是一头沉睡的雄狮
如今曾经沉睡的中国已然醒来
不仅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而且
还在为世界贡献中华文化的独特力量
时过境迁
清朝的盛世已成历史
杯中酒
映射的不仅是帝王的期盼
更是文明的沧桑与永恒
如今
花丝镶嵌工艺分散民间
生根发芽
在一代代老手艺人的传承下
有了愈加强盛的生命力
历久弥新
继续在当代散发着耀眼光芒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推荐文章2:文物里的国潮丨随运河“流淌”千年的宫廷绝技——金瓯永固杯
:中国日网
花丝万缕织金冠
妙手镶嵌有乾坤
说的正是中国宫廷的千年绝技
花丝镶嵌
此技艺一直为宫廷帝王御用
历经两千多年
传承至今
是“燕京八绝之一”
乾隆一年用一次的许愿杯
中国宫廷的千年绝技
今天文物的主角
金瓯永固杯
大运河是一条文化之河
也是一条南北交流之河
从南方来的工匠
沿着大运河
坐着船慢慢悠悠的经过几千里水路
到达通州
再到达北京城
进入到紫禁城
为乾隆皇帝打造花丝镶嵌工艺作品
今天我们介绍的就是这件文物
金瓯永固杯
这个一年只使用一次的酒杯
倾注了乾隆爷不少的心血
他亲自监督、设计、制作
最后还亲自取名
根据《清高宗起居注》和《内务府活计档》的记载
从画样呈览到金杯正式完工期间
乾隆帝共下了几十道圣谕进行指导
直至满意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
是在慈宁宫东南角
这里原来是慈宁宫的茶饭房
后来作为造办处的旧址
现在是一片考古工地
当年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多名工匠
汇集于造办处
乾隆皇帝
从中挑选出80名花丝镶嵌工匠
来联合打造这件金嵌宝金瓯永固杯
他连下十道圣旨
全程参与指导
全程修改设计方案
最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
打造出了这件重器
乾隆皇帝为此特别高兴
专门给参与工匠
加封为九品工匠的官衔
从此以后
九品工匠成为顶级工匠的代名词
赵老师这是您复制的金瓯永固杯
您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金瓯永固杯上面花丝镶嵌
都做了一些什么样的工作呢
其实啊
这个从技艺方面来讲的话
是一个层面
但是呢我想从它的文化方面
给大家做一个着重的解释
我们看呢
它是一个实用器是吧
就是盛酒用的
但是呢它深层次的含义呢
是什么呀
应该算一个礼器
展现的是我们国家的礼仪文化
工艺做的是十分精美
器型圆润饱满
三个足是用象
象的这个形象
象这里面是什么呀
我们取谐音
万象更新
吉祥如意
祥跟象谐音是吧
其实这个呢
就像文字一样
表现的是一个文化符号
在过去我们的先人呢
通过搂胎技术
也就是锻打
手工锻打
把这个一块片呢
搂起来这么一个形状啊
完了再在上面錾刻
有阳錾有阴錾
把这低子踩下去
踩下去以后呢
或者从后边抬出来
它就鼓出来了
再用正面
再在正面去
把它的这个纹样的这个造型
细细的给它刻画出来
上面你看还有石碗是吧
石碗把珍珠
粘黏在上面
这件是个半成品
还没有镶石啊
过去还有点翠
这个工艺更复杂了
我们常说的这个宫廷技艺
它具备了这几大特点
一共是三大特点
一个是贵气
一个是灵气
再有一个呢
就是匠气
这里边的匠气不是贬义词啊
就是把工艺做到极致了
花丝镶嵌的制作技术含量要求极高
包括了锤揲、錾刻、掐丝、镶嵌、镌镂、焊接等
复杂的工艺流程
尤其是錾刻的步骤
非常考验工匠对力度和角度的把控
金瓯永固杯杯身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的缠枝宝相花纹
就是他们一錾一锤下完成的杰作
大运河的繁荣促进了南方工匠与宫廷文化的结合
铸就了金瓯永固杯这件稀世珍宝
清朝
南京 杭州 苏州 扬州 广州等地的
花丝镶嵌工艺也颇有名气
工匠们带着他们的技艺来到清宫
北京花丝镶嵌的富贵华丽也融入了南方的清净素雅
“金瓯”一词
最早出现在《南史·朱异传》中
“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自那时起
金瓯便成为疆土完整的代名词
寓意江山永固、国泰民安
春节
是我们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故宫养心殿内也会举行“明窗开笔大典”
作为当时极为重要的礼器之一
金瓯永固杯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皇家的美好祝愿
我现在所在位置呢
是在乾清宫月华门
我的对面呢是养心殿
每年开春第一天
乾隆皇帝在养心殿东暖阁明窗下
用这件他重金打造的金瓯永固杯
当中注满屠苏酒
然后用一根万年青的毛笔
写下一些吉祥的祝语
以此来祈求江山永固国泰民安
五谷丰登
当年
造办处共制作出了四只金瓯永固杯
如今两只流落海外
一只藏于台北故宫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只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它造于乾隆六十二年
是最晚制作的一只
站在这只金光闪闪的雄狮身边啊
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经过它的身旁
我也不禁感慨
几百年来
这只狮子
不仅见证了北京城的风雨沧桑
也见证了大一统中国的江山永固
200年前拿破仑曾经曰过
中国就是一头沉睡的雄狮
如今曾经沉睡的中国已然醒来
不仅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而且
还在为世界贡献中华文化的独特力量
时过境迁
清朝的盛世已成历史
杯中酒
映射的不仅是帝王的期盼
更是文明的沧桑与永恒
如今
花丝镶嵌工艺分散民间
生根发芽
在一代代老手艺人的传承下
有了愈加强盛的生命力
历久弥新
继续在当代散发着耀眼光芒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推荐文章3:元旦“明窗开笔”之典:乾隆皇帝与金瓯永固杯
北京晚·五色土 | 林硕
国人在新年书写吉语的习俗由来已久,现存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南宋时期成书的《平斋文集》和《五灯会元》,被称作“岁朝把笔”。明清鼎革之后,这种风俗逐渐传入宫廷,在雍正朝形成了“元旦开笔”的典仪。待到乾隆朝,清高宗弘历对开笔之典进行改造,仪式感更重,所用的器具也是极尽奢华。其中,“金瓯永固杯”无疑是最大的亮点。
金瓯永固杯 故宫博物院藏
元旦“明窗开笔”之典
雍正时期的“明窗开笔”仪式比较简单:每逢新年元旦子时(夜半二十三点至翌晨一点之间),清世宗胤禛沐浴更衣,端坐在养心殿东暖阁内,引燃蜡烛,濡墨挥写“春韶介祉,开笔大吉”、“民安乐业,边尘永息”等吉语。一方面,代表皇帝为期五天的“小长假(自旧岁腊月二十六至除夕)”宣告结束。另一方面,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际,君主题写吉语,祈求五谷丰登、政通人和,尚未被赋予过多的象征意义。
待到乾隆朝,喜欢标新立异的清高宗弘历对开笔之典进行改造,仪式感更重,所用的器具也是极尽奢华。
首先,乾隆皇帝在养心殿东暖阁西南角的小隔间内挂上了御笔宸翰“明窗”二字,语出《尚书·舜典》之中的“明四目,达四聪”。在隔间的窗边设有宝座床,面东坐褥,左侧放有紫檀炕案,右侧则以窗台为案。
其次,天子点燃名为“玉烛长调”烛台,寓意风调雨顺。此台不止一座。在乾隆四年的《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中,记载了其中一件“玉烛长调”,构件包含玉兽、玉梅花盘、珐琅稳瓶、珐琅挺、鎏金铜座,涵盖了玉、珐琅、铜等材质,足见其工艺之繁复。
再次,天子提起镌刻有“万年青”或“万年枝”铭文的竹管翠毫笔、紫毫笔,在雕漆龙盘中盛放的八趾吉祥铜炉熏上一熏。先用笔蘸朱墨,在黄纸上正中间写下“中行”,然后再用黑墨,在“中行”左右两侧分别写祈福话语、新年愿景。比如,乾隆二年的“明窗开笔”之典,弘历所写的中行为“二年元旦 万象同春 永永平安如意(朱笔)”,左侧是“愿得时和年丰民安物阜(墨笔)”,右侧则为“雨赐时若日升月恒如愿(墨笔)”。皇帝所写吉语被视为高度机密,仪毕封存,即使后世嗣君也不得开启。
清乾隆 彩漆花卉紫毫笔
从次,乾隆皇帝从紫檀炕案上端起自己私人订制的“金瓯永固杯”,饮下屠苏酒。屠苏酒又被称为“岁酒”,内有大黄、白术、花椒、川椒等多种药材,具有避除疫疬、益气温阳的功用。在古人看来新春元日饮下此酒,可以起到祛邪扶正之效。饮酒之时,家人围坐,幼者先喝而长者后饮酒,恰如苏轼所写:“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最后,乾隆皇帝象征性地翻阅《时宪书》,以取“授时省岁”之意。《时宪书》原名《时宪历》,是在明末徐光启、李之藻、汤若望等人编译的《崇祯历书》基础之上,压缩而来。入清后,汤若望进呈朝廷,睿亲王多尔衮定名《时宪历》,予以颁行。“时宪”典出《尚书·商书·说命中》的“惟天聪明,惟圣时宪”;因避弘历名讳,改称《时宪书》。
清乾隆 缂丝御临米芾元日帖轴
巧夺天工的金瓯永固杯
整场“明窗开笔”之典笼罩在“普天玉烛调三界,建极金瓯巩万年”的祥和气氛之中,而在诸多的御用礼器之中,“金瓯永固杯”无疑是最大的亮点。
我们在故宫博物院看到的“金瓯永固杯”,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打造之际,乾隆皇帝谕旨从内库中提用九成金二十两,又甄选大小珍珠十一颗,大小红宝石九块,蓝宝石十二块,碧玺四颗。此杯采用三足鼎的样式,将杯足设计为象首的形象,长牙卷鼻,原本应该大如蒲扇的象耳被抽象得很小,而在象首的额顶和双目之间,嵌有璀璨夺目的珠宝,寓意太平有象。金杯外壁满錾象征着吉祥喜庆的“宝相花”,花蕊以珍珠及红、蓝宝石为主。两侧有夔龙耳,龙头之上镶嵌有珍珠,寓意乾坤在握。在“金瓯永固杯”的口沿处錾刻有“回形纹”,并在居中位置錾有篆书字款:一面是“金瓯永固”(取国邦“犹若金瓯,无一伤缺”之意),另一面则是“乾隆年制”。通过查阅清宫的《内务府活计档》可知,金瓯永固杯杯身采取“镶珠宝点翠”工艺,即从活翠鸟的脖子周围剪下羽毛,点缀在金属杯身之上,故此杯应为翠绿。然而,由于年逾久远,目前这只“金瓯永固杯”点翠所用的翠鸟羽毛绝大部分业已脱落,故外观整体上呈现出金色,仅存部分翠色依稀可见。
尽管乾隆皇帝朝政繁忙,却对制作“金瓯永固杯”的每个环节都格外关注。翻开《清高宗起居注》和《内务府活计档》,里面保存着几十道诏谕,均是乾隆皇帝降旨督办、询问金瓯的制作进程,并提出了自己的设计理念。比如,“金杯足子做象鼻子足子,镶珠宝,金杯刻‘金瓯永固’‘乾隆年制’之款,钦此。”经过反复修改,直到完成之后进呈御前,弘历端详着自己的杰作,巧夺天工、光灿晶莹,颇为满意,便会给每位参与打造金杯的监造和工匠加官进爵。
皇帝满意,工匠获封,看似是一个圆满的结局。如果您以为“金瓯永固杯”工程会就此落幕,那可大错特错啦!自诩“千古一帝”的乾隆皇帝从来不会按照常理出牌,凡事一定要标新立异,才能彰显其个性。作为古代帝王中出类拔萃的“玩家”,乾隆皇帝对于“金瓯永固杯”设计可谓精益求精,时常揣摩并提出改进意见。比如,他认为乾隆四年打造的金瓯永固杯,在夔龙耳的设计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便传旨应该在杯耳的“夔龙上各安大珠子一颗,两面每面安珠子五颗,中间一颗安大些,花头要圆的,再样呈览”,又命工匠“另行往细致里收拾”,精益求精。
繁华落尽金瓯缺
通过查阅内府档案和其他文献,目前已知的“金瓯永固杯”有四只:三只由纯金打造,制作时间分别是乾隆四年、乾隆五年、乾隆六十二年(即嘉庆二年,弘历退位后在宫中仍用乾隆年号);除此之外,内府还曾在乾隆五年制作过一只铜鎏金的“金瓯永固杯”。究竟为何频频打造新杯,弘历给出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前文所述的设计缺憾,或者是金杯打造日久,业经伤损等等。
弘历在位整整一甲子,又在太上皇的宝位上度过了四个元旦,六十次用“金瓯永固杯”饮下屠苏,也留下了六十四份“明窗开笔”吉语笺,封存在黄匣之内,保存至今。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仅仅在其辞世四十一年之后,虎门的硝烟,英吉利的炮火,便轻易击碎了他幻想中坚不可摧的“盛世金瓯”。面对纷至沓来的坚船利炮,清代统治者再也无法像往昔一般,在元日平安顺遂地手持金杯,饮下祈福酒。至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冲入了“万园之园”圆明园,将庋藏其中的稀世明珍劫掠一空。原本存放在圆明园的一只纯金“金瓯永固杯”与另一只铜鎏金“金瓯永固杯”,被时任法军上校的杜潘(Du Pin)掠走;此人也是英法联军临时组织的战利品委员会(实为分赃委员会)的法方代表之一,同时被他劫走的文物还有《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等。
杜潘归国之后,将盗得的臻品陆续拿到巴黎的杜鲁欧拍卖行(H?tel Drouot)进行拍卖,上述文物由此散至欧洲各地。待到1872年,当年被杜潘掠走的两只“金瓯永固杯”辗转被理查·华莱士爵士(Richard Wallace)在拍卖会上购入,现藏于伦敦的华莱士收藏馆(The Wallace Collection,又译作华莱士典藏博物馆)。从总体上看,除去夔龙头顶花托上的珍珠无存以及“乾隆年制”那面缺少了一枚蓝色嵌石,华莱士收藏馆的“金瓯永固杯”保存得基本完好,包括染色象牙镶螺钿及红玛瑙的六足木质底座。除了流散在英国的两杯,尚有一只“金瓯永固杯”庋藏在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乃是蒋介石从大陆溃退之际带走。
金瓯永固杯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为祈求江山永固设计的金杯,流散三地,实在是对“金瓯永固”四个字的莫大讽刺;甚至连他每年元旦进行“明窗开笔”仪式的东暖阁小隔间,也因为同治时期,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的需要,被改建拆除。沧海桑田,岁月变迁。曾经被誉为史上最昂贵酒杯见证了家国的繁华与丧乱,苦难与复兴。这四只“金瓯永固杯”如今分藏在故宫博物院、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及英国华莱士收藏馆,让我们共同期待它们的早日重聚。(系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推荐文章4:杯具外的悲剧——清乾隆金瓯永固杯传奇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 题:杯具外的悲剧——清乾隆金瓯永固杯传奇
新华社记者杰文津、施雨岑、翟翔
有人说,悲剧永远比喜剧更厚重。但悲剧往往以喜剧的形式开场。
“皇帝圣明”“谢主隆恩”“吾皇圣德”“天恩浩荡”……
乾隆四年(1739年),紫禁城内,磕头声、谢恩声沸反盈天。
宫廷使者刚刚宣旨,皇帝为一批官员晋升官职,同时赐给一批工匠品级。这么大的恩典,让这些人喜出望外。
年轻的乾隆皇帝端详把玩着一只刚做好的金质酒杯,露出满意的笑容。
2020年故宫博物院“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上,展厅的C位,是一只巧夺天工、流光溢彩的金质酒杯。
酒杯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整体呈“鼎”型,象征社稷稳固、江山鼎定;正放如国宝金樽,倒放酷似皇冠,象征皇家尊贵;左右两耳是奔腾的夔龙,龙头上镶嵌珍珠,寓意乾坤在握,基业蒸蒸日上;杯底三足皆为象首,意指太平有象、吉祥如意;金杯外壁为缠枝宝相花纹,花蕊以珍珠或红、蓝宝石镶嵌,宝相花纹是宫廷偏爱的装饰,象征圣洁、吉祥。纹饰则刻回形纹,象征基业永续、好运连连、富贵永恒。
乾隆帝钦定,金杯一面镌篆书“金瓯永固”,一面镌“乾隆年制”款,定名金瓯永固杯。
金瓯一词,自古被视作“江山社稷”的代称。金瓯永固,寓意国家疆域完整、牢不可破。这是古往今来无数帝王的愿望与目标。
而它也确是乾隆皇帝的许愿杯。
清代自雍正帝起有一个重要的新年仪式——明窗开笔礼。皇帝要在养心殿明窗,亲燃蜡烛,然后把祛邪扶正的屠苏酒注入酒杯后,边心中默祷边饮酒,再用御笔在红纸上写下心中所愿的吉祥话,以祈求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雍正帝素性俭朴,对仪式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要求,然而乾隆帝却要求仪式的烛台要“玉烛长调”,笔则名为“万年青”,喝酒的杯子自然不能马虎。
史料记载,故宫博物院中的金瓯永固杯,用了皇家内库的九成黄金20两,珍珠大小11颗,红宝石大小9块,蓝宝石12块……
世间再珠光宝气的金杯也无法实现帝王金瓯永固的美梦。多做几个呢?那也不行。
金瓯永固杯其实有4只。
鸦片战争的炮响,是乾隆帝梦碎的声音。之后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藏于园中的2只金杯被抢,至今流落海外。
总以“十全武功”为傲的乾隆帝应该很扎心吧?为什么自己明明缔造了一座盛世金瓯,非但没能永固,还在身后短短几十年就被列强的大炮打得稀碎?
百果必有因。金杯本身就是回答的声音。
4只金杯分别打造于乾隆帝青年、壮年、老年不同时期,一件比一件奢华、一件比一件昂贵。与此相反,乾隆帝每年除夕的许愿,却是越来越单调、越来越潦草。
乾隆四年,他收拾弊政、求贤若渴,写下“贤才汇征,为邦家光”;乾隆二十一年,他盼边患早平、四海一家,写下“天下太平,捷音早……永靖海边,化洽中外”;乾隆二十五年,西北战事大定,他怜悯用兵日久百姓疲惫,写下“武成功定,休养生息”……
然而此后的他却开始骄矜自傲,固步自封,连续几十年的新年明窗开笔心愿竟几乎都是“宜入新年,万事如意,三阳启泰,万象更(维)新,和气致祥,丰年为瑞”这类陈词套话。
对弊政的痛恨、对民生的关注、对治理的进取似乎统统退出了他的心间,人民啼饥号寒、吏治贪腐成风、技术早已停滞、外患渐渐逼近……这些似乎都已再无法触到乾隆帝的内心。
明窗前,玉烛金杯的仪式里只剩下虚妄空洞的帝王威仪,志得意满、浮夸虚矫。
仪式本是让人警醒、助人铭记,但痴迷仪式却难免流于形式,再不醒悟,随之而来的便是遗忘和停滞——遗忘的是初心,停滞的是事业。
打造一只金杯的成绩也许能让百人蒙恩,而痴迷一只金杯的盲目却能毁去百年基业。
金杯里若装的是傲慢,再华贵也不过是一只杯具。唯有装满民心,才能真正让江山固若金瓯。“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器物的国宝,只能标记一个民族辉煌的往昔。能否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则取决于一个国家将什么视若珍宝。
人心固,金瓯固。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推荐文章5:镇馆之宝乾隆款“金瓯永固杯”,厉害在哪?
在第二季《国家宝藏》的首期节目中
故宫博物院清乾隆年制金瓯永固杯惊艳亮相
这只金杯究竟有何特别,
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寓意,
能够从成千上万的国宝中脱颖而出呢?
这一期我们来聊聊
装饰极其华丽的“金瓯永固杯”,
到底厉害在哪里呢?
金嵌宝金瓯永固杯
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是故宫金器,金瓯永固杯是清宫内不多见的皇帝专用饮酒器,金瓯永固杯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权永固。
金瓯永固杯的装饰极其华丽,通常是用精美的金丝、金片和各种宝石,如珊瑚、翡翠、玛瑙等,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图案和纹饰。这些装饰使杯子显得极为精致和豪华。
乾隆年间,清宫造办处制造了各式酒杯,其中不乏龙耳作品,且式样颇多,但这种以象鼻为主的作品却很少。此杯共有4只,其中2只金质,1只铜鎏金造办于乾隆初年,另外1只金质造办于嘉庆初年。
目前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金 嘉庆造)、台北故宫博物院(1金 乾隆造)、伦敦华莱士博物馆(1金、1铜 乾隆造)。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金瓯永固杯
伦敦华莱士博物馆藏金瓯永固杯
金瓯永固杯不仅仅是一般的酒杯,更是过年时最重要的礼器,寓意着国土永葆、江山万年。
以金瓯永固杯为主体的明窗开笔仪式,起于雍正, 定制于乾隆,上升到了礼制的层面。通过清人画的《乾隆帝岁朝图》,可以看到乾隆帝弘历身边穿绿色衣服的皇子捧着的就是金瓯永固杯。
《乾隆帝岁朝图》,穿绿色衣服的皇子捧着金瓯永固杯。
这个金杯被认为是北京故宫小型珍品类的镇馆之宝,是“中国乃至世界金银器史上的巅峰之作”,“难得一见的无价之宝”。
根据清廷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记载,乾隆对金瓯永固杯的制作十分重 视,不仅要领用内库的黄金、珍珠、宝石等珍贵材料,而且制作之前都要先 画图样呈览,经乾隆过目批准后才能承做,制作过程中再三修改。杯口錾刻“金瓯永固”,象征国土完整、国家繁荣;另一侧錾刻“乾隆年制”。
北京故宫藏“金瓯永固”杯
金杯耗费黄金二十两,珍珠大小十一颗,红宝石九颗,蓝宝石十二颗,粉色碧玺四颗。杯口有夔龙双耳守护,杯底是象鼻三足鼎立。
金杯通体錾刻的是缠枝宝相花纹,花纹间充盈着皇家点翠工艺,虽已斑驳,但光华仍在。
这件国宝级文物,杯口边铸有“金瓯永固”、“乾隆年制”篆书,通体錾刻缠枝花卉,其上镶嵌数十颗硕大珍珠、红蓝宝石和粉色碧玺。
杯子的制作需要高度的精准度和细致的手工操作,而清乾隆金瓯永固杯更是在这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
金瓯永固杯 浑然天成,灿烂夺目,彰显出皇家尊贵奢华,寓意了天下吉祥太平!
金瓯永固杯每年只能在此使用一次,
被清代皇帝视为珍贵的祖传器物!
“金瓯永固杯”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举行开笔仪式时专用的酒杯。(即每年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在养心殿御笔书写“国泰民安、江山永固”之类吉语的祈福仪式。)
每当除夕凌晨子时,清帝在养心殿明窗,把“金瓯永固杯”放在紫檀长案上,把屠苏酒注入杯内,亲燃蜡烛,书写祈求江山社稷平安永固的吉语,所以“金瓯永固杯”被清代皇帝视为珍贵的礼器。
▲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里复原了这一场景
它不仅见证了清代皇家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中华文化的沧桑和变迁。它不仅承载了清代皇帝的祈愿和遗愿,也寄托了中华民族的梦想和希望。
今时今日,金瓯永固杯连同诸多年俗文物在故宫策展人的手中重归历史场景。千百年来,我们对新年的祈愿没变,对祖国的祝福没变,对生活的希望没变。
总之,金瓯永固杯以其多重材质融合、华丽的装饰、精湛的工艺和历史价值,成为中国古代工艺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收藏界的瑰宝。
(备注:以上图片于网络,如有请联系删除)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推荐搜索词:
1.乾隆款金瓯永固杯图片
2.乾隆款金瓯永固杯介绍
3.乾隆款金瓯永固杯的简介
本文标题:乾隆款金瓯永固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