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和鳖甲的区别
龟甲和鳖甲的区别推荐文章1:鳖甲(补阴药)
鳖甲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谓其“主心腹癥瘕坚积,寒热,去痞,息肉,阴蚀,痔,恶肉。”《名医别录》又谓其“疗温疟、血瘤、腰痛,小儿胁下坚”。今天来聊聊鳖甲。鳖甲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之功,既可煎汤,亦常入丸、散剂。《本草新编》云:“鳖甲善能攻坚,又不损气,阴阳上下有痞滞不除者,皆宜用之,但宜研末调服,世人俱炙片入汤药中煮之,则不得其功矣。”今天来聊聊鳖甲。
别名有上甲、鳖壳、甲鱼壳、团鱼甲、鳖盖子。
药膳鳖甲炖鸽:鳖甲,鸽子。鸽子去毛和内脏,鳖甲打碎,放入鸽子腹内,共放入砂锅,加水适量,慢火炖熟后调味即可。益肾精,补肝血。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者。
中医中药鳖甲为鳖科动物鳖的背甲。主产于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置沸水中烫至背甲上的硬皮能剥落时,取出,剥取背甲,除去残肉,晒干。本品气微腥,味淡。以块大、完整、无残肉者为佳。生用,或以砂烫后醋淬用,用时捣碎。
本品性味咸,微寒。归肝、肾经。具有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的功效。
注意:1)本品为介壳类药,入汤剂当先打碎先煎以使药力充分煎出。2)本品咸寒,故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宜慎用。3)《日华子本草》谓鳖甲“堕胎”;《本草纲目》谓鳖甲主“妇人经脉不通,难产”;《本草经疏》谓本品“妊娠禁用”,故妊娠期间不宜服用鳖甲。4)临床道,仅少数患者服用鳖甲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服药后1小时左右感胸闷不适、烦躁不安、全身皮肤发红、瘙痒起风团块。
《本草柔雅半偈》【核曰】鳖,介虫也。水居陆生,穹脊连胁,与龟同类。四缘有肉如裙,故曰龟甲裹肉,鳖甲裹骨。无耳,以目为听,与蛇鼋为匹。夏月孕乳,其抱以影。陆佃云:鱼满三千六百,则蛟龙引之而飞,纳鳖守之则免,故一名守神,亦名河伯从事。修治:取绿色、九肋、重七两者为上,用六一泥固瓶子底,待干,置甲于中,欲治癥块及寒心,用头醋三升入瓶内,大火煎尽,去裙留骨,炙干用。欲治劳热,以童便一斗二升,煎尽,去裙留骨,焙干,石臼中捣成粉,以鸡皮裹之,取东流水三斗,以盆盛水,阁于盆上一宿,取用,力有万倍也。恶矾石、理石。
【参曰】鳖无耳,以眼听,故其目不可瞥,识精于明,复识精于聪也。不唯精专肝窍,胆亦异众而味大辛。穹脊连胁,胁亦少阳胆府所属,此木金交互,故得声色叠用,而肝为胆藏,取决更相亲耳。以余参之,若以胆开聋瞽,必色斯明,声斯聪,彼施诸房术者,风斯下矣。味咸走血软坚,为厥阴肝、少阳胆血分之气药也。盖肝藏血,设所藏非精,所守非神,致阴凝至坚,为癥瘕痞积、息肉恶肉、阴蚀痔核者,软之、决之,亦藉胆断使去者也。
鳖甲与龟甲鳖甲与龟甲均为血肉有情之品,味咸性寒,归肝肾经。二者既能滋补肝肾之阴而退虚热,又可潜降肝阳而息内风,为治阴虚发热、阴虚阳亢及阴虚风动等证之常用药。然龟甲滋养之功胜于鳖甲,又善于益肾健骨,常用治肾虚骨痿、小儿囱门不合等证;并能养血补心,以治心虚惊悸、失眠、健忘等证;尚可固经止血,以治阴虚血热、冲任不固之崩漏、月经过多等。而鳖甲退虚热之功优于龟甲,为治阴虚发热之要药;且善于软坚散结,常用于经闭癥瘕、久疟疟母。
临床使用鳖甲一般生用或醋制后用,传统认为本品生用滋阴力强,醋炙可增加散结之力,故滋阴潜阳宜生用,软坚散结宜醋炙用。现代研究发现,鳖甲主要含动物胶、角蛋白(其水解物得到17种氨基酸),另含碘质及微量元素。有实验研究道,鳖甲生品总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明显高于炮制品[氨基酸杂志,1993,(1):16]。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炮制品微量元素含量有所增加,其中以Zn、Fe、Se的含量增加明显[中国药学杂志,1989,(1):26]。另据实验道,测定炮制品与生品蛋白质及钙的煎出率,结果炮制品蛋白质的煎出率较生品提高11.6倍,钙的煎出率则较生品提高亦在10倍以上[药学通,1981,(6):31]。
现代药理中药鳖甲主要含角蛋白、骨胶原蛋白、维生素、氨基酸、多糖等。还含有钙、铁、镉等元素。
中药鳖甲能增强免疫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能防止细胞突变,具有抗肿瘤作用;本品能促进造血功能,提高血红蛋白含量;鳖甲微粉煎液有抗CCI致肝损伤作用,保护肝功,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透明质酸、血清磷酸酶和丙二醛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并能抗肝纤维化。另外鳖甲还具能增加骨密度和股骨钙含量,并有抗疲劳和补血作用。
时间:2024
龟甲和鳖甲的区别推荐文章2:滋阴益肾、抗神经损伤——龟甲
龟甲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主产于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或用沸水烫死,剥取背甲及腹甲,除去残肉,晒干。以无残肉者为佳。
【性状】
本品背甲及腹甲由甲桥相连,背甲稍长于腹甲,与腹甲常分离。背甲呈长椭圆形拱状,长7.5~22cm,宽6~18cm;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脊棱3条;颈盾1块,前窄后宽;椎盾5块,第1椎盾长大于宽或近相等,第2~4椎盾宽大于长;肋盾两侧对称,各4块;缘盾每侧11块;臀盾2块。腹甲呈板片状,近长方椭圆形,长6. 4~21cm,宽5. 5~17cm;外表面淡黄棕色至棕黑色,盾片12块,每块常具紫褐色放射状纹理,腹盾、胸盾和股盾中缝均长,喉盾、肛盾次之,肱盾中缝最短;内表面黄白色至灰白色,有的略带血迹或残肉,除净后可见骨板9块,呈锯齿状嵌接;前端钝圆或平截,后端具三角形缺刻,两侧残存呈翼状向斜上方弯曲的甲桥。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
【炮制】
醋龟甲取净龟甲,照烫法用砂子炒至表面淡黄色,取出,醋淬,干燥。用时捣碎。
【性味与归经】
咸、甘,微寒。归肝、肾、心经。
【功能与主治】
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崩漏经多。
【用法用量】
9~24g,先煎。
【现代研究】
龟甲主要含蛋白质骨胶原蛋白,还含有胆甾醇类成分,氨基酸,精氨酸等,具有抗骨质疏松、抗神经损伤、抗肝损伤等作用。
【效用分析】
龟甲为血肉有情之品,性味甘、咸、寒,既能滋补肝肾之阴而退内热,又可潜降肝阳而息内风。如《本草蒙签》谓其“专补阴衰,善滋肾损”,《本草通玄》称“大有补水制火之功”,故多用于治疗阴虚阳亢、阴虚风动、阴虚内热等证,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骨蒸潮热盗汗以及手足蠕动、手足瘦狐等。龟甲既善滋补肾阴,又能强筋健骨,对肾阴亏虚,筋骨不健所致的筋骨痿弱、足膝痿痹、甚则步履全废、大肉渐脱以及小儿的五迟五软等可达标本兼治之功。
龟甲兼入心经,既滋阴养血,又补心安神,还能固经止崩,可用治劳伤阴血,心虚惊悸,失眠健忘,崩漏经多。
【配伍应用】
龟甲配熟地黄 龟甲善于滋补肾阴,强筋健骨;熟地黄长于补血滋阴,填精益髓。二者伍用,可增强滋阴补肾,强筋健骨的作用。适用于阴精亏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筋骨痿弱、足膝痿痹、甚则步履全废、大肉渐脱以及小儿的五迟五软等。
龟甲配整甲 龟甲滋阴潜阳,滋阴力强;鳖甲滋阴潜阳,退热力胜。两药配伍,可增强滋阴潜阳,退热除蒸的作用,适用于热病后期,邪热未尽,低热不退,夜热早凉等。
龟甲配龙骨 龟甲长于滋阴潜阳,龙骨善于平肝潜阳。两药配伍,可增强平肝潜阳的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的头晕头痛等。
【鉴别应用】
生龟甲与醋龟甲 龟甲的古代炮制方法有10余种,现代沿用的主要是生龟甲、醋龟甲2种。生龟甲质地坚硬,有腥气,长于滋阴潜阳,主治肝风内动,肝阳上亢等证。经砂炒醋淬后,不仅质变酥脆,易于粉碎,利于煎出有效成分,还可矫臭矫味,增强补肾健骨、滋阴止血作用,适宜于劳热咯血,筋骨痿软,潮热盗汗,痔疮肿痛。
龟甲与龟甲胶 两者性味、归经、功能及主治均相似,但龟甲胶药力较强而善滋阴养血止血。
【方剂举隅】
1.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药物组成:熟地黄、龟板、黄柏、知母。
功能与主治: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证,症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舌红少苔等。
2.孔圣枕中丹(《备急千金要方》)
药物组成:龟甲、龙骨、远志、菖蒲。
功能与主治:补肾宁心,益智安神。适用于心肾阴亏证,症见健忘失眠,或头目眩晕,舌红苔薄白,脉细弦等。
3.虎潜丸(《丹溪心法》)
药物组成:黄柏、龟板、知母、熟地黄、陈皮、白芍、锁阳、干姜等。
功能与主治:滋阴降火,强壮筋骨。适用于肝肾不足,阴虚内热之痿证。症见腰膝酸软,筋骨痿弱,腿足消瘦,步履乏力,或眩晕,耳鸣,遗精,遗尿,舌红少苔,脉细弱等。
4.桑螺蛸散(《本草衍义》)
药物组成:桑螺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神、当归、龟甲。
功能与主治:调补心肾,涩精止遗。适用于心肾两虚证,症见小便频数,或尿如米甜色,或遗尿,或遗精,心神恍惚,健忘,舌淡苔白,脉细弱等。
审稿专家: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刘锐锋 主任药师
: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主任药师 廖础欣
龟甲和鳖甲的区别推荐文章3:龟甲具备“阴阳二性”,有3种炮制方式,4个特征,5大功效
龟甲,就是“乌龟壳”,是乌龟的“住宅”和“防线”,有背甲和腹甲两部分,当乌龟感觉到危险,缩进龟甲能及时保护,敌人只能悻悻而返。
乌龟是“水陆两栖动物”,在近水居多,所以龟甲有“阴阳二性”,偏阴多一些。
龟甲又叫龟板、下甲、神屋、龟壳、乌龟板、文武板等名称,中医认为其味甘、咸,微寒,入肝、肾、心经。
龟甲是中药里的补虚药、补阴药,很多人不知道,龟甲在中医、历史、文化等方面作用,它至少有4个重要特征:
1、长寿代表,龟类动物寿命很长,被人们当成长寿化身,龟甲因此沾光,认为是“长寿药”,《神农本草经》最早记载,将龟甲列为上品。
2、文化载体,古代文明初级阶段,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和景观,非常困惑和好奇,就自然产生了“占卜术”,龟的腹甲光荣被选中,成为占卜工具,而且还诞生了对后世极具影响力的文化——甲骨文。
3、造假主力,到了现代,龟甲的文化、医学作用比较突出,一些商贩动起歪脑筋,用外国“伪品龟甲”替代中华“正品龟甲”,蒙骗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市面上一度赝品龟甲泛滥。
4、容易弄混,主要是乌龟有个表亲叫“鳖”,鳖有鳖甲,一些人分不清龟甲和鳖甲。从中医来说,龟甲是上下都有,是全身保护的,比较坚硬,而鳖甲只有上甲,没有下甲,稍微软一些。在药性上,龟甲偏阴,药气偏柔和,鳖甲偏阳,药气偏刚强。
龟甲以背甲+腹甲两部分入药,它的炮制有三种:
一种是龟甲,就是将乌龟剔除皮肉后,洗干净晒干,可滋阴、潜阳、益肾、补心。
一种是醋龟甲,用砂子放入铁锅,大火炒热,加入龟甲后,炒至酥脆再投入醋水浸泡,晾干而成,可强筋壮骨,益肾。
一种是酒龟甲,步骤和醋龟甲是一样的,不过龟甲片投入酒中浸泡后晾干,可活血调经,安神养心。
龟甲有什么用?它在千百年实践中被总结出5大用途:
1、入肾经,治肾阴亏虚,骨蒸潮热,盗汗不止,加上阴虚阳亢,热病伤阴之症,龟甲是滋阴潜阳的良药。
2、久病体虚,腰腿酸软,筋骨不健,能通过益肾阴而强筋壮骨,而且对小儿囟门不合有良好效果。
3、阴血亏虚,惊悸忡怔,失眠梦多,健忘,可交通心肾,养血补心,安神定志,或可研末外用,除痈疽疮毒。
4、妇人阴虚血热,崩漏,月经量多,可通过滋养肝肾,清热止血,凉血滋阴,还可治难产之症。
5、龟甲腹甲经水煎,可制成龟甲胶,是一切阴虚血虚之症的“神药”,如阴虚不足、咳咯血痰等见效很快。
龟甲的药方有大滋阴丸、补肾丸、龟甲散等,龟甲胶则多见于左归丸、龟鹿二仙胶、坤灵丸等,而龟甲的经典配伍有:
龟甲+地黄、知母、黄柏,治阴虚血热
龟甲+白芍、生地、鳖甲,治阴虚阳亢
龟甲+阿胶、鸡子黄,治阴虚风动
龟甲+牛膝、锁阳、当归,治筋骨酸软
龟甲+地黄、旱莲草,治血热崩漏
龟甲+远志、菖蒲,治心神失养
现代药理显示,龟甲含有丰富的角蛋白、骨胶原蛋白,氨基酸类、脂肪、钙盐、磷等成分,对提高免疫力、缓解骨质疏松、提高代谢水平、镇静等有良好效果。
龟甲平时入药,多见于9—24克,需先煎1小时左右,外用多见于5克以内,但胃寒、湿热过重及孕妇等群体忌用,使用需遵医嘱。
龟甲和鳖甲的区别推荐文章4:鳖甲(补阴药)
鳖甲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谓其“主心腹癥瘕坚积,寒热,去痞,息肉,阴蚀,痔,恶肉。”《名医别录》又谓其“疗温疟、血瘤、腰痛,小儿胁下坚”。今天来聊聊鳖甲。鳖甲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之功,既可煎汤,亦常入丸、散剂。《本草新编》云:“鳖甲善能攻坚,又不损气,阴阳上下有痞滞不除者,皆宜用之,但宜研末调服,世人俱炙片入汤药中煮之,则不得其功矣。”今天来聊聊鳖甲。
别名有上甲、鳖壳、甲鱼壳、团鱼甲、鳖盖子。
药膳鳖甲酒:鳖甲(炙)100g,常山150g,制附子50g,乌贼骨(炙)50g,知母100g。用酒3L,密封浸泡7天。日服10~25ml。忌苋菜、生葱、生菜、猪肉。滋阴壮阳,退热除蒸。主治劳疟。
鳖甲炖鸽:鳖甲50g,鸽子1只。鸽子去毛和内脏,鳖甲打碎,放入鸽子腹内,共放入砂锅,加水适量,慢火炖熟后调味即可。益肾精,补肝血。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者。
中医中药鳖甲为鳖科动物鳖的背甲。主产于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置沸水中烫至背甲上的硬皮能剥落时,取出,剥取背甲,除去残肉,晒干。本品气微腥,味淡。以块大、完整、无残肉者为佳。生用,或以砂烫后醋淬用,用时捣碎。
本品性味咸,微寒。归肝、肾经。具有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的功效。
注意:1)本品为介壳类药,入汤剂当先打碎先煎以使药力充分煎出。2)本品咸寒,故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宜慎用。3)《日华子本草》谓鳖甲“堕胎”;《本草纲目》谓鳖甲主“妇人经脉不通,难产”;《本草经疏》谓本品“妊娠禁用”,故妊娠期间不宜服用鳖甲。4)临床道,仅少数患者服用鳖甲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服药后1小时左右感胸闷不适、烦躁不安、全身皮肤发红、瘙痒起风团块。
《本草柔雅半偈》【核曰】鳖,介虫也。水居陆生,穹脊连胁,与龟同类。四缘有肉如裙,故曰龟甲裹肉,鳖甲裹骨。无耳,以目为听,与蛇鼋为匹。夏月孕乳,其抱以影。陆佃云:鱼满三千六百,则蛟龙引之而飞,纳鳖守之则免,故一名守神,亦名河伯从事。修治:取绿色、九肋、重七两者为上,用六一泥固瓶子底,待干,置甲于中,欲治癥块及寒心,用头醋三升入瓶内,大火煎尽,去裙留骨,炙干用。欲治劳热,以童便一斗二升,煎尽,去裙留骨,焙干,石臼中捣成粉,以鸡皮裹之,取东流水三斗,以盆盛水,阁于盆上一宿,取用,力有万倍也。恶矾石、理石。
【参曰】鳖无耳,以眼听,故其目不可瞥,识精于明,复识精于聪也。不唯精专肝窍,胆亦异众而味大辛。穹脊连胁,胁亦少阳胆府所属,此木金交互,故得声色叠用,而肝为胆藏,取决更相亲耳。以余参之,若以胆开聋瞽,必色斯明,声斯聪,彼施诸房术者,风斯下矣。味咸走血软坚,为厥阴肝、少阳胆血分之气药也。盖肝藏血,设所藏非精,所守非神,致阴凝至坚,为癥瘕痞积、息肉恶肉、阴蚀痔核者,软之、决之,亦藉胆断使去者也。
鳖甲与龟甲鳖甲与龟甲均为血肉有情之品,味咸性寒,归肝肾经。二者既能滋补肝肾之阴而退虚热,又可潜降肝阳而息内风,为治阴虚发热、阴虚阳亢及阴虚风动等证之常用药。然龟甲滋养之功胜于鳖甲,又善于益肾健骨,常用治肾虚骨痿、小儿囱门不合等证;并能养血补心,以治心虚惊悸、失眠、健忘等证;尚可固经止血,以治阴虚血热、冲任不固之崩漏、月经过多等。而鳖甲退虚热之功优于龟甲,为治阴虚发热之要药;且善于软坚散结,常用于经闭癥瘕、久疟疟母。
临床使用鳖甲一般生用或醋制后用,传统认为本品生用滋阴力强,醋炙可增加散结之力,故滋阴潜阳宜生用,软坚散结宜醋炙用。现代研究发现,鳖甲主要含动物胶、角蛋白(其水解物得到17种氨基酸),另含碘质及微量元素。有实验研究道,鳖甲生品总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明显高于炮制品[氨基酸杂志,1993,(1):16]。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炮制品微量元素含量有所增加,其中以Zn、Fe、Se的含量增加明显[中国药学杂志,1989,(1):26]。另据实验道,测定炮制品与生品蛋白质及钙的煎出率,结果炮制品蛋白质的煎出率较生品提高11.6倍,钙的煎出率则较生品提高亦在10倍以上[药学通,1981,(6):31]。
现代药理中药鳖甲主要含角蛋白、骨胶原蛋白、维生素、氨基酸、多糖等。还含有钙、铁、镉等元素。
中药鳖甲能增强免疫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能防止细胞突变,具有抗肿瘤作用;本品能促进造血功能,提高血红蛋白含量;鳖甲微粉煎液有抗CCI致肝损伤作用,保护肝功,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透明质酸、血清磷酸酶和丙二醛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并能抗肝纤维化。另外鳖甲还具能增加骨密度和股骨钙含量,并有抗疲劳和补血作用。
时间:2023
龟甲和鳖甲的区别推荐文章5:介类有情之品——龟甲与鳖甲
介类,是一类生活在水中,体覆甲壳的一类动物。李时珍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为龟、鳖披甲,一类为蚌、蛤带壳。入药用甲、用壳。其中,蚌蛤壳类是无机质,不属于有情之品,没有滋补作用;龟甲和鳖甲,是由角质和骨质组成,有一定的滋补作用,是蚌蛤壳类药物所不具备的功效。因此,介类有情者,我们这里指的是龟甲和鳖甲。龟和鳖,属爬行纲龟鳖目动物。龟的种类很多,但自古都是取水中常龟入药,也就是草龟,俗称乌龟。
晒太阳的乌龟
鳖
龟和鳖形体貌似,都是椭圆形,介壳蔽体,头和四肢都可以伸缩。它们胆子都很小,都喜静怕惊,稍有惊动便缩入壳内或潜入水中。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从外貌、禀性、习性到寿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龟壳最外层是甲盾片,十分坚硬;鳖甲被覆柔软的厚皮;乌龟头圆、无牙齿,鳖甲头尖、有牙齿;乌龟性情温厚,鳖则好咬斗;乌龟喜阴,鳖喜阳,前者爱“乘凉”,后者喜“晒背”;龟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而鳖只能在淡水中生存;龟较鳖更为长寿,古代被视为灵兽。
阴类有情之品滋阴,质得金坚之性而潜阳龟甲和鳖甲入药,在功效上也是同中有异。大体而言,龟甲和鳖甲,都生活在水中,禀寒水之气而生,属阴类,性寒、味咸,又都是血肉有情之品,能补,补从其类,主要作用就是入阴分滋阴;均入肝肾经,皆能补肝肾之阴而退内热;质重,又能潜降肝阳而息内风。
龟甲
鳖甲
“性相制”能驱蚊古人观察到龟和鳖畏蚊,以“性相制”之理,发明了鳖甲、龟甲焚烧驱蚊的办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引《类从》说:“生鳖遇蚊叮则死,死鳖得蚊煮则烂,而熏蚊者复用鳖甲。”至于效果如何,待验。
二者滋阴潜降之力相当,但清热除骨蒸之功以鳖甲为优。从攻补而论,龟甲更长于滋补,更有益肾健骨、养血补心的作用;鳖甲长于消散,兼具软坚散结的功效。在《本经》中,龟甲因补养作用,位列上品,鳖甲则入于中品。
具体有哪些不同呢?
龟用腹、背甲,鳖只用背甲补阴之功龟甲为优,退热之能鳖甲为胜龟长寿,甲长于补(滋阴养血);鳖好斗,甲善攻(软坚散结)这些功效的不同,与龟、鳖的习性差异有关。
下篇分解。
0:38 晚安!
龟甲和鳖甲的区别推荐搜索词:
1.龟甲和鳖甲的区别图片
2.龟甲和鳖甲的区别与功效
3.龟甲和鳖甲的区别在哪里
本文标题:龟甲和鳖甲的区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