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鸟是什么鸟推荐文章1:科普 | 北京鸟类——黑鹳

  黑鹳


  黑鹳是中国的一级保护鸟类,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分布,它们的栖息地相对广泛,数量也比较分散,只要环境合适就不难发现它们的踪影。北京周围山地中就经常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甚至西山一带就能看见它们在天空飞行的身姿。


  空中飞行的黑鹳,腹部白色,普通人会误认为是某种鹤 (摄/刘爱涛)


  玄鹤黑鹳古今为一


  黑鹳(Ciconia nigra)体长100公分,身体主要颜色为黑色,腹部为白色,喙、眼周的裸皮区域和腿部为鲜艳的红色,颜色对比浓烈,是姿态优美的大型涉禽。由于体表颜色乌黑,民间俗称老油鹳、黑老鹳、锅鹳,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它们的别称远比今天更为仙雅一些。


  在顺光的时候黑鹳身体黑色的区域能看出蓝紫色的结构色 (摄/娄方洲)


  古人称它们为“玄鹤”。“玄”是黑色的意思,而“鹤”是因为古人没有现代生物学的分类概念,所以也就不能区分远远看的是鹤还是鹳,所以外形相近的大型涉禽被泛称为“鹤”,字面解释就是“黑色的鹤”。古人在山谷中经过时,抬头看见天空中飞翔盘旋着身体黑色似鹤的大鸟,那必然会有种仙气十足的感受吧。


  隐居山谷行踪神秘


  黑鹳是分布在大陆地区的大型涉禽,分布地几乎贯穿欧亚大陆北部地区。我国北方很多地区都有它们的分布,很多地区是留鸟,部分黑鹳种群秋季会迁徙到华中、华南越冬。


  黑鹳的分布图。橘黄色为繁殖地,蓝色为越冬地,绿色为留鸟(图片来自网络)


  在欧洲地区的很多地方由于森林覆盖率相对较好,高大成熟的乔木面积也比较多,在这样的环境中黑鹳通常喜爱选择在大型乔木林中筑巢繁殖。而在我国由于地理环境多样,黑鹳的巢址选择也趋于多样性,在新疆的胡杨林、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和东部地区的山谷中都有它们的分布和繁殖。


  北京山区黑鹳喜欢的生境,北京门头沟(摄/张彤彤)


  在北京山中特别是有河流穿过的山地中就有黑鹳的分布和繁殖。它们特别喜爱有河流经过的山谷,它们会在山体上选择合适的平台来筑巢,而山下流经的河流则是它们喜爱的觅食地。


  每年三月成年的黑鹳就开始了繁殖准备,它们会继续使用往年的旧巢,经过清理和加固后会继续使用。三月底的时候雌雄黑鹳会交配,雌鸟会产下3至5枚卵,经过31天的孵化期雏鸟会出壳。大约一天后,亲鸟会反刍出半消化的鱼来喂食雏鸟。经过70天的生长,幼鸟的体量就与成鸟大小相当了,此时它们会跟随父母离巢,在它们的带领下学习觅食。


  离巢后的黑鹳幼鸟远不如它们的父母那样艳丽,此时它们喙的颜色为灰色或者灰黄色,颈部的毛色也是深褐色或者亚光黑色,没有成年鸟那种阳光照耀下能看出的华丽的金属光泽感。出生后的第一年中,幼鸟会跟随亲鸟一直生活,跟着父母一起觅食和迁徙。第二年后,这些小黑鹳成长为了亚成鸟,此时它们会离开父母,与其他同类一起集群生活。此时它们的羽毛会逐渐变得接近成年黑鹳那样的艳丽感,但是此时它们尚不具备繁殖能力,只有到了出生的第四年,黑鹳才会达到性成熟,这时年轻的黑鹳会寻觅配偶组成自己的家庭,开始繁衍后代。


  环境保护指标物种


  北京地区适合黑鹳栖息的生境比较多,市区周围有水的山地环境中经常能看到它们的踪影,房山区的六渡景区就是著名的黑鹳栖息地,每年冬天都有一些黑鹳在这里不封冻的河流中觅食越冬,这里也成为人们熟知的著名黑鹳观赏地。


  在北京十渡附近越冬的黑鹳 (摄/小玲)


  黑鹳可以说是山地河流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只有在水质清洁的环境中才有它们喜爱的食物——鱼类的生存。换句话说保护良好的山地和天然水域才有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才能为黑鹳的繁殖和栖息提供必要的食物,同样黑鹳的栖息也说明了这个地区环境保护是相对良好的,自然生态也是比较健康的。


  

  

  :张彤彤


  编辑、校对:魏 瑶


  黑色的鸟是什么鸟推荐文章2:长嘴呆萌!贵阳首现珍稀鸟类“彩鹮”

  近日,贵阳市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监控里,发现了两只嘴巴尖尖、全身黑色、头部有点彩色的怪鸟。经过贵州省内鸟类专家鉴定,这是一种濒临绝迹的鸟类——彩鹮。


  据了解,彩鹮分布于欧洲南部、亚洲、非洲、美洲中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曾宣布彩鹮在中国绝迹。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加强,我国境内又有了它的踪迹,但仍是非常罕见的一个物种。


  此次发现彩鹮,刷新了贵州的鸟类种类和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种类总数量的记录,对我国鸟类研究有很大帮助。(总台央视记者 尹平 晓东)


  :央视新闻客户端


  黑色的鸟是什么鸟推荐文章3:图集 | 擅长“口技”扰敌逃生 与乌鸦傻傻分不清楚的乌鸫

  :河南广电-映象网


  大象新闻·映象网记者 沈翔 摄影道


  我们经常在城市行道树上或花坛里见到一种全身漆黑、嘴缘是黄色的鸟,大家一般会把这种鸟叫做乌鸦,并且很讨厌这种鸟,因为在中国民间乌鸦象征着不祥之兆,但其实它不是乌鸦,而是一种叫做乌鸫的鸟。


  乍一看乌鸫和乌鸦很相似,但细看还是有明显区别的,乌鸫眼圈和嘴缘是黄色而乌鸦是黑色,乌鸫体型瘦小而乌鸦肥硕,乌鸫叫声婉转悦耳而乌鸦单调呱噪。


  在国外,乌鸫很受追捧,不仅被印制到邮票上公开发行,还是瑞典王国的国鸟。在古希腊传说中,乌鸫象征着“珀尔塞福涅”,就是传说中的种子女神,也是那个被冥王“哈迪斯”抢走做老婆的冥后,当她在冥界,代表种子沉睡于黑暗不能发芽,当她离开冥界,代表种子开始苏醒发芽。


  乌鸫在生物学上属于鸟纲鸫科鸫属的鸟类,体重55-126克,体长210-296毫米,雄性的乌鸫具有黄色眼圏和嘴喙,全身漆黑。雌性和初生乌鸫没有黄色的眼圏,但有一身褐色的羽毛和嘴喙……


  乌鸫很少单独活动,经常结群觅食,食物中包括不少农林害虫,属于益鸟。乌鸫性格胆小,对外界反应灵敏,稍有声响就机警的快速飞离。


  乌鸫还有一种特殊的技能,善于模仿其它的鸟叫声,这估计和其性格胆小的天性有很大关系。遇到天敌时,乌鸫会模仿一些具有攻击性鸟类声音从而吓跑天敌而使自己快速逃脱。


  2016年,乌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由于种群庞大属于无危级别。


  文章关键词:乌鸦,口技 责编:徐宁宁


  本文来自【河南广电-映象网】,仅代表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黑色的鸟是什么鸟推荐文章4:深山密林里的神奇“大嘴鸟”,它的嘴到底有多大?

  犀鸟属犀鸟目犀鸟科,是一种奇特而珍贵的大型鸟类,因头上长有一个铜盔状的突起,形似犀牛角,故而得名犀鸟。


  犀鸟也是鸟类中出了名的“爱情鸟”,雌雄犀鸟结对后遵循“一夫一妻”制。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成双成对地“出行”,过着“家族式”群居生活。集群是犀鸟在完成孵化幼鸟后的一种行为,它们会集群觅食、栖息。


  目前已知世界上有犀鸟31种,其中中国有犀鸟5种。它们分布范围狭窄,种群数量稀少,而云南德宏是中国唯一分布有5种犀鸟的地方。


  犀鸟谷雨林


  在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的“中国犀鸟谷”,可以观测到双角犀鸟、冠斑犀鸟、白喉犀鸟、棕颈犀鸟、花冠皱盔犀鸟共5种犀鸟,而且棕颈犀鸟在国内仅分布于云南和西藏,双角犀鸟和花冠皱盔犀鸟只在盈江地区有稳定的繁殖点。


  “隐山居士”


  ——棕颈犀鸟


  棕颈犀鸟头部和颈部呈明显的棕黄色,喉咙部位呈淡蓝色,属于大型鸟类,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棕颈犀鸟通常生活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偏冷山区,在盈江许多区域中拍到的棕颈犀鸟环境相似。


  2021年2月下旬,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观鸟爱好者拍摄到一段棕颈犀鸟的视频,这次偶然拍摄的影像,填补了我国近几年来关于棕颈犀鸟的影像空白。


  棕颈犀鸟


  雌雄难辨?


  ——白喉犀鸟


  白喉犀鸟,体长880毫米,成体背部为深棕灰色,腹部为浅棕色;喉部白色,飞翔时可看到翅的末端羽毛和尾尖两边的尾羽为白色。雌鸟的喙为暗棕色,雄鸟则为黄色。


  白喉犀鸟


  白喉犀鸟为留鸟,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常成群活动。群体大多为数只的小群,繁殖季节单个或成对活动。


  它们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脚和平原地带的常绿阔叶林中,以植物果实、种子和嫩芽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树蛙等动物性食物。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


  “飞机鸟”“爱情鸟”


  ———冠斑犀鸟


  冠斑犀鸟飞行时喜滑翔,头颈前伸,酷似飞机,故得名“飞机鸟”。


  冠斑犀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身主要为黄、黑、白三色,因其头上部生有带黑斑的冠状盔突而得名。从整体来看,冠斑犀鸟与其他犀鸟一样,最抢眼的便是其头部。其头骨厚重、骨壁非常坚硬;颌骨、前颌骨极度前伸,构成巨大的黄色上喙。


  冠斑犀鸟寿命一般为三四十年,有的可以活到五十年,它们以植物的果实和昆虫为食,更喜食核果、浆果类等,是亚洲热带地区重要的种子传播者。


  冠斑犀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常绿阔叶林中,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广西西南部、云南南部和中部及西藏东南部。


  “我也是爱情鸟”


  ———双角犀鸟


  双角犀鸟又名双脚犀鸟、大犀鸟,栖身于热带森林中,啄食果实、昆虫及小动物。硕大的嘴和盔突是其主要特征,嘴呈镰刀状,色质如象牙,看上去沉重有力。


  双角犀鸟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常栖息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国内目前主要分布于云南。


  双脚犀鸟


  在云南盈江,每年4月-7月,双角犀鸟就纷纷寻找合适的树洞。


  雌鸟会住进树洞,把树洞封起来,雌鸟在洞里还会脱旧羽,换上新衣裳,从洞口推出脱落的羽毛。犀鸟合适的巢址有限,每个巢洞的犀鸟都会年复一年地利用旧巢,直到大树倒下。


  颜值担当


  ——花冠皱盔犀鸟


  花冠皱盔犀鸟是犀鸟中的“颜值担当”。


  它们上嘴基部有一扁平盔突,上有数道皱褶隆起,形成“皱盔”,因而得名。这个盔突还有助于增强花冠皱盔犀鸟鸣叫的分贝,使声音传得更远,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犀鸟的声音非常嘈杂,花冠皱盔犀鸟叫声就非常响亮的原因,它们的叫声好似狗叫声一样。


  花冠皱盔犀鸟非常好区分雄雌,雄性成鸟(成熟期的雄鸟)喉囊皮肤为亮黄色,雌鸟则为深蓝色。此外,雄性成鸟前额、头顶和枕部是栗红色,尾羽则为全白色,其他部位羽毛呈亮黑色,而雌性成鸟(成熟期的雌鸟)除尾羽为白色外,全为黑色。


  花冠皱盔犀鸟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近年来盈江地区可以观察到,数量极为稀少。


  犀鸟是热带雨林旗舰物种


  也是一片雨林生态健康的标志


  出品人:和亚宁


  总编审:李晓风


  监制:尹 凡


  策划:卢 钢、曹诚博、杨维涵


  宣推:杨维涵、盛雪梅、赵小强、彭明辉、孙安然、韦福娟


  : 云南广播电视台


  黑色的鸟是什么鸟推荐文章5:科普 | 鸟中“狠角色”——乌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