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觉寺门票多少钱
大觉寺门票多少钱推荐文章1:游清水院行宫---大觉寺攻略
京城春季、秋季去西山大觉寺赏“古寺兰香”、“千年银杏”,已成为许多人赏花踏青、观叶赏秋的首选。
前往大觉寺可坐633路和920路公交车。开放时间:9:00—17:00,门票为20元/人。
大觉寺又称西山大觉寺,大觉禅寺,始建于辽代咸雍四年(1068年),旧称清水院,为金代章宗皇帝西山行宫八大水院之一,寺庙坐西朝东,反映了辽统治者契丹人“朝日东向”的习俗。明宣宗在宣德三年(1428)重修了寺庙,并赐予了“大觉寺”之名。
大觉寺平面示意图。大觉寺建筑分中院、南院、北院三个院落。中轴线(中院)建有山门殿、碑亭、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大悲坛、白塔、龙潭、龙王堂等建筑。南院为清代行宫院,建有戒台殿、四宜堂、憩云轩、游廊和领要亭等建筑。北院为僧人的居舍,有方丈院、香积厨、北玉兰院等建筑。
山门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檩,歇山顶,筒瓦屋面。檐下正中匾额“敕建大觉禅寺”。明间开券门,次间为券窗。山门前建月台,两侧建有八字影壁墙。
山门两侧八字影壁墙上书“风调”、“雨顺”,祈求国泰民安。
山门殿前两侧的石狮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匾。
大觉寺第一进院落场景,下图为山门殿内侧。院落正殿为天王殿,东部两座碑亭,中部为放生池和功德桥,西部为钟楼和鼓楼。
天王殿为第一进院落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檩,歇山顶筒瓦屋面。殿内正位供奉弥勒佛,两侧位供奉四大天王塑像。
天王殿主位供奉弥勒佛,两侧位供奉四大天王。
弥勒佛板壁后面供奉韦驮菩萨。
南碑亭,始建于明清时期,亭中立石碑一通,螭首龟趺,碑阳刻雍亲王撰送迦陵禅师安大觉方丈碑记,碑阴刻乾隆十二年御制重修大觉寺碑文。
北碑亭,始建于明清时期,造型美观大方,亭中立石碑一通,螭首龟趺,碑阳刻明宣德三年御制重修大觉寺碑文,碑阴刻正统十一年御制重修大觉寺碑文。
功德池亦称放生池,位于山门殿后,为长方形水池,池上正中建有石桥将水池一分为二,池的南北两端正中,各有一个石雕龙首。
天王殿前两侧的钟鼓楼。
第二进院落,正殿大雄宝殿始建于明代,面阔三十五米,进深十八米,歇山顶,绿琉璃瓦屋面,殿前建有月台,殿后带三间悬山抱厦。殿内供奉三世佛像,大殿顶部有木制盘龙藻井。南北两侧墙供奉泥制二十诸天塑像,板壁后面供奉普贤、观音、文殊三大士塑像。大殿上悬乾隆御笔匾额“无去来处”。
殿内主位供奉释迦穆尼佛,两侧位供奉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现在的三世佛是1972年从智华寺移来的)。顶部井口是木制盘龙藻井。
大殿两侧墙供奉的泥制二十诸天塑像。
三世佛的板墙后面供奉倒座普贤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三大士塑像。三大士的莲花宝座,与其它的不一样,均为覆莲加仰莲。
大殿内出入的门眉上方,有慈禧太后御笔题匾,上图为前门匾额“妙悟三乘”,下图为后门匾额“妙莲世界”。
大殿外北侧立有大明勑谕碑,此碑高3.30米,宽0.97米,螭首龟趺。碑阳为弘治十七年大明勑谕,碑阴刻有明宣德十年、成化十五年、弘治十七年寺内庙产概况。
第三进院落,正殿无量寿佛殿面阔五间,进深五檩,灰筒瓦歇山顶,外檐正中悬挂乾隆御笔“动静等观”匾额。殿前月台有甬道与大雄宝殿台基相接。殿内供奉一佛二菩萨,佛像板壁后有清代泥质悬塑,上塑海水江崖,观音坐于山海之中。殿前有明代石碑两通。银杏树两株,其中一株树龄逾千年,被誉为“银杏树王”。
殿内主位供奉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坐像,左右两侧供奉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立像,泥塑沥金,宝相庄严。无量寿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被称为“西方三圣”。
殿内两侧墙的十八罗汉塑像。
佛像板壁后有清代泥质悬塑,上塑海水江崖,观音坐于山海之中,称为“海岛观音”。
海岛观音两侧侍立的小龙女和善财童子。
殿内上悬慈禧太后御笔匾额“真如正觉”。
大殿前左右各有一株银杏树,北面的一株雄性银杏树,树高二十五米左右,树围达八米。相传是辽代所值,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依旧枝繁叶茂,雄伟挺拔,被誉为“银杏树王”。
大殿前北侧立有正统勑谕碑,此碑刻于明代正统十年(1445),高1.85米,宽0.7米,螭首龟趺,碑文记载皇家颁賜大觉寺《大藏经》一部,永充供养。
大殿前南侧立有御制重修大觉寺碑,此碑刻于明代成化十四年(1478),高1.95米,宽0.71米,螭首龟趺,碑文记载宪宗之母周太后出资修缮大觉寺历史。
第四进院落,正殿大悲坛,两层,面阔五间,进深六檩,筒瓦屋面硬山顶。外檐正中悬清代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书“最上法门”匾额。旧时为大觉寺藏经楼。
大悲坛现为《大觉寺历史文化展》展室,通过图片、文字以及部分实物,介绍了大觉寺自清水院创建至今近千年的历史轨迹。上图为部分寺藏文物。
大悲坛前的猫咪。
大悲坛北侧,立有镇寺之宝—辽碑。《阳台山清水院藏经记》辽代古碑,碑文记载了咸雍四年(1068)阳台山清水院(现称大觉寺)山下南安窠村(今南安河村)信士邓文贵出资30万修葺清水院僧舍,并募缘50万助印大藏经(契丹藏)579帙始末。辽碑后面的保护罩上印有译文。
第五进院落,迦陵舍利塔始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是清雍正年间大觉寺主持迦陵禅师的墓塔。为一座佛教覆钵式白塔,砖石结构,高约十五米,塔基高五十厘米,呈四方形。塔座为八角形,正面朝东,上枋和下枋雕刻仰莲、覆莲,四周由祥龙、葵花、牡丹、莲花、西番莲等图案砖雕构成。塔身呈覆钵式,上宽下窄,正面有焰光式塔门,塔身上面有十三层相轮,最上面是华盖,上悬八个风铃。
白塔火焰光式塔门。
白塔花卉砖雕图案。
白塔祥龙砖雕图案。
龙王堂、龙潭,寺庙中轴线最后一进院落,龙王堂二层,面阔三间,进深六檩,筒瓦屋面悬山顶。堂前有一方形水池,池中有龙首吐水口,泉水由龙首涌出汇集成龙潭。
龙王堂北侧立有乾隆皇帝御笔咏银杏树石刻。咏银杏作, 乾隆三十一年(1766) 老干阴森寻丈余 数人连抱峙阶除 金颠元踬明消灭 一例无心阅幻如 咏银杏作 丙戌仲夏 御笔
龙王堂南侧立有乾隆皇帝御笔咏龙潭石刻。咏龙潭作,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 常闻佛说法 必有天龙护 净域有灵潭 应妥那伽住
大觉寺南院为清代行宫院,建有戒台殿、四宜堂、憩云轩、游廊和领要亭。行宫院戒台殿,现为绍兴菜馆。
戒台殿后面是四宜堂,现四宜堂院落为明慧茶院。
明慧茶院里的正殿四宜堂,上悬乾隆御笔匾额“四宜堂”。四宜堂现为茶室。
明慧茶院院落里的明慧古井。
四宜堂院落里的白玉兰树,高十余米。相传为清雍正年间迦陵禅师亲手从四川移种,树龄有三百多年。古玉兰树冠庞大,为白色重瓣。每年清明前后绽放,持续至谷雨,其姿、色、香堪称京城玉兰之最。大觉寺的玉兰花、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并称京城三大花卉寺庙。
四宜堂院里,古玉兰树的西侧,有一棵百年古柏,在1米多高分成两个主干,在分叉处长出一棵鼠李树,故称“鼠李寄柏”。
行宫院靠山的游廊。
四宜堂后面是憩云轩,乾隆御笔匾额“憩云轩”。
行宫院游廊上远眺千年古银杏树。
行宫院后的花墙、随墙门。
领要亭为一座单檐六角攒尖顶的亭子。清乾隆曾赋诗云:“山水之趣此领要,付与山僧阅小年”。亭名由此而来。
领要亭北侧立有乾隆皇帝御笔咏领要亭石刻,题领要亭。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 四柱孤亭依碧山 飞流足底落孱顽 问余领妙于何处 袛在麦场禾垅间 丙戌仲夏夜题
领要亭旁的辽代石刻狮子,右侧是功德池旁的辽代石刻狮子,可惜头部都有残缺。
大觉寺北院为僧人的居舍,有方丈院、香积厨、北玉兰院等建筑。图为北玉兰院场景。
方丈院西侧有一棵树龄五百多年的七叶树,这是北方寺庙常见的树种,用来替代挲罗树的树种。
七叶树西侧的铜锅亭,里面放置两口旧时大觉寺厨房炊具大锅,分别铸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乾隆十五年(1759)。
北玉兰院还有一棵银杏树,为雌树,高十余米,树龄三百多年多年,主干周围生长出9棵小树,形成“独木成林”的奇特景观,宛如9个孩子环抱母亲而立,因此得名“九子抱母”。
北玉兰院中有一用整块黑色大理石雕刻出的水池,上面流下的泉水蓄在池中,又从池中顺水道向下流淌。水池边缘上刻有“碧韵清”三个大字。
大觉寺门票多少钱推荐文章2:北京出发,不到2小时!竟然藏着这样一个惊艳世人的“小苏杭”!
提起下江南的地方,
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乌镇、周庄、西塘……
这些被大众熟知的著名景区,
然而,其实在离北京不远的地界儿,
就有一座灵秀婉约的小众古城,
在这里,
你可以寻得小桥流水、石板路、白墙黛瓦……
等一切属于江南水乡的诗意。
她就是滦州古城,
距离北京不到2个小时车程(动车)的
一个“北方江南水乡”,
它位于有着
“中国皮影艺术之乡”
“中国评剧艺术之乡”
“最美人文休闲旅游名县”
“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城市”等
诸多美誉的唐山滦县(古称滦州)。
图片:Sipa Photo 请勿转载
千亩古城之内,康乾盛世风格建筑群沿河而建,
酒楼、四合院、佛塔、古玩店、咖啡馆等,
构成宛若“清明上河图”般的丰饶生活景象,
这里有
让吃货们惦念的美食小吃、值得细细品味的建筑,
还有散落在古老街巷里的慢节奏生活……
图片:图虫
滦县,古称滦州,
“自古京东无双地,从来关西第一州”,
是殷商时期中国最早分封的诸侯国之一
——孤竹国所在地,
历史悠久,底蕴厚重,
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甚至吹拂而过的风,都是历史与美景。
图片:图虫
也许你对她不甚了解,所以你不知道,
这里曾有18位帝王在此御驾巡边。
这里曾被乾隆皇帝多次称颂为“人间天堂”,
更留下“揽景目难给,千古此滦州”的千古佳句。
这里是公元923年,耶律阿保机攻陷平州治后
建州立城的地方。
图片:图虫
这里是一座重现了3000多年前
古滦州历史风貌的盛世古城。
也许你没有来过,
所以你不曾想象这座位于北方的水乡古城,
到底有着怎样摄人心魄的魅力?
图片:图虫
从镌刻着十八帝王巡滦走马历史印记的东城门,
到弘扬武圣关公忠义精神的关帝庙,
再到全古城制高点、佛门圣地紫金塔,
最后到钟鼓楼、关帝庙、文姬楼,穿过风雨桥……
游逛古城的每一处景点,
其实就是一场穿越古今之旅。
图片:图虫
青龙河上,乘坐摇橹船泛舟水面,
随着河流缓缓驶往下一座石桥,
途中会偶遇河岸边
喝咖啡的恋人、痛快摔碗的抖音迷,
行舟绕古城一圈,满眼都是美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