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的作者是谁
草房子的是谁推荐文章1:《草房子》:油麻地里的风雨,成长的残酷美学和深刻哲理
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可谓当代文学的领军性人物,他写作的系列故事都是以儿童为视角的,其精妙的叙事手段、优美流畅的语言文字、隽永清新的故事设计全部为人所道。《草房子》是曹文轩的成名作,以感人至深的男孩成长故事主线,享誉无数。
《草房子》的地点设置在油麻地,一个满是诗意的江南水乡,在这里的生活纯洁且美好,而在这里长大的男孩们,都各有各的独特故事,也各有各的挣扎痕迹。桑桑、杜小康、秃鹤还有细马,在突如其来的打击和磨练之中,渐渐成长为了坚毅可靠的男子汉。他们在油麻地生活着,像一棵棵茁壮的麦子,有着非同一般的坚忍与顽强。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草房子》
桑桑:用猎枪去击碎悲剧式命运调皮、爱捣蛋的校长家儿子,是很多同龄人羡慕的对象。他叛逆淘气,一脑热就会做出结果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儿。桑桑是个纯真的孩子,对养鸽子这件事特别执着,曾经趁着父母不在家,偷偷将家中的碗柜腾出来改造成一个高级鸽笼,仅仅是为了让自己的鸽子可以住得更好。
桑桑是《草房子》的主角人物,整部长篇小说架构的重要线索,而他的命运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暗含了预料不到的转折。在父亲桑乔责骂了桑桑偷拿笔记本的当晚,桑桑的病发作了。立刻,他被带往了大大小小的医院,可是却得不到医学解释。
目视鸽子的桑桑
桑桑和他的家人都陷入了绝望,一向没心没肺的他也不由地落下泪来。但是,他没有放弃善良的自我,也没有陷入完全黑暗的虚无。与之相反,他履行了带妹妹柳柳去看城墙的承诺,他心疼妹妹的脚,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将妹妹背在身上爬上了一百多级台阶。即使自以为生命已然走到尽头,桑桑也仍然选择面对学校的同学、师长和朋友,没有沉浸在低落的心绪里。
当桑乔带着桑桑终于弄明白这怪病只不过是“鼠疮”之后,他带着桑桑朝着天空开枪。
“桑桑抓起那支发烫的猎枪,在父亲的帮助下,将枪口高高地对着天空。”
可想而知,桑桑是真的从命运的险局里走出来了,也是真的开始全新的生活了。他从一个稚嫩的、懵懂的小男孩,一个明白了父爱之厚重的人,长成了一个懂得和命运奋争的人,一个懂得生命的珍贵和难得的人。
杜小康:风雨摧残之下越发坚韧的品性“红门”是富有的象征,无人不知红门人家是油麻地的首富,孩子们都私下里羡慕着红门。红门里住着的,就是杜小康,经常被戏称为“杜家大少爷”。甚至是同样颇有地位的校长儿子桑桑,偶尔也觉得杜小康就像“秋天高远的天空下一只悠然盘旋于他的鸽群之上的黑色的鹰”,是他攀比不了的对象。直到有一天,杜小康的父亲投资生意失败了,红门的命运一落千丈,杜小康不再是原来那个小伙伴们膜拜的对象了。只不过,杜小康仍旧保持着心高气傲的性子,仍然保持着他干干净净的样子。在桑桑见到他时,发现他还是那么高挑、那么令人向往。
人民文学出版社 《草房子》
在家世落败之后,他被迫放下本来学习的任务,跟随着父亲一起去赶鸭。赶鸭途中,少年遇见了荒无人烟的纯水世界,遇见了罕有的大风暴,他拼命想要赶回鸭子,想要反抗这大自然的残酷命题。他靠着自己的坚忍,一声不吭地陪伴在父亲身边,忍受着所有的逆境。
当杜小康再他回学校,他的态度里没有一丝丝卑微,反而显得不卑不亢,“温和、略带羞涩地向那些走过他身旁的老师、学生问好或打招呼”。杜小康给身边人带来的心理落差是由他超绝的优良教养造成的,他的内心一直是如此平静,就好像是真正的贵族,没有为衰败的家境而失去本应有的礼貌。
小说里对杜小康的情节设置,不可谓不无情,但是却让人在杜小康身上看见了像纯金一样耀眼的内在,像天空一样高洁纯净的心性。大概这就是曹文轩想要表达的,经历了人事与自然的风雨,杜小康仍旧是坚韧的,就像当初他为班级表演提供镰刀和白绒花一般。
红门的故事让人唏嘘,杜小康更是惹人怜惜。少年不经历一番磨折,也无法脱落成修修青竹的模样儿。《草房子》成功塑造了杜小康的人物形象,他难以逾越的高度,就在末日般的磨难里,愈发清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江苏盐城人 曹文轩
秃鹤 :凭着一股子自尊演好了《屠桥》秃鹤,顾名思义,是个光头。他因为光头引发的争执已经不少了,同学们都不喜欢跟他一组。平日里,秃鹤受人嘲笑、被敌对排挤,可是他从未放纵过心里的委屈。他可以在汇演上复式地摘帽,然后让油麻地小学一败涂地。
但是,当得知《屠桥》里的男主角不愿意剃光头发出演的时候,秃鹤没有胆怯,也没有退缩。他勇敢地给蒋一轮递纸条,想饰演这个看起来非他莫属的角色。他在强烈的自尊心驱使下,在很短时间里,将人物台词背得滚瓜烂熟。在演出之中,秃鹤为了将角色表现得更加逼真,将眼睛睁得鼓鼓的。
秃鹤的表演显而易见是最成功的。秃鹤的人生意义,就在演出成功之后显示得淋漓尽致了吧。他用自己的认真与实力,回应了那些不成熟的偏见,扭转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证明了自己作为秃头的价值。孩童的自尊心是不可以漠视和忽略的,因为从中往往能够生发出更强大的力量,能够冲破原有的成见和藩篱。
北大教授 曹文轩
秃鹤不丑,他只是甘愿为了荣誉扮丑。正是因为如此,曹文轩才会在章节结尾处特意提到,秃鹤是世界上最英俊的少年了吧。
“纯静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细马:就算再笨蛋也要感恩父母细马是邱二爷和邱二妈领养的孩子,没有学习的天分,后来自己放弃学习了,可谓是在学习上一窍不通的笨蛋。后来也许是因为一系列的变故,细马的成长骤然间被加速了。
邱二爷走后,邱二妈的精神也出现了问题。细马发现邱二妈失踪了之后,焦心地去找到了她。根据原文的描写,被细马搀扶着的邱二妈被保护得很好,连头发都一丝不苟。对比之下,细马邋里邋遢,且身子更加瘦弱了。可见细马将自己的情况置于脑后,全心全意在照顾着邱二妈。他还是个孩子,可是他的担当与责任心已经溢于言表。
从小说的细节描写里,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细马的心思。细马为了养家,必须尽快找到法子,他就像一个小商人,找到校长桑乔卖树,学着像成年人一样议价。买羊、牧羊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通过这些途径,去建造一所大房子给邱二妈。细马的一言一行都能让人感动到落泪,他虽然年龄上还小,但是已经发展出超乎同龄人的成熟,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为了感恩养育之情,他从不嫌弃活儿有多苦,任劳任怨。
细马身上的品质,很多成年人都不一定能拥有。是啊,只有孩子才有这么单纯的心思,这么清澈的精神世界。即使读书上是个笨蛋,也可以在赚钱上聪明,最终回馈领养自己的邱二爷邱二妈一家呀。
四个男孩在面对出乎意料的灾难时,表现不一,但是默契地守住了人格底线。桑桑在患病的时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善良;杜小康没有在学习上松懈,也没有变得阴暗,反而显得很青涩;秃鹤闷在心里使劲儿表演《屠桥》,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细马迅速成长为精明的小大人,支撑着一个家。成长,就这样在他们的生命节点里出现,就这样带给这些不谙世事的少年们极大的震动,就这样让这些孩子焕发出了属于少年的坚毅光芒。
被一种命运推着向前走,如果低头,就会在风雨里迷失;所以四个孩子都懂要咬紧牙根,直击风暴。《草房子》用隽永的语言,讲述了成长的残酷美学和深刻哲理。我想,儿童文学是不可以被小看的,孩子们也是不能被随便轻视的。谁让他们幼小的身体里蕴藏着那么大一股能量呢?这能量,足以使他们成长为真真正正的大人。
草房子的是谁推荐文章2:在《草房子》里找回我的童年 :孙祥龙
在《草房子》里找回我的童年
——参观曹文轩《草房子乐园》侧记
:孙祥龙 铁道兵十三师宣传队战士
曹文轩在开园仪式上讲话
说起来,曹文轩和我是同时期的人。他的出生地是盐城市盐都区学富镇周伙村,我是秦南镇秦北村,中间仅隔一条蟒蛇河。油麻地小学是他童年启蒙的起点,那教室,那课桌,那土坯摞起来的凳子,都是我童年求学的情景再现;滚铁环、跳房子、踢毽子、砸响炮、掏鸟窝、钓长鱼,同样是我童年玩耍的主打项目。相同的是,我们都是当时县举办的文学创作班学员。不同的是,他推荐为工农兵上大学去了北大,我在三年后应征入伍当了铁道兵。
45年后,他已经是著作等身,功成名就。而我,只是一名公务员,现在是退了休的一介平民。仰慕他笔下的儿童情结,避开国庆长假的喧闹,带上女儿、孙子和外孙女,闻着桂花和稻谷的清香,一路前行,来草房子乐园寻找我的童年。
在草房子乐园的标识前秀一把
草房子乐园是以曹文轩的经典作品《草房子》为切入点,打造的一座“以草房子乡情文化为主题,以研学教育为中心,以素质拓展为内容,集乡情、文学、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儿童文学主题乐园。
《草房子》情节再现 游人在当年的教室里听课
从导游图中看到,整个主题乐园分为上学路上、追忆怀旧、研学教育和素质拓展四大板块。其中上学路上还原《草房子》里的故事情节,如小学教室、杜小康小卖部,油麻地小学的秦大奶奶家,看瓜茅草棚架,鱼塘人家等里下河地区垛田景观、农田、池塘和渔家风光,让孩子们感受和体验六七十年代生活学习劳动环境氛围。
《草房子》情节再现
研学教育区设置了文学馆、研学馆和草房子主题风格酒店,分别介绍了曹文轩的文学成就、儿童研学教育创作基地以及里下河区域风格的场景和设施。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中国作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 。出版长篇小说《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2016年4月4日,获得国际安徒生奖 。2017年3月31日,获得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2017年12月,凭借特殊文体长篇小说《蜻蜓眼》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2019年,长篇小说《草房子》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
感受儿童文学浓浓的氛围
在研学馆里通过光影科技、生活场景、手稿藏书向世人展示了作家的人文情怀和心路历程,该馆成为国际、国内研究西乡文学的资料库,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中心与写作基地。草房子酒店沿承乐园“乡野童话”主题,打造充满童趣度假体验,满足孩子对童话的幻想,了解更多未知世界,20多项乡野童话亲子体验,开启48小时微度假模式的中国首个儿童文学亲子主题酒店。
我注意到,乐园对细节设置十分看重,如:油麻地小学教室里的课桌下面用稻草搓绳网起来的桌肚,还是当时十分紧俏的凤凰自行车驮着刷了白漆的棒冰箱,连吆喝用的小木块都用棉线绳子扣着。
在素质拓展区,设置了淘乐堡、风车大转盘、听声筒千秋、萌萌鸟之家、巨虫、巨果乐园、草莓乐园等30种不同风格的儿童游乐场地,让孩子们游玩中感受别样的身心体验。特别是根据童话故事《羽毛》、《夏天》和《桑桑的奇幻冒险》环节设置,充分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以及光影奇妙变幻的效果,把孩子们带到一个五彩斑斓、缤纷至极的童话世界。
淘乐堡光影科技效果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目前正在风行的全民阅读的热潮。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我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部署,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多年倡导并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中国"的基础上,决定在2014年继续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盐都人的精明也正在于此,借毛主席提出的“二乔”之一“中共中央一支笔”的胡乔木(另一位是乔冠华)建成胡乔木故居。同时,在盐都的《宪法宣传教育中心》专题展示胡乔木对“五四”宪法修改的章节。
胡乔木故居雕像 毛主席说:“靠乔木 有饭吃”
借1929年大旱时期从大纵湖底发现的东晋时期古城遗迹 建造4A级大纵湖仿古景区。该古城在水患以前与盐渎(东晋安帝义熙七年前盐城古称)为一体,因被淹没于水下,残迹中保留了东晋时期的历史风貌。
4A级大纵湖景区东晋古城一角
利用曹文轩的名人效应打造文化精品,运用国家提出的文化自信思维,借力全民阅读载体推送本土文化风情,走出西乡,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同时,用独特的形式吸引儿童、成人以及致力于研究儿童文学的专家学者和曹文轩的铁杆粉丝。对提升盐都的旅游形象,增添驴友新的打卡地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最近,国家在教学教研上推出“双减”大招,让孩子们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走出来,目的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亲近自然,阅读课外书籍,动手动脑,提升素质拓展空间。《草房子乐园》的应运而生,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学、玩、游、乐的有声世界,也给儿童文学创和语文教学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理想空间和基地。
来吧,来《草房子乐园》找回你的童年吧。我找到了,你呢?
注:本文图片均由提供。
编辑:乐在其中
草房子的是谁推荐文章3:说说曹文轩的《草房子》
——风口浪尖的曹文轩,不应被贬成渣渣的《草房子》
不是为曹文轩辩解,很多事并不了解不乱带节奏。
只说说《草房子》。
这是一部少年长篇小说,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初,发生在水乡油麻地的一个个动人动情的童年故事。
围绕五个孩子,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和油麻地的老师蒋一轮、白雀关系的纠缠和孩子们苦痛的成长历程展开。
小说以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的儿子桑桑的视角展开。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感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体验死亡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
秃鹤:一个因为秃头受尽嘲弄的孩子,直到一次表演,他勇敢地亮出光头,展现了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同学的认可,那一刻,他是世界上最英俊的少年。
纸月:心思细腻成绩优异家庭不幸的女孩。幸运的是,她遇到了油麻地这一群纯朴善良的人。耿耿于怀的是最终桑桑也没有和纸月做一次真正的告别。
“我们都没有意识到,总有一个瞬间,我们将告别,并且,永不再见。”这些遗憾,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还有细马、杜小康、秦大奶奶,还有老师蒋一轮和白雀无疾而终的爱情,生活就是这么真实且艰难,我们能做的,只能勇敢坦然面对。
当然还有桑桑,一个并不完美的小孩。书中这些零零碎碎的故事或多或少都和他纠缠在一起,让整个故事连成一线,我们见证着桑桑的成长,仿佛自己也得到了成长。
我对曹文轩无感,我喜欢《草房子》,没毛病吧?
草房子的是谁推荐文章4:曹文轩主编丛书被指有内容欠妥,出版社:已关注,正自查
近日,人教版教材因插图连遭批评后,知名作家曹文轩参与主编的《七色花》《大语文》等课外读物中出现争议内容,再次引发舆论关注。有网友指出《大语文》丛书收录“露骨”民歌,不适宜儿童阅读。《七色花》中出现了女孩吃“罂粟籽”面包情节,是否妥当也引发了争议。
5月30日,《大语文》丛书的出版机构——明天出版社总编室工作人员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已关注到该丛书中的争议内容,正在自查。人教社工作人员也表示,关注到《七色花》引发的争议,正开会研判。
封面新闻记者尝试联系曹文轩本人,但未能成功。
人教社图书《七色花》
曹文轩主编丛书被指收录“露骨”民歌
出版社:关注到争议内容 将自查
近日,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主编的《大语文》丛书《像鹰学会飞翔》分册第36页,收录的一则民歌在网络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内容“露骨”,“含有性暗示”,不适宜儿童阅读;也有网友认为,丛书是针对高年级学生的课外读物,并非童书,原文是经典文学作品,不应被“断章取义”。
5月30日下午,明天出版社总编室工作人员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我们已关注《大语文》丛书中的争议内容,正在自查。”
封面新闻记者从该争议内容上下文了解到,该内容为汪曾祺小说《受戒》中的一段民歌歌词,曹文轩将《受戒》节选编入《像鹰学会飞翔》分册,该丛书的推荐阅读年龄为8-15岁。
《受戒》是汪曾祺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作品描写了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女小英子之间天真无邪的朦胧爱情。曾获得《北京文学》评选的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获奖作品”奖。2018年9月,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明天出版社《大语文》丛书 图片来自网络
小学配套读物出现“罂粟籽”表述
出版社:正开会研判
由曹文轩、陈先云主编的读物《七色花》近日同样引发关注。有网友反映,人教社出版的读物《七色花》中出现“罂粟籽”表述,认为不妥。
对此,人教社媒体宣传部主任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已关注到相关争议,正开会研判。人教社一名工作人员也表示,罂粟籽是国外的一种调料,国内出版的外国文学经典著作中,直译为“罂粟籽”的情况比较多。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七色花》是前苏联作家瓦·卡达耶夫于1940年创作的童话。此次在网络引发争论的版本,属于人教社的“快乐读书吧·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丛书中收录的《七色花》一文由著名俄苏文学译者曹靖华翻译。
?目前市面上可购得多版本《七色花》,电商平台提供的书摘显示,商务印书馆小学语文推荐阅读丛书中的《七色花》一文,也同样直译为“罂粟籽”。吉林出版集团由星月翻译的《七色花》则将罂粟籽改为“红豆”。天津教育出版社的《七色花》则译为“花籽儿”。
公开信息显示,罂粟籽即罂粟种子,在国外是一种调味料,用于加工面包、汉堡等。在我国,罂粟籽受到严格管制,不得在市场上销售或用于加工其他调味品。
人教社图书《七色花》(2018年12月第2版 ) 第三页
中小学生适合阅读哪些名著?
教育部《指导目录》或可供参考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曹文轩参与主编的两本陷入争议的书籍,收录内容均为中外经典名著,编辑过程未明显更改原文,两本争议书籍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可正常购买。
如果家长不想为孩子购买争议书籍,还有哪些书推荐给中小学生呢?2020年4月22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发布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后文称《指导目录》)对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进行了推荐。
教育部官网称,《指导目录》的研制历时一年,300种图书经过来自国家教材委、有关高校、研究机构和中小学校的110多人的专家团队,研究、论证。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负责人曾向媒体表示:《指导目录》只推荐作品名称、等,不指定具体版本(出版社),学生、家长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版本,各地各校不作统一要求,不得强制使用。
本次陷入争议的曹文轩和汪曾祺,都有作品入选该《指导目录》。曹文轩入选作品为《草房子》,推荐小学5-6年级阅读;汪曾祺入选的作品为《汪曾祺散文》,推荐初中阅读。前述争议的《受戒》《七色花》,未被收入。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IC photo 图片编辑:邵竞
::封面新闻
草房子的是谁推荐文章5:曹文轩和他的《草房子》
今年的4月4日下午,中国儿童文学界沉浸在欢庆中,这一天,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正式揭晓,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该奖项,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无论是儿童还是儿童编辑都深受鼓舞,曹老师的书又一次被热议。
曹文轩老师的书很多,我最喜欢的还是他的《草房子》。这本书我很早以前就读过,书中田园牧歌一般安详的江南水乡,带有淡淡忧伤,不急不躁的叙述方式,有着至纯、至美、至善的水乡人,天真可爱却又勇敢、坚强的孩子,让人读后久久不能自拔,甚至有一种不能亲自生活在油麻地的遗憾。那样温润的充满灵气的地方,该是多美啊!对于我这个常年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不管怎么想象,还是无法拼凑出书中所描写的场景。
后来,曹文轩先生来石家庄做讲座,曾到我们的单位讲过绘本和文学中的美,我有幸见过他一面,听他用不急不缓的的语调讲到故乡江苏盐城,讲到那里的风土人情,总觉得他周围萦绕着一层层的水气,那水气随着他的讲述润泽着在座的每个人,湿了我们的眼,润了我们的心。水气里的江南有一种朦胧的、淡淡的、安详而安详的美,他越讲我就越有一种想要看看江南的冲动。
这种冲动在看到一整套九本的《草房子》画本后,终于得到纾解。因为,每本书里都有了大量精美而富有地域特色的插图。这些细腻优美的插图,不再作为文字的点缀或者简单的文配图,而是作为书的一部分,添补了文字和想象的空白,用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笔调画出了江南水乡的秀美和淳朴、善良的人们,从而和文字浑然一体,构成每本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甫一打开,惊喜之余,竟有久违的那种看小人书的感觉,仿佛重新回到了童年。每幅图中人物的衣衫飘动、动作神情、景物搭配看出绘者的用心。这套画本中的画没有用时下流行的那种电脑合成的夸张甜腻的风格,而用彩铅勾勒,不张扬,不做作,色彩素淡以浅灰为主,既符合那个年代的特征又透着一股子安定,让人不由得产生一种回忆和朴素的感觉,和文字给人的感觉相得益彰。
有人说,如果要看画,还不如让孩子看图画书。图画书是很美,也有适应各年龄的,但总觉得对于小学生来说,图画书美则美矣,文字量还是不够的。那么这么一套画面丰富,风格适宜、文字优美的画本无疑是很好的一种选择。
除了图画以外,这套书把《草房子》化整为零,分成了九本,每本书一百多页,着重描述一个中心事件或几个人物,一本书既是整体的一部分又可以独立成册,整套书通过小孩子桑桑的眼睛观察着世界的变化,桑桑六年的小学生活,小孩、大人都发生了很多事,这些事不仅让桑桑成长也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了江南的美,领悟到了孩子真、纯、善。
如果说童年的阅读就像一颗种子所需的土壤,那么经典文学就像种子必需的水。它可以唤起孩子对美的感知,对人性的认识,这种感知和认识也许是模糊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这将成为他们人生的底色。孩子们阅读经典,欣赏经典,用经典的水气氤氲童年,从而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润泽,更丰盈!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6年,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中国文学正引起世界的关注。尤其是曹文轩获奖,更让中国的小读者感觉振奋,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祝愿曹老师能写出更多更好的儿童作品!
草房子的是谁推荐搜索词:
1.草房子的是谁他是什么大学的教授
2.草房子的是谁?主要写什么内容?
3.草房子的是谁本书的主人公是谁
本文标题:草房子的作者是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