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属于哪个省推荐文章1:“苦脊甲天下”甘肃定西:产业兴旺不再“靠天吃饭”

  如今,位于定西市安定区的黄土高原依旧千沟万壑,但在翠绿色的饲草覆盖下,显得生机勃勃,吸引着人们返乡种地。图为当地村民收割牧草。(资料图) 易思耿 摄


  如今,位于定西市安定区的黄土高原依旧千沟万壑,但在翠绿色的饲草覆盖下,显得生机勃勃,吸引着人们返乡种地。图为当地村民收割牧草。(资料图) 易思耿 摄


  中新网兰州9月11日电 (张婧)“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田是三跑田,年年人发愁”曾是改革开放以前定西人民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甘肃省定西市委书记唐晓明坦言,一提到定西,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贫困。其实,历史上的定西经历了一个从“天下富庶无如陇右”到“陇中苦脊甲于天下”的过程。


  “为什么会这样呢?”唐晓明表示,“主要在于发展方式出了问题,进而造成生态破坏、生活贫困。”


  他说,正因如此,定西吸取历史教训,持续推进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1999年,全市整体基本解决温饱。2008年,定西市还被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实现从“靠天吃饭”到“产业兴旺”的转变。


  图为定西市安定区经过多年水土流失治理后,沟壑间“披绿覆土”。(资料图) 李昊 摄


  甘肃省政府新闻办10日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定西市专场新闻发布会。


  定西从治理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到调整产业结构,从习惯于广种薄收到主动改造传统产业,分别总结出顺应天时、市场、时代的自然、经济和科学规律。


  近年来,全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以深度贫困县、乡镇和村为重点,开展“绣花式”扶贫。


  “解决‘两不愁’,关键是要培育自己的产业。”定西市市长戴超说,解决产业问题,不仅要解决种植业的问题,关键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工业化的方法管理农业,工业化的方向展望农业。


  如此,定西把市场和农民、农业产品、土地资源连接了起来。定西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中药材、马铃薯和畜草等特色农业,产业品牌日趋响亮,已形成“中国药都”“中国薯都”和“中国西部草都”三足鼎立格局。


  戴超表示,定西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方说,形成较为健全的马铃薯产业体系、中医药产业体系,正在起步的牧草产业、种子种苗产业,还有正在兴起的文化旅游体育产业等。


  戴超还说,定西贫困人口由1983年底170万人下降到2018年底的23.9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78%下降到9.12%。今年,还将有17.76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36%,5个县实现脱贫摘帽。


  会议年,定西市已组建龙头企业16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720多个,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民众在全产业链各环节实现增收。2018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92元,这里面60%以上来自产业收入。


  在定西,已有18个农产品被评为甘肃名牌产品,“定西马铃薯”“岷县当归”“渭源白条党参”“扶正”中药材产品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同时,安定区和陇西县分别创建为“全国马铃薯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全国中药材(黄芪、党参)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完)


  定西市属于哪个省推荐文章2:甘肃定西:荒山披绿成林,雨天山沟泥沙俱下不多见了

  位于甘肃省中部的安定区,通过多年治理,如今春季基本上没有沙尘天气了,夏季到处绿意盎然,暴雨天气里,“泥沙俱下”的洪水也渐渐不见了。 杜萍 摄


  位于甘肃省中部的安定区,通过多年治理,如今春季基本上没有沙尘天气了,夏季到处绿意盎然,暴雨天气里,“泥沙俱下”的洪水也渐渐不见了。 杜萍 摄


  中新网兰州9月12日电 (杜萍)进入九月,几场雨过后,地处甘肃省中部的定西市安定区大坪村已颇有凉意。今年75岁的李福每天早上喂完牛,便坐在门口,看着对面绿意盎然的山沟,感觉永远看不够。


  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境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山多川少。总流域面积3638.7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306.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1%。


  安定区水土保持工作站工作人员赵怀礼是土生土长的安定人,在他的记忆里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一到春季刮风漫天的黄土,遇到暴雨天气,山沟里带着大量泥沙的洪水奔涌而下,“通过多年的治理,到九十年代后期这些现象慢慢的减少了,现在春季基本上没有沙尘天气了,暴雨天气里,‘泥沙俱下’的洪水也渐渐不见了。”


  属于花岔流域的大坪村被群山环抱,以前难得看见一棵树,现在满山满沟被绿色覆盖。 杜萍 摄


  日前,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安定区北部的花岔流域,驱车行进在蜿蜒的山路上,路两边栽植的树木郁郁葱葱。在山顶放眼望去,山梁沟岔被绿色覆盖,山风吹过,过人膝盖的野草随风而舞,与此前“十年九旱”满目黄土的“形象”颇为不符。


  “那时候田地都是坡耕地,不下雨田地干旱,一下雨肥料和着泥土被雨水冲走。”属于花岔流域的大坪村被群山环抱,李福说,每当回忆起五十多年前广种薄收的日子,再看看现在满山的树木、湿润的气候,直言想不到。


  上世纪六十年代,为改变坡耕地跑水、跑肥、跑土的问题,当时作为生产队长的李福,带着村民们开始修梯田。


  从1964年开始,每年到冬季农闲时,家家出劳力,靠着人背肩扛,经过十年的努力,愣是将全村两千多亩坡耕地修成了梯田。


  李福回忆说,那时为防止地被冻上,每家两个人倒班上工,每天晚上,挂起马灯照亮干活,大家的肩上、背上全是茧子,天最冷时手都被冻出很多裂口,但从没有人退缩。“那时候年轻什么都不怕,有一回和爱人换班后,回到家找不到孩子,找来找去原来掉到了炕的另一侧。”说起那些年的艰辛,李福经常当故事讲给孙子听。


  梯田修好了,李福便带着村民引进外地的良种进行试种,慢慢地产量上去了,“经过试种,马铃薯从之前的亩产两千多斤增加到了六千多斤,我们终于能吃饱肚子了”。


  大坪村村旁有一条深沟,每到夏天,赶上大雨天气,泥沙俱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李福和村民们又开始了水土流失治理,“一到植树的季节,村民们便自发的去沟里种树,我们还在沟里打塘坝,将雨水留下来。”慢慢地房前屋后、路边、山上的树多起来了。


  1983年,花岔流域被列入国家八片一期重点治理小流域,开始了缓坡耕地兴修连片梯田,配套农村道路建设、集雨+水窖,荒山荒坡反坡台整地造林,陡坡耕地退耕种草,支毛沟打谷坊,主沟道修淤地坝、骨干坝,实施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


  经过多年的努力,大坪村成了一个被绿树包围的山村,每年春风吹过的时候,树木抽芽展绿,这是李福最喜欢的季节,“修了梯田,栽上了树,地变成了良田,尤其这几年气候变化很大,雨水增多,到处一片绿油油的,原来只想着吃饱就行,哪能想到现在天天有肉吃,还用上了自来水,更没想到有青山绿水的一天。”这位七旬老人很高兴能赶上家乡的变化。


  赵怀礼介绍说,截至目前,花岔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62平方公里,治理程度为80.3%。是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百千”示范小流域。“随着局地小气候改变,像野鸡、野兔等野生动物在山上随处可见,更别说一些以前从没见过的鸟类,也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定西官方数据显示,三十多年来,安定全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8.64%,林草覆盖率达到37.2%,年土壤侵蚀模数由5640吨/平方公里减少到2340吨/平方公里,年平均流失泥沙量由治理前的2052万吨下降到现在的852万吨,土壤侵蚀量减少59%,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完)


  :中国新闻网


  定西市属于哪个省推荐文章3:甘肃定西,“最甘肃”的西北旅行目的地……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气质


  每一方水土,都有独特的风物


  提起定西,不少人能想到“定西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的梗,甚至是左宗棠“苦瘠甲于天下”的印象。


  不少人曾发出疑问:“甘肃定西,为什么会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当你走进现在的定西,应该会得出自己的答案。


  怀揣对历史的敬仰满载对生活的追求


  一起倾听定西最真挚的告白……


  绿树成荫,大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这是发展中的定西……


  高铁、高速四通八达,兰州半小时、西安2.5小时、重庆成都8小时……


  这是“枢纽”定西。


  定西位于中国地理版图陆域几何中心,地处关天经济区战略腹地,座中连七、八通十六达,连霍高速、兰海高速、青兰高速等穿境而过,兰渝铁路和宝兰高铁更拉近了她与各大城市的距离,是国内外游客到敦煌、拉萨等地自驾游的必经之地….…


  从过去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到集现代繁华、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交通枢纽于一身,这便是新定西。


  定西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在1930-3941米之间,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造就了不一样的自然景观。


  高山峡谷


  @遮阳山国家AAAA级景区


  @贵清山国家AAAA级景区


  @露骨山


  @露骨山


  @贵清山


  @岷县二郎山森林公园


  @渭源天井峡景区


  @渭源首阳山国家AAAA级景区


  @渭源太白山


  高山峡谷中


  曲径通幽处


  群山迭翠,奇峰竞秀


  飞瀑流泉,珍禽异兽


  如诗如画的奇丽景观让人赞叹


  这真是传说中苦甲天下的定西?


  @渭源首阳山伯夷叔齐长眠于此


  陇中多俊杰


  壮丽的锦绣的山川


  自然少不了先贤俊杰的造访拜谒


  也留下无数功垂竹帛的佳话……


  @公元前21世纪大禹率众自渭源鸟鼠山导渭水……


  @临洮岳麓山——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在这里羽化飞升


  @陇西仁寿山——大唐从这里崛起……


  @临洮汉征西将军李仲翔(飞将军李广曾祖父)家族墓群


  @贵清山——大将军姜维在此留下马蹄留痕的传说……


  @贵清山——太极宗师张三丰在此修禅问道……


  定西境内黄土高原、丘陵与沟壑交错,然而地处在青藏高原和秦岭山脉过度带的岷县狼渡湿地草原却是例外……


  草原


  狼渡湿地草原属于平原丘陵地貌


  地势比较平坦开阔


  河流纵横,草原广阔,水清草绿,


  群草千姿百态,蓝天白云,水天一色……


  @狼渡湿地草原国家AAA级景区


  这里曾是三国魏、蜀多次交战的古战场;


  这里是清朝陕甘总督年羹尧将军西征曾屯兵之地;


  这里是康熙皇帝御赐闾井古城;


  这里也是明朝时期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发动洮(州)河(州)之战失利败走马坞、礼县时的屯兵地;


  民国期间吉鸿昌将军曾血战狼渡滩;


  1935年和1936年,红军两次经过狼渡滩,播下了红色革命火种……


  当然,红色在定西从不曾缺席,榜罗镇会议、岷州会议、盐井会议……


  都在新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光辉的印记!


  丹霞


  定西是彩色的……


  这里有七彩丹霞的雄伟壮观、色彩斑斓!


  @临洮红旗丹霞


  @漳县三岔镇朱家庄村九居谷丹霞


  河流


  长期以来


  甘肃给人的印象是缺水


  然而定西却河流密布……


  渭河从定西渭源县发源


  洮河从岷县、临洮穿境而过


  漳河、闾井河、蒲麻河……


  无数的小溪大河汇聚成定西的脉搏


  @渭河源头


  @黄河第一大支流洮河岷县段


  @临洮洮河国家湿地公园


  @岷县锁龙双燕自然保护区


  @渭源石门雪山景区


  梯田


  梯田,不仅仅是土地变脸


  更是定西人汗水、心血和足迹的浇铸


  定西人力量和智慧的结晶


  是定西人的梦想和期待


  丘陵与山地之上,林木葱郁,层峦叠嶂,这是生态定西……


  @定西梯田


  层层梯田如雕如塑,如诗如画


  整座整座的山被定西人装扮的多姿多彩


  定西人用“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打破了联合国粮农组织“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的论断……


  @定西特色小吃


  定西还有什么?


  定西有渭河第一桥——灞陵桥


  有世界李姓族人认祖归宗的李家龙宫


  有始建于北宋的威远楼


  有“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开颜阁


  有西北第一泉——通渭温泉


  有达到了世界远古彩陶史的顶峰的马家窑文化


  有充满时代记忆的特色民俗旅游村狄道乡韵


  有能让人激起童心的平长人家乐园


  有让生活充满诗酒茶画的悦心书画村


  @秦嘉徐淑公园


  有让人相信举案齐眉不是童话的徐淑秦嘉


  有悠扬婉转的岷县花儿


  岷县洮砚雕刻


  有“鸭头绿”雕琢的锦绣山河


  @非物质文化传承项目——岷县铜铝铸造


  有铜铝浇筑的红火芳华


  @定西剪纸


  @通渭皮影


  @陇西织染


  @临洮水陆画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秦腔《百合花开》


  @非遗项目——巴当舞


  @非遗传承项目——羌番鼓舞


  @非遗传承项目——陇西云阳板


  @非遗传承项目——吹火


  有文脉的传承也有艺术的升华


  多姿的定西


  无尽的宝库


  恒河沙数……


  这便是定西,


  一方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热土


  一个包罗万象的“展馆”


  一条通往过去和未来的“枢纽”


  期待你关注定西


  当归定西


  撰稿 | 刘宇鸿


  责编 | 刘宇鸿


  审核 | 李金霞


  说明 | 当归定西旨在宣传定西市文体旅游。部分文字、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所有,如有,请联系删除。所有转载文章仅代表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定西市属于哪个省推荐文章4:

  定西市属于哪个省推荐文章5:甘肃定西何以打造“中国药都”?“基因库”把关源头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3月16日电 (张婧 李亚龙)甘肃拥有丰富的传统医学资源,是我国中药材主产区和黄芪、当归、党参等道地药材主产地,而这些品牌药材又广泛种植于该省定西市,定西素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美誉,当地立足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提出打造“中国药都”的目标。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区,因地处青藏高原下延区与黄土高原抬高延伸区交汇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地貌特征,决定了中药材品种的多元和富集,尤其在陇西县南部、渭源县、漳县、岷县等南部区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降雨相对充沛,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是道地药材种植的优势地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