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第二小学
西安高新第二小学推荐文章1:我把西安“名校+”的故事讲给您听(87)高新区第二小学这样说
讲述人:郑迎进
西安高新区第28小学(高新二小“一长多校”)副校长
西安高新第二小学“名校+”办学的根本宗旨是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高新二小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优质均衡的集团化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高新教育模式,积累凝练行之有效的二小经验。做为成员校的西安高新区第28小学,与高新二小隔街相望,学校2020年9月开始面向社会办学,鲜明的“书院”特色办学风格,不到一年就在高新区形成一定影响,高新二小“浸入式”的帮扶,让这里,每天都发生着新变化。
共识:以共同愿景凝聚发展共识
“高新二小‘名校+’办学,让28小教师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更多的学习机会。看到这样一所书院里的幸福校园,看到这样一群拔节成长的教师、学生,我也深受感染,同时也憧憬着28小未来。”西安高新区第28小学校长助理张敏仓如是说。
高新二小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形成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学有所长,争做更好”的办学理念,“多彩生命”的学校精神,“明理、勤奋、严谨、创新”的校风,“低负担,高质量,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素质教育之路。在“名校+”集团化办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对高新二小办学思想与实践成果的解读,形成发展的共识,这也成为28小高品质发展的源动力。
高新二小“名校+”鼓励和而不同的办学特色,致力于实现各成员校发展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最终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生动办学图景。高新二小对28小的帮扶与支持,从学校的建设阶段就已经开始。俗话说:大海航行靠舵手。在28小的整个建设过程当中,“名校+”总校长张惠兰身先士卒带领教职工奋战在施工第一线、招生、招教最前沿,在蓝图建设规划、师资力量配备等许多我们目不能及的重要地方,都是张惠兰总校长在背后事必躬亲、不辞劳苦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推进。
西安“名校+”
为了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高起点推动二小“名校”效应的均衡化,同时增强28小自身的“造血”功能,张惠兰总校长带领二小团队打破“校区”格局,实行统筹一体化管理,统一标准化实施,外展个性,内修共性,互通有无,融会贯通,努力构建富有“二小特色”的教研文化,实现一校多区教师同频共振、和谐发展,打造高新二小“名校+”优质教育品牌。我们的目标是“求大同,存小异,整体均衡,共享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名校+”内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不同校区之间教师的无缝隙沟通与交流,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最终实现教育质量的共同提升。
西安“名校+”
经常有人问我,咋看到你总是笑眯眯的,新学校不累吗?累,但是心不累,是二小给了我自信,让我知道自己站在哪里,朝向哪里,走向哪里;更知道教师站在哪里,朝向哪里,走向哪里。张惠兰总校长是我们的舵手,二小是我们的方向,我们不会偏航,会沿着既定路线驶向更理想的彼岸。
共建:以“三统一”模式提升管理实效
一年来,两所学校频繁开展互访、互学交流活动,全校教职工在互访交流中受益,所有学生在交流学习中成长!“多彩生命”课程与书院文化的牵手同行,势必是一场和融共生的旖旎旅程!
二小和28小采用“三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统一法人领导、统一行动方向、统一质量管理。统一法人领导保证了校区内政令畅通,统一行动方向保证了一体化管理执行到位,统一质量管理保证了两所学校齐头并进。2021年3月,高新二小制定了“名校+”章程,在规章制度统一指引下,28小在整体发展方向和大型活动组织实施方面基本与二小保持同步,例如每年的新生入学礼、一年级学生常规素质展演、社团成果展示、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等,我们都安排在同一时段,以便于彼此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和成果交流。
西安“名校+”
高新二小“名校+”办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各成员校都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满足广大学生及家长对高新教育的美好诉求。一到期末,28小的孩子们就跟二小同步开启了“慧学、慧玩、慧生活”的全学科评测活动。活动分为三项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评测内容主要是二小“名校+”学科特色课程,也就是平时同学们很感兴趣而又是教材中没有的,比如“数学好玩——俄罗斯方块积木”“美好食光,节粮先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重阳敬老,传承孝道”等)学科基本技能过关(比如小乐器吹奏、小小书法家评选、一年级拼音、口算过关)、基础课程评测(纸笔检测学科基本知识)。活动聚焦一个“慧”字,倡导一个“玩”字,淡化学科性、强调创新性,让孩子从常规检测中解放出来,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智慧,多维度、多视角展现28小学子“阳光健康、向上向善、知书明理、气韵生动”的核心品质。
西安“名校+”
共享:以核心资源输出强化成员校办学内涵
高新二小盘活人力、课程资源,为28小治理主体赋能。上至学校执行校长,下至中层管理、骨干教师,人员流动起来统筹使用。二小集中教科研能力,进行“多彩生命”课程核心资源输出,从而保证了28小办学质量和内涵不断提升。
在二小的给力帮扶下,28小深耕的地点在课堂,学校着力打造“生本课堂”,鼓励教师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提出教师要把“我的模式我的课”作为研修目标,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姿态,创造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的“生本课堂”。
西安“名校+”
在课程建设中,28小秉承二小“生命多彩”课程理念,与时偕行,对国家课程体系进行反馈延伸,建设了一批书院式精品课程,让行走在28小学里的每个孩子都能过上一种有传承、有层次、有内涵的书院生活。经过寒假的两次课程论坛,28小老师们已经形成《春种夏长》《且听风吟》《文明的种子》等11本初步的课程书册,学校采用每周推介+课堂拓展等多种渠道,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滋养学生生命底色。3月18日,学校在高新区“互学互看互比”中首次面向同行、家长进行了校本课程展示。4月14日中国教育学会优秀教学成果推广项目组、4月20日陕西省教育厅领导来校调研、参观,对28小书院课程给予了充分肯定。
西安“名校+”
共美:“公”“民”携手共进育人新时代
相遇是一种幸福,当28小邂逅二小,二小的务实、精细遇到了28小的热情、坦诚,在相互交流中融合、浸润,从而形成了强大的教育磁场。遇见教师的成长,方能预见学生的成长。二小以“分享合作,均衡发展”为目标,每周定期开展线上、线下深度研修活动,以学术交流,照亮了28小教师成长的天空。同时,二小也敞开自己的胸怀,多次派名师、骨干教师指导28小工作,每学期二小的省、市、区“手、骨、头”示范课、“名师大讲堂”活动就是28小教师专业技能提升训练场。
西安“名校+”
二小“名校+”引导教师将课题研究纳入日常工作中,通过“培训讲座,指出路子一示范引领,给个样子——组内交流,找到法子——收集资料,记好本子——结题验收,结出果子”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促使教师“开展自己的教研,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在二小全方位帮扶下,开学不到一年的时间里,28小在教学研究方面一路躬耕向前,收获满径花香。学校教师发表论文近10篇,申陕西省规划课题青年课题4项,省学科带头人专项课题1项。学校承办、协办高新区美术、科学学科新教师培训、“西安好课堂”研讨课等4场。成功申陕西省第四批STEM教育实验学校、西安市市第二批STEAM教育实验学校、西安市劳动教育实验学校、西安市思维型教学实验学校。
本文标题:西安高新第二小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