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弹之父是谁推荐文章1:中国为什么这么强大?这20位中国之父,除了黄旭华,你认识谁?

  国家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有人默默为国奉献,那么这20位中国之父,你都认识吗?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钱三强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钱学森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于敏


  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


  孙家栋


  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


  钱伟长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


  王大珩


  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


  束星北


  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


  卢鹤绂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南仁东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黄旭华


  中国激光照排之父——王选


  王选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


  华罗庚


  中国互联网之父——钱天白


  钱天白


  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


  童第周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


  中国汽车工业之父——饶斌


  饶斌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詹天佑


  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


  茅以升


  中国当代建筑之父——梁思成


  梁思成


  中国钻探之父——刘广志


  刘广志


  中国两弹之父是谁推荐文章2:

  中国两弹之父是谁推荐文章3:原子弹之父氢弹之父导弹之父卫星之父他们都是谁?共和国永不忘记

  邓小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没有两弹一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所谓两弹一星,指是是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卫星。在两弹一星的研发过程中,新中国一代科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有四位科学家,他们分别被称为原子弹之父、氢弹之父、导弹之父、卫星之父。


  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钱三强是浙江绍兴人,他的父亲相当有名,就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与鲁迅关系极好。


  1955年,中共中央作出研制原子弹的战略决定后,钱三强担任了原子能研究所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全身心投入到原子能事业的领导和统筹工作中。经过努力攻关,原子能研究所研制成功扩散分离膜、六氟化铀、点火中子源等,建成我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巨响,震惊了世界。可是,三天后,钱三强就被派往河南农村参加“四清”运动,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就这样,随后召开的开原子弹试验成功的庆功会上,就没有了钱三强的身影。


  氢弹之父:于敏


  

  1966年12月28日成功地进行氢弹原理试验,当量30万吨。中国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用了2年零8个月。而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苏联不到4年,法国是8年零6个月。


  这与氢弹之父于敏等人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息息相关的。


  于敏是天津市宁河县人。于敏是当时核物理研究的中国科学家中,极少数几个没有出国留学的人。1960年,他与一帮同样年轻的科学家开始氢弹研究时,几乎是在一张白纸上开始这个浩大的工程。他们所能掌握的唯一信息就是:氢弹的威力远远大于原子弹。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仍坚持不懈,最终成功研制出了新中国第一枚氢弹。


  导弹之父:钱学森


  对于现代战争来说,有了原子弹和氢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使用导弹,才能成功地将原子弹和氢弹送到指定位置——否则的话,就只能像1945年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一样,使用轰炸机。


  钱学森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是浙江临安人。1955年10月1日清晨,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回到自己的故乡。


  1956年,根据钱学森的建议,我国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同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1960年11月15日,我国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在酒泉发射场成功地完成了飞行试验。


  卫星之父:孙家栋


  

  孙家栋是辽宁省复县人。1967年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由钱学森任院长。钱学森亲自点将,让37岁的孙家栋重组卫星研究队伍,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技术负责人。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从而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后,孙家栋又先后担任了我国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他还是我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设计师。


  ————————


  勇哥原创,必属精品


  微信公众订阅号:yonggedushi(←长按复制添加)


  中国两弹之父是谁推荐文章4:记住!他是邓稼先

  34年前的今天


  他走了


  鞠躬尽瘁了一辈子


  呕心沥血了一辈子


  而绝大多数人


  直到他去世前一个月


  才第一次听说了他的名字


  ——


  邓稼先


  1986年7月29日


  邓稼先于北京逝世


  享年62岁


  邓稼先是谁?


  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


  两弹元勋


  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然而


  有多少人真正明白


  在他62年的生命轨迹中


  活得究竟有多伟大?


  走得到底有多壮烈?


  “娃娃博士”


  不足两年修满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


  获得博士学位那年


  他只有26岁


  也正因此


  邓稼先有了一个绰号


  “娃娃博士”


  抗日战争胜利那年


  邓稼先圆满完成大学学业


  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


  他回到北京


  受聘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


  助教生涯很短暂


  因为他一心想着


  学习、掌握更先进的知识


  才能效国家


  1948年,邓稼先远渡重洋


  进入美国普渡大学就读物理系


  1950年8月,获得博士学位


  就在同一年


  他毅然踏上归国的轮船


  迫不及待投入祖国的怀抱


  “老邓”


  1958年


  邓稼先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


  ——


  “为国家放个大炮仗”


  二机部在北京成立核武器研究所(九所)


  设立两个研究室


  邓稼先是理论研究室的主任


  带领刚毕业的大学生


  "白手起家"开始原子弹理论的研究


  邓稼先对待大学生们


  就像对待弟弟妹妹


  常常把自己的粮票分给大家


  刚开始


  大学生们还“主任”、“主任”地叫


  但是邓稼先一再声明:


  “你们就叫我老邓!”


  据当年与邓稼先朝夕相处的同事回忆


  “翻他的衣袋找烟抽


  翻他的抽屉找糖和点心吃”


  是常有的事


  平易近人、谦逊随和的外表下


  是强大的责任心和巨大的压力


  原子弹该怎么搞?


  谁也不知道


  而在严格的保密规定下


  一切的压力、苦恼、焦虑


  都只能自己消化


  邓稼先全家


  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回忆说:


  “我问他,调哪儿去?他说不能说


  我问干什么?他说不能说


  我说你到了那地方把信箱的号码给我


  我给你写信


  他说不能写信,不能通信


  他说这个家以后都靠你了


  他说


  ‘我的生命就献给


  将来要做的这个工作了。’


  他这句话说得非常坚决


  他说


  ‘如果做好了这件事,


  我这一辈子就活得很值得,


  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两弹元勋”


  那时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原子弹研究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他们能够利用的科研设备


  简陋之极


  电子管计算机、手摇计算机、


  计算尺甚至算盘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最早轮廓


  就于那些无穷无尽的计算


  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境内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这是基地监测地下井核试验的工作站。唐召明摄


  1962年底


  邓稼先领导起草了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


  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


  他经常深入实验现场


  与实验人员研讨实验方案和测试结果


  指导理论部工作人员


  做好实验预估和结果分析


  1964年10月16日下午十五点整


  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


  惊天动地的巨响伴随强烈的闪光


  蘑菇云冲天而起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来不及庆功和休整


  邓稼先又全身心投入到氢弹的研究中


  仅仅三年之后


  1967年6月17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核爆炸成功


  研制核武器


  有一个最可怕的恶魔


  就是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更不必说多年承担沉重的任务压力


  夜以继日的工作强度


  ……


  1985年


  邓稼先被确诊为直肠癌


  住院期间


  他动了三次手术


  每一天都疼痛不止


  止痛针


  从每天一针发展到一小时一针


  全身大面积溶血性出血


  临终前


  他思考的


  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


  他最后留下的


  是这样一句话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这是中国“两弹城”内邓稼先旧居的书房。刘坤摄


  从1958年至1986年


  28年间


  我国共进行了32次核试验


  其中有15次是邓稼先亲自指挥的


  100%获得成功


  28年


  他隐姓埋名


  没有公开发表过一篇论文


  除了组织


  没有人知道他的工作地点、工作内容


  28年


  他把自己的一切


  都奉献给了国家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邓稼先”


  历史会永远镌刻下这个名字!


  我们会永远铭记!


  :新华网


  本期编辑:李娜、朱田恬


  致敬,铭记↓


  中国两弹之父是谁推荐文章5:“导弹之父”钱学森,毛主席封他为“王”,还不止一个

  中国两弹之父是谁推荐搜索词:

  

  1.中国两弹之父是谁的短视频

  

  2.中国两弹之父是谁音乐之父是谁

  

  3.中国的两弹一父是谁

  

本文标题:中国两弹之父是谁